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咨询资深顾问孙中东:开放银行的下一站是赋能银行
2019/5/17 15:38:29

开放银行的使命

自2012年开始,笔者及团队在开放银行领域耕耘数年。到今天,开放银行的理念已逐渐被同业熟知和接受,相关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到底银行为了什么而开放?是为了开放而开放吗?核心是开放数据吗?本文将首先厘清开放银行的使命:触达。

不可否认的是,在时代飞速变迁的当下,银行对客户的服务没有跟上。移动互联网时代,仍然固守手机银行、直销银行,而在移动互联网生态中完全缺位,难觅身影。虽然各类互联网服务底层仍然是银行账户,但是银行与客户的触点已经被互联网企业截断,银行对客户的认知由一笔笔带着场景的刷卡交易,退化为千篇一律的动账数字。银行不知道客户是谁,不知道客户在哪,不知道客户干了什么,更不知道客户有什么需求。客户不再登陆手机银行,网银几年不用一次,网点更是门可罗雀。几乎一切的金融需求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由非银行来完成,不得不到银行去或者使用银行App的时候,因为体验差距怨声载道。互联网时代以前,银行的科技实力是所有行业里的翘楚,服务器配置一流,科技人员素质优秀。这不该是银行的现在,更不该是银行的未来。

如何突围?大银行可以自建场景和流量入口,耗时耗力,但是庞大的客户基数也能服务一些客户。然而这条路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不现实的,在此背景下,开放银行应运而生。

图1

开放银行不仅仅是开放数据,而是将封闭的银行体系与互联网生态打通,为银行在互联网生态前线打下一片阵地,重新联通银行与客户,让银行有了在互联网生态中直接接触客户的机会,进而让银行有了知道客户是谁、在哪、做了什么,甚至了解客户需求的机会。

这就是开放银行的使命——触达!

不过仅仅是触达就足够了吗,有了能够接触到客户的机会,银行能不能把握住呢,要是服务出了问题,不仅银行自身,合作伙伴的平台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触达的下一步,需要赋能。

Enhance自我赋能

——ABCDT赋能,强化自身数字化能力

互联网时代,银行的管理与经营,离不开主流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同时银行需要不断将新兴的互联网技术融入到自身的经营与管理中。与传统的技术不同,包括大数据、AI、移动互联、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在内的技术在银行内的应用,不再是简单银行业务底层的支撑,这些技术将从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各方面对银行金融业务产品变革性的影响。银行要实现自我赋能,就需要积极的拥抱这些互联网技术,同时将这些技术与自己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进行多方尝试,从而实现自身金融服务能力的升级。

采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自我赋能,对银行来说,绝不是一次系统更新或升级,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银行需要有自己的技术迭代进化能力,需要有持续学习、并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自身的金融服务中的能力。银行的自我赋能不是一次可完成的,而是不断赋能、不断成长的过程。

(一)AI赋能

在金融行业,人工智能主要的应用场景主要在风控及反欺诈,精准营销,智能投顾和智能客服等四个方面,而智能客服相对集中在NLP技术的应用上,与金融并非强相关。金融机构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自身赋能,下文主要对控及反欺诈,精准营销,智能投顾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做些探讨。

(1)风控及反欺诈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机器学习算法,在机器学习领域,主要的学习方法有: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迁移学习、强化学习等。金融业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主要是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在信用风险控制方面,金融机构早已应用逻辑回归等算法,属于有监督机器学习范畴,虽然算法较为简单,但是在样本足够丰富的情况下,算法的效果与神经网络等复杂算法相差不大,综合考虑成本及建模难度,逻辑回归等基础算法在金融业的信用风险防范领域成为了主流算法。而在欺诈风险防范领域,由于黑产手段变幻莫测,难以用已有的欺诈样本预防未来的欺诈攻击,而通过聚类的方式,将欺诈者与普通用户区分开来则更为有效,因此运用无监督机器学习的算法更为广泛。常见的应用主要有:欺诈网络分析、行为模式识别、离群点分析等。

(2)精准营销

通过对客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收集、打标,对产品信息进行分类、匹配,精准营销可以挖掘探索客户潜在业务需求,建立机器学习机制,通过A/B Test方式智能调整推荐结果,在最合适的时机提供用户最需要的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购买金融产品的体验。

精准营销需要从客户角度出发,通过对客户特征的深入分析,借助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实现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的营销策略,全面系统地分析客户需求,帮助金融客户提升用户的忠诚度,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购买金融产品的体验。其次,精准营销也可根据产品特性,寻找到高匹配度的客户。此外,可根据收集到的客户购买行为数据,可以通过合适的渠道(即客户使用最频繁的渠道或客户购买最方便的渠道),在客户信息接受度最高又或者客户购买概率最高的时段(即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产品传递给合适的客户。

(二)BlockChain赋能

联盟链是金融机构落地区块链的主要选择。基于联盟链,也有不少场景可以探索,下面将逐一展开。

(1)对账

无论传统的银企对账,总分行、省联社及其分支机构的对账,还是在支付领域,与卡组织、三方支付公司的对账,包括与人行大小额、超网等清结算机构之间的对账,向来都是工作量最大、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的银企对账,大多采用银行发送纸质账单,或企业网银发送电子账单,然后人工核对的方式进行,存在出错率高,效率低下,无专人负责,差错流程复杂等等问题。利用联盟链进行银企对账,则可以将相关企业全部加入联盟链,账务在链上实时核对,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总分行或省联社及分支机构的对账,则涉及到大量纸质凭证的核对,使用区块链技术,从源头开始上链,减少纸制凭证交换,可以大幅提高总分对账的效率。而支付领域的对账,现阶段通常采用对账文件交换的T+1对账,发生差错以后再进行调账、退汇等手工操作,完整处理往往需要2-3个工作日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支付和转账过程中,会有“在途资金”这个概念的原因。如果与清结算机构或三方支付公司同在一条联盟链上,实时共享一套账本,在发生超时等特殊情况时,链上各机构可以实时将本地账本与链上账本进行比对,及时处理差错,不必等到T+1日接收到对账文件时再处理,T+0实时对账,大大节省差错处理时间,减少资金在途时间,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数据共享

