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局刘斌:全国22家支付机构、17家银行开展跨境电商外汇业务9.9亿笔
2024/4/1 15:08:05

《中国外汇》:2024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工作的总体方向是什么?

刘斌:近年来,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新增长点不断涌现。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制定管理政策、优化外汇服务时,积极践行“惠企利民”的理念,切实保障企业、个人真实合规用汇需求。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牢牢把握“惠民生”和“防风险”两大主线,持续深化经常项目外汇领域改革,以优化管理和制度创新为抓手,在服务民生上出实招,以高效、安全、稳定的跨境资金结算助力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外汇》:过去一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在满足企业和个人便利化用汇需求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新的一年,在进一步推进经常项目便利化改革方面有哪些想法?

刘斌:围绕服务实体和便利民生这一目标,过去一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推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持续丰富便利化政策供给,坚持激发活力与纾困解难并举,不断增强经营主体便利化获得感,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服务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释放改革创新效能。一方面,稳步推进高水平开放试点优化扩围。在总结4地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的基础上,出台深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相关政策,将试点扩围至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含深圳市)、北京市、浙江省(含宁波市)、海南省全域,便利更多经营主体合规办理跨境贸易收支业务,进一步引导银行转变真实性审核方式,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加强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供给。在全国范围内实施4项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支持特殊业务办理,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防范资金结算风险。持续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覆盖面,支持更多优质银企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享受便利化政策。压实银行主体责任,提高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主动性,增强企业业务办理便利化程度。2023年,新增便利化政策优质企业超1万家,业务办理规模超1万亿美元,其中近九成为优质中小企业。

二是持续优化外汇服务,适应市场多元化差异化需求。一方面,便利个人外汇业务办理。提高个人外汇业务电子化水平,推进7家银行实现业务材料线上审核,进一步节省个人往返银行的时间成本。支持银行拓展电子渠道,便捷办理经常项目小额跨境汇款结汇业务。针对出行旺季小额外币提钞存在的问题,督导银行改进非预约小额提钞服务,保障个人小额外币现钞提取需求。另一方面,支持重大赛事和国际展会服务。做好亚运会、大运会、服贸会、进博会等重要赛事和会议筹备保障工作。坚持“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工作思路,新增银行、支付机构落地境外个人“绑外卡”支付服务,便利境外来华人员衣食住行类小额消费。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期间,采取专项用汇便利化措施累计办理外汇业务1.6万笔,为境外来华人员小额消费提供移动支付服务55万笔。

三是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不断提升便利化水平。充分发挥银行直连点“探头”“桥梁”和“喇叭”作用,持续收集业务难点及政策诉求。常态化开展常见易错问题线上调查和暗访抽查,评估银行一线政策把握、执行情况,纠偏银行网点外汇服务问题。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督导分局、银行通过建立直连点、常态化监测服务机制等方式主动了解经营主体和群众诉求,主动研究“不常见”“不好办”的复杂差异化业务,把群众的难题放在心上,把细致的服务落到实处,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2023年,共收集复杂化、差异化业务最佳实践案例160余例,及时总结共享实践经验成果,多措并举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2024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将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动态评估高水平开放试点扩围情况,加快出台配套文件,扩大便利化政策覆盖面,支持“专精特新”、共建“一带一路”优质中小企业。做好便利化业务结构化评估及风险监测,及时规范不符合条件的主体和业务。同时,完善境外来华人员外汇服务保障,不断提升移动支付便利体验。持续跟踪个人便利化业务开展情况,进一步改进个人用汇服务,提升银行办理个性化、差异化业务的专业能力。推进重点银行个人外汇业务线上审单业务持续扩围,支持银行拓展电子渠道,促进个人小额跨境汇款结汇降本提质。

《中国外汇》:近年来,随着改革创新的深入推进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贸易新业态主体的规模和交易笔数海量增长。新形势下,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如何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助力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健康发展?

