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上海金融运行情况。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货币信贷调研部副主任周鹏表示,2005年8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成立,这是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标志性举措。多年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各项金融改革开放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现基本建成战略目标并向更高能级迈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持续深化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措施。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跨境股权投资、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等多项试点,创新推出“跨贸再融”业务,推进银行外汇展业改革,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二是稳步扩大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充分发挥贴近金融市场一线的优势,积极引入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债券、外汇、黄金等市场,配合推动黄金国际板、债券通成功运行,建立全方位的金融市场监测体系。截至2025年6月末,已有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银行间债券4.23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5%。
三是扎实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创新建立“一线放开、二线有限渗透”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在跨境金融服务领域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推动出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29.8万亿元,占全国业务总量的47%。
四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新推出“沪科专贷”“沪科专贴”专项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开展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试点。全力抓好货币政策的传导落实,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4年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01万亿元、贷款余额12.27万亿元,分别是2005年末的7.9倍、7.2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1.5%、10.9%。
五是持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配合完成《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发布以来的首次修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支付服务便利性,建立完备高效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平台,提高开放条件下的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下一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从落实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出发,争取更多改革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化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5/6/23 11:02:46
- 移动支付网 | 2025/4/24 14:05:18
- 移动支付网 | 2025/4/23 17:42:45
- 移动支付网 | 2025/4/21 9:36:21
- 移动支付网 | 2025/4/10 21:12:33
- 移动支付网 | 2025/3/24 8:39:25
- 移动支付网 | 2024/3/20 11:40:15
- 移动支付网 | 2024/1/12 9:11:51
- 移动支付网 | 2019/10/31 10:11:04
- 移动支付网 | 2025/7/24 18:29:19
- 移动支付网 | 2025/6/18 11:15:49
- 移动支付网 | 2025/5/14 9:17:04
- 移动支付网 | 2025/5/12 21:13:39
- 移动支付网 | 2025/4/21 18:00:03
- 上海金融官微 | 2025/3/31 11: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