央行针对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士优化支付服务,数字人民币又有哪些无障碍建设?
小P移动支付网2024/3/4 9:32:28

3月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相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获取支付服务上存在的短板弱项,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意见》重点部署了六大举措:一是推动重点场所和重点商户受理境外银行卡。二是持续改善现金使用环境,不断提升外币兑换和现金服务水平。三是充分考虑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特殊需求,做好适老化、国际化等服务安排。四是更好保障消费者的支付选择权。五是银行、支付机构要进一步优化开户流程。六是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

实际上,无论是适老化还是针对外籍来华人士,数字人民币一直都走在最前线。数字人民币在满足公众对数字形态法定货币需求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助力普惠金融服务。

数字人民币的普惠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数字人民币是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天生便带有“金融普惠”特性,能为部分特殊人群接入金融服务。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表示,推动金融普惠的发展,是数字人民币的初心。

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具有与银行账户松耦合、支付即结算、低成本等特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公众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未开立银行账户的公众可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享受基础金融服务。“支付即结算”、低成本特性也有利于企业及有关方面在享受支付便利的同时,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降低支付成本。

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钱包设计便于线上线下全场景应用,满足用户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别、多形态的差异化需求,避免因“数字鸿沟”带来的使用障碍。其中,硬钱包基于安全芯片等技术实现数字人民币相关功能,依托IC卡、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为用户提供服务,有助于解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定群体操作智能手机不便问题。在未来的数字人民币产品设计中,还将充分考虑特定群体的现实需求,通过多种技术手段,降低使用难度。

另外,数字人民币具备可编程性,其加载合规合法的智能合约,可防止某些意外的发生,比如发放专项资金时被截留挪用、预付费商户跑路侵害消费者权益等。加载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用于特殊场景,可惠及特定人群和消费者,能为公众创造更有安全感的支付环境。

数字人民币的无障碍建设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下称“数研所”)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在2022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联合发布了《数字人民币无障碍及包容性设计——通过无障碍及包容性设计促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课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数字人民币相关无障碍产品解决方案。

《报告》针对残障人士、老年人、少数民族、儿童、短期来华外国人等群体,课题组开展了广泛的用户研究,通过一对一定性访谈、调查问卷定量分析等多种形式,了解智能产品和数字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深入挖掘支付需求和当前移动金融体系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盲区,探索数字人民币无障碍的有效发力点。报告形成了软硬件能力共生的产品解决方案,坚持从真实用户需求出发,确保数字人民币普惠金融服务能力落到实处。

数字人民币从顶层设计和整体特征上具备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的能力,在拓宽金融服务半径,跨越“数字鸿沟”,覆盖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触及的偏远地区和长尾客户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无障碍及包容性产品设计上,数字人民币不仅实现了应用的无障碍服务,还丰富了硬件钱包载体和场景。

2023年10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中国残联主席团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在2023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致辞时谈及数字人民币无障碍建设情况。他表示,数字人民币天然具有无障碍基因,数研所从研发建设之初即启动了无障碍工作,始终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机会均等、成本可控、高效适当的服务产品,立求满足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别、多形态的差异化用户需求。

适老化和境外来华人士的数字人民币支付

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着力弥合“数字鸿沟”,把践行普惠金融、打造符合“人民性”原则的数字人民币产品体系作为数字人民币研发的重要理念,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将无障碍纳入全盘规划之中。基于数字人民币的特征,人民银行提出了“控源头、建体系、可扩展、有温度”的包容性设计理念,并对软硬件产品都进行了适应性改造。

其中,软件方面包括提升读屏软件使用体验,改善视觉无障碍体验,降低应用的操作成本,丰富应用中的辅助功能等。

硬件钱包则基于其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与使用场景结合,解决特定场景下的无障碍使用诉求。具体包括,一是将硬件钱包与特殊人群的证件卡结合,发行多应用合一联名卡,为用户提供携带和使用上的便捷,同时也可以享受相应的福利政策;二是探索社会应用场景,如与个人健康码信息结合,解决防疫健康状态查询问题,帮助老年用户快速查询和验证;三是进一步开放硬件钱包接入能力,通过技术标准让更多厂商和开发者进入数字钱包形态创新中来,充分结合新技术和新产品,进一步满足不同障碍人群、不同障碍场景的需要。

针对境外来华人士,数字人民币可发挥更为灵活的钱包矩阵体系和交易权限设置机制,与相关机构协同,为短期来华外国人提供新型的数字支付体验。

境外人士来华,一方面可以使用手机号自主开立匿名软钱包,通过Visa和Mastercard的境外卡为钱包充值,再进行支付。同时,境外来华人士也可前往银行服务网点,用现钞为数字人民币钱包充值。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自助发卡机,通过外币兑换购买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充值后即可进行支付。

相信未来在政策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完善之下,老年人、境外来华人士等特殊群体通过数字人民币也能获得便捷可靠的移动支付体验。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