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东:Fintech时代的互联网银行建设模式
2018/5/3 10:30:18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如火如荼,诸如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信息技术开启了Fintech时代的大门,为金融行业和科技行业带来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更激活了普惠金融服务动能。

《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提出:“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互联网金融专营事业部或独立法人机构。”

顺应全球Fintech蓬勃发展的外部形势,响应国家发展普惠金融的号召,同时也为解决网点受限、客户基础缺乏、品牌信用不足等内部困局,民营银行多将打造互联网银行模式作为主要选择。与互联网巨头相比,商业银行并不具备打造场景的先天优势,因此“外联场景、各司其职、合作服务”将成为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主旨,与平台牵手合作,嵌入多种场景,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秉承开放金融服务理念,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左右,但其融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及国家发展的一个难题。要打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服务受限的局面,关键是要找到以最低的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银行以开放金融服务为抓手,发展普惠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开放接口连接客户、实现“互联网+”的开放金融模式,形成技术、信息及金融服务的共生共享,提高信息和数据的规模及有效性。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开放金融服务:

第一,开放金融服务理念,充分与第三方机构、同业机构甚至客户分享资源(数据、时间、机会)等,追求最佳客户体验。“共享”使得人们更加平等,合作异常重要。金融服务发展到今天,单纯的竞争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要求,尤其是面对互联网对生活日益深刻的影响,金融服务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各种来自第三方的金融服务层出不穷。金融机构尤其商业银行秉承开放式金融服务理念,充分与第三方机构、同业机构甚至客户分享资源(数据、时间、机会)等,才是追求最佳客户体验的真实写照。

第二,开放金融服务业务,依托互联网技术,将自有的金融服务开放给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而实现为非本行客户提供服务,打造出全线上、一体化、浸场景的综合金融服务。构建一个与客户互动、有客户参与的服务生态体系,这个生态系统中最基层的触角,要延伸到客户所在的行业、区域,满足客户切实需求。“金融产品+服务能力+客户具体需求”,要求银行服务足够开放、灵活,像水渗入海绵一样,渗入到客户的具体生产生活情境中。

第三,开放金融服务技术,移动互联技术打造移动场景金融,开放技术降低平台对接难度。首先,借助移动互联技术,通过开放金融服务,打造移动场景金融,是探索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之举。其次,开放接口,以标准化的综合金融SDK与个性化的API满足不同对接方需求。金融机构依托技术开放,对接合作方,可以更全面、更丰富、更立体地掌握客户分场景、多维度、强关联的金融行为数据,为后续绘制全景的客户画像,辅助更全面的、更立体的数据建模提供帮助。

第四,开放金融服务平台,为开放金融服务铺路搭桥。若把互联网金融服务比作一栋大厦,提供开放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把大厦的基础和框架搭建好,内饰装潢由期望提供服务的机构负责。

对机构来说,他们不需要去单独建系统、搭平台,重复浪费资源,只要接入金融机构的系统,就可以为机构自己的客户提供相应服务;对普通个人客户来说,无论是否为金融机构自身客户,均可以使用该金融机构的服务,提升服务体验。以上海华瑞银行为例,互联网业务总部在业务层面成立了专门的开放金融中心,在系统层面搭建了开放平台系统,通过开放平台为客户提供支付、融资、投资等金融服务,目前已向房屋租赁、家装、汽车租赁等多个行业合作伙伴提供开放金融服务,同时还将继续深挖更多目标细分行业的合作机会。

打造综合金融服务SDK产品,充分触达场景

近年来,业界普遍采取开放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接口的方式,抑或是开放单一服务功能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的方式实现开放金融服务,主要集中于账户、支付等简单的金融属性,存在着接入流程繁琐,产品单一、不同服务诉求需要多次对接等问题。

综合金融服务SDK作为一种新型化、创新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开放模式,类似一套“即插即用”的多功能插件,可简单快速地植入各个应用APP中,让应用APP一次拥有多种金融服务属性。综合金融服务SDK相较于单一金融服务SDK,可以同时满足客户多维度的金融需求,降低接入成本;同时,多项金融服务之间可通过服务组合实现金融产品的创新。

综合金融服务SDK产品的特点:

开放服务充分,对接模式便捷。相较传统金融服务的开放模式而言,该产品是一种融合多个API功能接口、串联API接口间逻辑关系、设计业务流程页面的整体对外服务软件包,可以让企业通过简单的6行代码即可完成金融服务的对接,在SDK初始化配置过程中,完成SDK文件的引入及APP权限的添加。通过引入主类、初始化服务、创建句柄、验证开发者、一键登录和调用金融服务六个步骤即可完成对接,实现了最大化的服务开放和最小化的接入成本,同时保证了客户信息与资金的安全。

横向聚合服务,降低服务成本。区别于市场上常见的众多纵深金融聚合服务,综合金融服务SDK的聚合能力强调横向能力的扩展与集成,追求聚合能力的覆盖广度。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综合化金融服务的模式,减少了企业选择服务过程中的摩擦成本。同时,在企业可接受的成本下,通过将银企对接过程中的包括API接口对接、业务流程与逻辑设计、页面交互及体验等过程集成在SDK产品中,简化和降低了银企合作的流程和成本,更为不具备技术实力的小微企业提供了对接银行金融服务的可能。

借助综合金融服务SDK,打造线上经营主体商业模式

中国移动互联的用户接近10亿,APP的数量超过1700万,平均每部手机安装34款APP应用,其中有20款每天都会打开。越来越多的APP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连接着人们的生活场景。

