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孤岛不再难突破?苏商银行AI信贷审计助手试运行
欧文移动支付网2025/10/15 9:43:03

近日,苏商银行与南京大学联合研发的“AI信贷审计助手”一期已完成开发和验收,进入了生产试运行阶段。这不仅标志着双方共同推进的《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个体违约风险评估:基于司法案情知识图谱的增强模型》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也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支撑。

据悉,“AI信贷审计助手”是项目的核心成果之一。依托司法案情知识与金融业务知识图谱相结合的增强模型,该助手通过跨系统数据管道整合,自动抽取并分析数百个关键字段,缓解了传统审计模式中存在的“数据孤岛”和“调研耗时长”等痛点,同时实现信贷审计报告的智能生成,提升了审计效率与质量。

除了该助手,项目还产出一系列成果,其中两项成果为:一是双方联合提交基于大模型的提示词优化专利申请,既降低人工调试成本,也为大模型在银行业的应用提供方法论支撑;二是针对征信报告解析、税票识别、流水识别等业务难点,提出可迁移、可复用的技术组件化思路,为后续金融审计标准化、自动化奠定基础。

事实上,苏商银行正全面拥抱AI,已搭建起以智能信贷为核心的6大应用场景,涵盖信贷全流程、高效办公及技术研发的全领域。具体来看,从2024年起,该行已启动金融AI自研与引进,其引入的DeepSeek等大模型已赋能多个业务模块:在投资服务模块,落地了AI投资助手,可自动生成城投债与产业债分析报告,提升分析质量与效率;在信贷模块,搭建了小微信贷AI审批系统,实现从数据归集、画像生成到风险判断的全流程智能化,不仅缩短审批时间,还提升了风险识别准确性;在客户服务模块,上线了金融消保智能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分派和语义分析技术,提升客户问题响应速度与投诉处理闭环率。此外,该行还同步推进内部员工赋能,推出的“瞳瞳AI助手”可渗透至客服、电销、代码、质检、RPA及行政等业务环节,帮助员工缩短事务处理时间。

近年来,苏商银行持续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云、区块链、物联网等领域,以科技推动全行数字化经营。据了解,其科技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常年保持6%左右,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人工智能相关投入三年累计已过亿元,研发成员占全体员工的51%。

截止至2025年6月,该行资产总额达到1436亿元,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速均超10%,累计申请专利达344件。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