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高度融合,已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运营效率、实现经营战略和加快金融创新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银行业对信息科技的高度依赖,使得信息科技风险成为影响银行业稳健运行的主要隐患之一。银监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与时俱进,大力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充分利用现场检查这一监管手段,深入检查银行机构在信息科技治理、风险管理、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电子银行等领域的科技风险及管理情况,发现问题、排查隐患,督促银行及时整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工作,既是银监会深入掌握银行信息化建设、科技管理整体情况的有效方法,也是对银行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状况进行准确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对及时预警风险,提高银行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保护存款人和公众利益,维护金融体系安全和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质量,规范检查行为,银监会在“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监管理念指导下,全面总结信息科技现场检查经验,充分借鉴国外监管机构的检查规范和最佳实践,编写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编制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明确了商业银行目前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领域、主要风险点,阐明了检查思路和主要方法,帮助检查人员明确检查目标,从而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现场检查质量,为银监会及各级派出机构开展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提供全面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二是提供了评价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各领域状况的参考标准,并提出了具体的检查要求和步骤,进一步规范了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的程序、手段和行为,是银监会及各级派出机构实施现场检查工作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和检查指导工具。三是指明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方向和关键风险点,提出了风险识别、预警和控制的具体手段,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借鉴《指南》内的信息科技风险防控原则和指导思想,应用到银行信息科技建设和管理实践中,成为指导银行全面开展科技风险防控、提升管理能力的有力武器。
《指南》主要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政策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应考虑区域经济水平、机构规模与公司治理结构差异,按照本指南的风险防控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检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可参考本《指南》。
展开全文
-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商业银行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实践及趋势分析
-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0年第9号: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年第7号: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
- 中国银监会关于禁止银行与商业机构发放联名储值卡的通知
- 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4〕10号)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网络安全 信息科技外包评价指标数据元(JR/T 0254-2022)
-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办法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141号)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 周小川:信息科技与金融政策的相互作用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非银行支付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中支协技标发〔2016〕2号)
-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信贷风险预警服务
-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信贷风险监测服务
-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基于洗钱风险识别的交易风控服务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基于隐私计算的电信网络诈骗风险预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