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等六部门制定了《北京市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金融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代章)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10月16日
北京市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发挥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叠加优势,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以数字金融创新巩固拓展数字经济优势,更好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金融发展示范高地,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对数字金融发展的引导与监督,优化完善数字金融发展环境,促进各类型企业公平竞争和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实体。引导金融机构发掘内部潜力,创新产品与服务,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促进数字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坚持科技驱动、双向赋能。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鼓励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金融机构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
坚持守正创新、防范风险。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各项金融创新,坚持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前提下进行。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推进监管数字化转型,提升监管效能和风险识别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大核心要素供给,激发数字金融发展动能
1.培育数字金融市场主体。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为金融业提供技术、数据信息和相关专业服务的市场主体在京发展,开展数字金融创新和项目孵化。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根据数字金融企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研发专属金融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鼓励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数字金融企业的投资力度。发挥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支持数字金融底层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重大创新成果落地。支持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丽泽数字金融科技示范园等以数字金融为特色的产业园区优化布局,完善配套服务,提升对数字金融发展的承载力。
2.支持数字技术研发创新。充分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优势,支持企业从实际金融需求出发开展技术选型和应用融合,加大关键软硬件技术金融应用的前瞻性与战略性研究攻关。支持企业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底层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超前布局6G、未来网络、类脑智能、量子计算等未来科技前沿领域。鼓励金融机构与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建立合作机制,联合开展数字金融基础理论、技术和应用场景研究。坚持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原则,支持金融机构和科技型企业依法依规合理应用开源技术,促进技术创新,降低企业成本。
3.鼓励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模型提升信用评估、运营管理和资本管理水平,建设大模型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研发金融合规大模型助手,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和准确性。推动区块链先进算力平台和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应用,为金融业务发展提供精准高效的算力支持。促进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可信计算等隐私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拓展应用场景。支持金融机构构建高效安全、符合监管要求的金融云生态系统。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金融监管领域的运用,更加精准有效地识别、监测金融风险。
4.推动应用场景落地。强化金融机构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型金融机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深化数字金融技术布局,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鼓励科技领先金融机构向中小金融机构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服务。支持数字金融重大应用场景在京率先落地,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迭代升级。鼓励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将较为成熟的应用场景在京复制推广。开展数字金融技术评审,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技术指导和应用前景评价。
(二)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质效
5.引导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鼓励金融机构科学制定和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明确分阶段目标,改善组织架构和机制流程,加大数字技术在产品研发、营销获客、风险防控、客户服务、降本增效等方面的应用。支持银行机构强化核心平台技术支撑,拓展金融服务场景,提升敢贷、能贷、愿贷、会贷能力。支持保险机构将保险底层系统、技术应用、模型数据等充分融合,打造全链条、全场景的保险生态。支持证券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精细化用户画像,开展智能投顾服务。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加快新一代交易支持平台建设,强化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6.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以金融机构使用为导向、企业授权为支撑的科创企业信用信息整合和开发利用机制,构建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评价指标体系,发展创新积分信用贷款。按照“货币政策工具+财政支持工具+数据赋能工具”模式支持辖内银行创新推出更多契合科创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优化业务流程。发挥好科创企业金融产品超市功能,实现“政策工具支持”“融资对接桥”“产品信息披露”的有机统一,持续优化科创企业融资体验。鼓励金融机构与科创企业开展“金融+非金融”合作,丰富业务场景,实现“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三流合一,助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7.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建立健全跨部门、多维度绿色发展信息共享,完善北京地区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信息对接机制,为金融机构高效精准服务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数据基础。鼓励金融机构利用数字技术开展绿色定量定性分析,提升对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碳足迹计量、核算与披露水平,开发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提升绿色金融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8.助力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捕捉小微企业深层次融资需求,综合利用各类数据全面评估企业状况,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与企业生产经营场景相匹配的数字信贷产品。推动落实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优化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农村数字化治理水平,提升农村金融承载能力。
9.丰富养老金融场景建设。支持金融机构运用数字技术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养老金融产品,拓展服务渠道和范围。引导辖内银行加大对“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满足普惠养老机构的合理融资需求。推动金融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享受金融服务的便利度。加强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帮助老年人提高对新型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
(三)完善行业环境,优化数字金融发展生态
10.支持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国家数字金融技术检测中心和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风险监控中心以及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升数字化水平和突发情况应急响应能力。服务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构建安全绿色高效的金融算力中心。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企业等设立数字金融实验室,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申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
11.搭建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建设“北京市公共数据开放体系”,完善我市公共数据服务运营、应用创新、资产登记、加工转换和安全管理等功能,加强数据目录、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和标准规范的一体化建设,支撑我市公共数据高质量安全开放。在依法安全合规前提下,推动金融信用数据和公共信用数据、商业信用数据共享共用和高效流通,加大工商、税务、社保等数据共享共用力度,支持金融机构间共享风控类数据。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运用联合建模、图计算、数据可视化、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资源进行价值挖掘和关联分析。建设好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
12.培育数字金融人才。支持北京高校开设与数字金融需求相匹配的课程,推动金融与数字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强化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增强高水平数字金融人才供给。鼓励金融机构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健全在职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科技素养,探索业务、技术人才双向交流。加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终身学习和持续教育,适应数字行业发展变化。吸引更多高层次数字金融人才来京发展。
13.加强数字金融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数字金融治理体系建设和标准制定,支持在京智库机构和研究机构编制发布数字金融相关评价指数。鼓励在京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走出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拓展国际市场,深化技术创新国际交流与协作,开展数字金融技术投资和项目孵化,引入前沿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鼓励国内外数字金融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交流,促进知识和人才的国际流动。
(四)坚守风险底线,保障数字金融发展安全
14.构建数字金融安全体系。强化金融安全意识,推动首都金融业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金融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管理水平。支持金融机构加强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科技外包等风险管理,提升对数字渠道风险、智能算法风险、大数据风险等的感知和分析能力,防范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提高运营韧性。鼓励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完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严格遵守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15.完善数字金融治理机制。按照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原则,坚持所有金融活动必须依法依规纳入监管,加强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合作的规范管理。健全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金融监管体系,增强数字化监管能力和金融消费者保护能力。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运用,推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支持更多数字金融领域优质创新应用开展测试。推动风险防范关口前移,强化大数据管理分析,健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机制。支持北京金融法院金融法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提供司法服务保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本市数字金融发展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央地协同、市区联动、定期沟通,统筹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各项工作,加强数字金融动态评估和风险监测。
(二)推动任务落实
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自身职责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及时解决任务落实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争取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三)加大宣传力度
做好数字金融政策的发布解读,广泛宣传本市数字金融发展的最新成果与典型案例。通过首都金融创新激励项目等市级评选活动,对有重大突出贡献的数字金融项目给予支持。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教活动,提升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展开全文
-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市民数字金融服务
-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关于公开征求《深圳市关于支持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
- 2023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
-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推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扶持奖励措施的通知(三府规〔2023〕7号)
- 苏州市数字金融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 CFCA:2021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
- 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
-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内地居民跨境汇款服务
-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跨境发薪服务
-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产业园区普惠融资服务
-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基于隐私计算技术的信用卡权益营销服务
-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普惠信贷服务
-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科创企业普惠信贷服务
-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基于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提存公证资金管理平台
-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声明书:基于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