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讨论】可穿戴支付产业链水很深 市场需求痛点在哪里?
移动支付网 2015/9/23 20:06:15

  9月20日,在由中钞研究院主办,移动支付网协办的2015年中国(杭州)移动支付与可穿戴设备论坛圆桌对话环节上,恩智浦(中国)管理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田陌晨,金邦达保密卡有限公司CTO李军,北京雷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鹏,阿里金融高级业务专家张立成以及凤凰云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康弘,从技术到市场需求,再到整个产业链,他们分享了关于可穿戴支付设备的一些独到观点和理解。

  可穿戴支付 二维码还是NFC?

  最近消息称阿里将进入可穿戴支付领域,张立成表示未来阿里支付体系走的线下还是线上、二维码还是其他方式都是有可能的。这个行业存在了太多不确定性,此前阿里和Apple Watch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仍然处于公关阶段。据移动支付网了解到的最新消息则是,阿里方面选择了一款名为Pay Watch的智能手表进行了深度合作,运行YunOS系统,该表通过调用二维码来完成支付。

  在技术上,NFC的优势不用累赘,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可穿戴近场支付都是通过NFC来实现的。作为NFC芯片的主流厂商代表,田陌晨表示银行卡的芯片和手机的芯片在技术上是一样的,但是技术指标是不一样,芯片要集成到可穿戴设备上也是按照这个规则。从银行卡芯片到手机芯片,功耗和性能的指标也就不一样,实际上手机要考虑一定的功耗,但不需要考虑太多,而当近场支付开始慢慢集中在可穿戴设备上时,功耗和性能就会变得非常关键,因为续航能力是可穿戴设备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Apple Watch上用的就是NXP定制化的产品,田陌晨透露会逐渐开放出来。

  可穿戴支付市场需求痛点

  做任何产品之前,市场都是产品要考虑的重点。苹果在推出Apple Pay以及Apple Watch之前,做了三年时间的准备,对兼容性测试、消费者习惯等都做了很多研究。田陌晨认为中国厂商最大的疏忽是做产品之前,调查研究不足,特别是对消费者端的调研。一个产品从设计到面市都是需要考虑市场需求,而目前国内最大的可穿戴支付需求是在公共交通领域。在丰富和加入了诸如身份认证等功能之后,可穿戴的市场就随着扩大,这些都是要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李军表示:“如果可穿戴支付没有场景的话,那么这个需求就是假的。”所以现阶段大家都在寻找真正能够吸引众多用户去使用的痛点。他也认为可穿戴设备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加入许许多多的功能进去,健康监测、支付、身份认证、甚至智能家居。再把环境放大,智能可穿戴是支撑不住未来“智慧生活”要求的,可穿戴将会成为智慧生活的一部分。周鹏和李军持相似观点,他表示移动支付不应该是智能可穿戴的全部,要在里面加进去更多的功能。“移动支付还是有点窄,应该稍微再广阔一点,我们把很多设备拿来做移动支付,有点太局限了。至少现在大家觉得支付只是一个场景或者一种应用,而且支付确实面临阿里这么大规模二维码的使用场景,和它正面竞争,实际上从支付的角度来讲还是很困难。”

  可穿戴支付产业链水很深

  最后在谈到可穿戴支付产业链,嘉宾纷纷表示“水很深”。面对来自一家福建可穿戴设备厂商的提问时,田陌晨表示支付目前都是大佬在做,要进入这个市场就必须和这些大佬们竞争。支付场景是可穿戴支付的关键所在,如何搭建好支付场景是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前一段时间里,刷刷手环很火,但是在各方关注一轮之后,又回归了平息。在场景和需求没有深入人心的时期,单靠产品本身是不能拥有持续的影响力,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产品更新速度极快的互联网时代。陈康弘风趣的说:“每年都觉得这是很大的市场,是一块肉,但咬下去是一嘴的毛,从来没吃过肉的,只能喝一点汤。”他表示可穿戴支付是有门槛的,芯片、蓝牙、外观、功耗、材料等等都是门槛,耗时是相当长。但是中国市场还是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去共同推动它的发展。

  张立成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可穿戴设备,因为能耗、体积的问题,在手环上产生的计算功能很有限,通过它来赚钱似乎不太可能,但首先可以通过手环获客,后续关键是通过数据变现。先要让用户购买使用这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把端和功能结合,把功能丰富,最终可以获得用户的认可。作为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的企业,阿里的关注点离不开互联网,张立成认为可穿戴设备可以和移动互联网连接起来,可以快速的把信息反馈回来,真正赚钱的地方在其他方面。

  只推送您所关注的重点,请关注移动支付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mpaypass)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