与传统银行自建生态的触网方式不同,通过综合金融服务SDK,银行将网点开到APP中,打造线上经营主体商业模式,借助外部生态力量,以融合场景的方式借船出海,互惠共赢,强化各自专业领域优势,共建生态。该商业模式,在服务能力方面,基于银行机构的前中后台产品、运营、风控等各方面能力作为支撑,满足传统金融机构下设网点的各项要求,提供全面专业的金融服务产品与方案。

在组织架构方面,包含了客户经理、产品经理、技术经理等各项职能角色,这些角色设置在银行与合作企业之间,基于产品的融合性,各个角色虚实结合、互为交叉,形成一种创新式的组织架构。同时,与传统金融机构类似,在经营考核方面,根据合作方为银行带来的客户数、交易量、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进行效益考核与评估,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企业分润,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合作考量,类似于传统金融机构总分行之间的绩效考核方式,此模式提高了企业合作的积极性,扩大了银行的业务发展规模。

构建“1+1+N”服务能力,践行智慧银行模式

银行作为全牌照的金融机构要想切入到互联网生态中,需要整个金融体系的分享、植入。线上经营主体商业模式及综合金融服务SDK产品的基础是“1+1+N”智慧银行的顶层架构设计。

第一步,打造安全稳固的基础金融服务能力,包括核心银行、总账、信贷、理财、反洗钱、监管报送等一整套传统银行服务能力的建造。

第二步,结合互联网化发展趋势,打造面向互联网的金融与非金融服务能力,包括用户中心、在线支付平台、在线融资平台、在线投资平台的建设,以满足有支付、投资和融资需求的客户,可以全线上、一站式、快速便捷地获得服务。

第三步,在基础金融服务能力打磨完善、互联网化能力建设成熟的前提下,通过金融开放平台,输出金融服务能力,并通过与不同生态伙伴的合作,融入客户日常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让客户随时、随处、随身地享受在线金融服务。

“1”——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建设。主要包括统一的客户及账户管理能力、集中的总账管理能力、公司及零售客户的产品研发及服务能力、高效的交易能力、多渠道整合能力、精准的客户关系管理及分析能力以及全面的风险管理能力等七大能力。这七大能力是银行的基础服务能力,是一家优秀银行必备的能力。

“1”——互联网服务能力建设。具备上述七大金融服务能力后,要想迅速全牌照地植入互联网,银行还需要具备14项能力,其中包括8项对客服务能力、4项业务支撑能力以及2项基础服务能力。

对客服务能力:一是基于主流电商模式,统一门户,提供银行服务和产品的能力;二是为产业链条上的不同客户提供定制化、全方位综合化服务的能力;三是迅速响应和满足个人和小微企业民生类、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四是提供非金融、增值的服务吸引客户,避免同质化竞争的能力;五是全方位融入社交化网络,了解最新需求,与客户互动的能力;六是提供客户统一视图、统一成长体系和服务、一致体验的能力;七是与中小银行、金融企业合作共赢的能力;八是基于移动技术创新产品、渠道和对客服务模式的能力。这8项能力使得银行服务紧紧植入互联网生态。

业务支撑能力:一是互联网模式下对公对私一体化、跨行跨境一体化的支付能力;二是快速有效地将现有银行系统交易封装、互联网模式化的能力;三是开放合作的方式支持内外部机构共同创新业务和产品的能力;四是为各领域提供深入、快捷、有效的大数据分析和支持能力。

基础服务能力:一是以共享、云化的方式,将特色、非金融服务推向客户的能力;二是有效隔绝互联网安全风险,提供严密的安全防护体系的能力。

“N”——多种创新模式服务能力。通过聚合了包括账户、支付、投资、融资、数据、企业服务等金融服务能力于一体的综合化、开放型的综合金融服务SDK,将银行网点开到APP中,它可以简单快速地植入各企业的应用APP中,提供一揽子综合化金融服务的模式。

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有效支撑业务发展

互联网银行的特点,需要与之适应的组织架构支持。

事业部制的扁平化管理:

事业部制的矩阵式组织架构分布。总体看来,事业部制的组织架构具有众多优点:一是可以通过审核部门业务来减弱信息的不对称。二是事业部内部的转移成本非常低。三是事业部模式下有利于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将市场压力传递到商业银行内部各个环节,提高对终端的控制度。例如,它能通过修改经营策略与激励措施来协调部门内业务。四是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五是提高责权利的结合程度。

为了便于业务与科技开发的联动,互联网总部一定比例的岗位由信息科技部相关人员兼职兼岗,同时在互联网业务总部设置研究院,针对不同的项目设置不同的项目组,形成比较复杂的矩阵式组织架构,其优势不言而喻。

兼具金融知识与科技能力的团队:

互联网金融的竞争离不开人才竞争,互联网金融实质上就是将网络技术与金融业务进行有机结合,互联网金融时代要求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具备高水准的金融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互联网理念,这就对互联网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商业银行在招聘员工时一般都要求是单一学科,这就形成了银行内部员工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既熟练银行操作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商业银行不但要在招聘员工时对于复合性人才有所偏重,还要在实际工作当中加大对员工交叉互补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首先,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在每年的校园招聘中要重点考虑复合型人才的招聘和引进;其次,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现有员工的培养和完善,在注重金融业务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互联网精神的培养。

一方面,加强金融专业技能的学习,包括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金融客户服务能力的提高以及金融服务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互联网素养的培养,以培养懂得互联网技术的相关知识,具备互联网的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的。

归根结底,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商业银行人才考评体系的转型。商业银行要转变以往侧重金融服务能力的考核体系,在银行内部建立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人才考评体系,增加综合考虑互联网营销占比、产品网络营销占比以及金融服务网络化服务占比等新型的互联网金融考核指标。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要转变传统的人才管理观念、改善原有的人才考核体系,建立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金融人才考核体系以能够有效挖掘互联网金融人才,并能够培养复合型的互联网金融人才。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