刘斌:近年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主体规模和交易笔数不断增长,贸易模式不断创新。针对贸易新业态“小额、高频、电子化”等特点,经常项目外汇管理遵循“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主动探索和完善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管理思路和服务体系,积极促进贸易新业态结算合规便利,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跨境电商业务结算服务。指导银行和支付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相关主体提供结售汇及相关资金收付服务。2023年,新增4家银行和支付机构凭交易电子信息开展跨境电商外汇服务,推动外汇支付业务持续扩容。全国22家支付机构、17家银行开展跨境电商外汇业务9.9亿笔。

二是完善市场采购贸易外汇管理。优化市场采购贸易结算机制,指导重点地区分局通过完善数据采集渠道、推动平台建设等措施,引导更多市场采购商户实现联网信息平台在线收汇。支持银行与市场采购贸易联网平台对接,拓宽电子化对接方式,便利平台经营主体自助收结汇,提升资金结算效率。2023年以来,全国市场采购线上自助收结汇率达70%,惠及中小微商户近10万家。

三是拓宽贸易新业态资金结算渠道。持续跟踪研究贸易新业态创新业务诉求,落地物流运输费结算、交通及通信预付充值、独立站出口收汇等创新业务,满足多元化外汇诉求。开展全国贸易新业态业务培训,交流研讨市场采购、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等重点业务,共享经验做法,精准传导监管理念,促进贸易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2024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将继续助力外贸新动能加速培育,满足多元化创新业务诉求。通过拓宽经营主体结算渠道、简化业务办理手续等措施,提升资金结算效率,不断推进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创新发展。一是支持银行扩大电子交易收付汇服务落地地区,便利更多中小微商户跨境电商结算。二是提升银行对外综服企业的外汇服务,促进小微企业线下贸易向线上融合发展。三是引导更多市场采购商户通过联网信息平台实现阳光化收汇。四是持续跟踪境内电商平台、海外仓、独立站等贸易新业态发展,响应市场创新业务诉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推进支付机构和银行拓展经常项下外汇支付业务范围,进一步便利境内运营电商平台资金结算。

《中国外汇》:近年来,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聚焦经营主体关切,陆续出台多项便利化举措,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2024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在强化便利化政策传导,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等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刘斌:保障真实合法的跨境资金结算自由便利是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2023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不断强化政策公开宣导,通过媒体政策宣介,提升公众政策知晓度;充分运用银行直连点机制,开展直达一线的常态调研;开展银企培训,针对性讲解便利化政策,助力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准确把握政策内涵;整合更新个人外汇业务政策问答,提升个人外汇业务法规解读精准性。同时,及时跟踪政策落地推广质效,通过现场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政策卡点、堵点,有针对性地加以研究解决,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增强经营主体政策获得感。

新的一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积极践行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政治性、人民性。一是提升便利化政策适配性。主动思考、靠前发力,深入银企一线,常态化收集研究企业和个人外汇业务诉求及困难,增加便利化政策供给红利,有效建立政策效果评估机制,找准政策发力点,进一步提升便利化政策精准施策的实践成效。二是促进便利化政策均衡落地。统筹兼顾业务笔数和规模,增强便利化政策普惠性。加强中西部分局、地区法人银行和中小企业的政策宣导培训。三是推动便利化政策成果共享。梳理经常项目常见、复杂及创新业务真实性审核要点,及时总结提炼和推广经验,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外汇》: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在提升管理效能、完善治理体系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新的一年,有哪些新的工作思路?

刘斌:统筹开放和安全是新时代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也是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重要目标。2023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聚焦管理体系的适配优化升级,提升精准施策的实践成效,着力培育企业“越诚信越便利”的经营生态,不断提升银行“越合规越自主”的展业能力,筑牢经常项目收支基本盘。同时,坚持底线思维,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主体、重点业务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经常项下跨境收支苗头性、趋势性变化。通过常态化重点监测和专项监测相结合,有效甄别和及时预警资金违规借道经常项目跨境流动风险,筑牢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的“防火墙”。

下一步,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将持续完善制度建设,优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个人分类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科学管理能力。一是提升贸易主体管理质效。优化完善贸易主体分类标识管理和精准便利工作,持续提升分类管理的精准性。二是提高银行真实性审核和服务能力。做好银行外汇展业改革与经常项目便利化政策衔接,引导银行建立健全“客户分级、业务分类”的真实性审核体系,完善“风险为本、实质真实”的管理机制。持续开展银行服务常态化暗访评估,提升银行外汇服务能力。三是强化风险监测及异常处置。不断完善风险交易全链条管理,优化重点风险业务和风险主体的监测清单,强化违规处置闭环管理,有效防范经常项下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四是加强跨部门共享共治。强化与外汇检查条线、海关、税务等部门风险主体清单的双向信息交换,增强异常信息共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共同维护经济金融安全,构建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本文作者为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司长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