随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逐步迈入深水区,金融机构自身的数据已经难以应对线上业务,尤其是线上贷款的风险,数据孤岛的问题愈发明显。因此出现了很多数据加工商、代理商、供应商等等,金融机构间也开始建立共享数据联盟,不过在高速发展阶段建立起来的共享、加工机制也存在不少问题,现阶段数据行业有三大痛点:

第一,机构之间互不信任。不管是我们和合作伙伴还是金融机构之间共享数据,现状是机构之间共享黑名单,白户当黑户共享出去,这样这个客户就总是被别的机构拒绝,只能在自己平台申请借款。类似的,还有虚构交易数据等等现象。通过链上数据溯源,我们可以查询到每个黑名单的上传机构,有效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第二,个人隐私及授权,即如何保证本人授权及真实意愿表达,在自己不授权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别人看不到这些数据,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当前,这一问题可以用区块链加密技术来进行解决。

第三,数据溯源及贡献计量,在数据共享体系里有一种机制,传的越多查的越多,交叉验证,多传多查,而且,链上的数据可以有机构签名。这也可以用区块链的Token及签名等机制解决。

(3)供应链金融

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主要问题,在于参与方主要是中小企业,本身获得融资困难,抵质押品不足,数据割裂,无法共享,信任不能传递,因此金融机构普遍只给核心企业或一级供应商授信,二三级供应商难以获得融资。此外,交易背景难以核实,企业之前串通造假的情况比较严重,交易参与方过多,难以控制每一方都诚信履约,等等。

区块链极大的提高了篡改成本,使得各参与方的数据值得互相信赖,进而保证了交易真实性,解决了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使得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自身真实的交易获得金融机构的授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根据链上各家企业的交易数据,容易发掘潜力企业和优质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区块链2.0中的智能合约,可以有效的防止参与方违约,对于多方参与的供应链金融而言,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同时,藉由链上数据的可追溯性,整个供应链上从原材料加工到运输以及最终的销售环节都可被记录且难以篡改,同样,资金流向也清晰可追溯,使得信任可以沿着贸易流传递,不仅核心企业和一级供应商,二三级供应商也能获得授信。

(三)Cloud Computing赋能

2017年9月低调成立的融联易云,由于有银监牵头,16家金融机构子公司入股,被称为继银联、网联、信联之后的“云联”。可以看出监管在金融行业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决心。具体而言,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云计算,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

(1)使用公有云Saas服务

这类应用如今已经非常普遍,提供Saas服务的供应商涵盖身份认证、反欺诈、营销等等领域,根据IDC的报告,全球Saas市场规模在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

图2

在中国也不例外,可以预见,今后的公有云Saas服务将会出现更多的产品,涵盖更多的领域,提供更好的服务。

(2)数据中心私有云

银行对于私有云的尝试,最开始来自于虚拟化。将物理服务器虚拟化为多台虚拟服务器,解决了传统运维当中很多痛点,比如可以动态增加资源,回收闲置资源,快速安装系统及组件,克隆整套环境等等,不过虚拟化在管理手段上相比私有云还是有所缺乏,并且会存在虚拟、物理并存的情况,反而有可能增加管理难度。而从Iaas层切入私有云,则可以更进一步,大大提升IT运维效率,规模越大,节省的成本越多,同时,也可以简化运维流程,降低操作风险,提升响应速度。

除Iaas层外,也可尝试部分内部使用的系统Paas化,如企业邮箱,考勤管理,公文管理等。甚至可以放到公有云上,这样避免了异地办公还需要配置VPN,甚至有的员工为了处理紧急事件远程登录行内办公电脑等潜在风险。

(3)非核心业务试用公有云

除上节提到的办公相关系统外,开发测试环境也可尝试使用公有云,可以进一步提升环境申请、搭建的速度,节省数据中心运维人力。当然也要做好公有云环境的管理,比如源码等文件不能上传,只能上传执行码等等。

此外,有的银行还尝试把灾备环境部署到公有云上,由于灾备环境使用频率极低,平时可以仅以最低配置运行,灾备切换时,也可短时间内分配大量资源,以保证服务平滑切换,快速接替生产的服务能力。

(四)Big Data赋能

毫无疑问,目前商业银行最需要的基础能力就是大数据。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科技元素逐渐融入金融产品,银行对于大数据的理解,也逐步从“大量的历史数据”、“影音、语音数据”,深化为“用户行为数据”、“埋点数据”、“应用日志”等所有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技术广泛的应用于用户画像、精准营销、风控反欺诈、监控预警、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此外,在践行普惠金融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开始获取到越来越多的弱征信甚至无征信客户,对于这部分客户,需要大量从场景中抓取非金融数据,并将之与金融数据结合,组合进行用户画像、信用评估、反欺诈和精准营销,极大的拓展了数据采集范围和应用领域,同时也对银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数据的重要性,已经在银行业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在监管机构也是如此。3月16日,银监会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从职责、问责机制、采集规范、隐私保护、安全、考核评价、审计报备等十个方面对银行业的数据治理提出了要求,监管机构对于数据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1)用户画像

整个用户画像体系大体可分为四层,最底层是源数据层,这里存储了我们收集的各渠道数据、第三方数据,包括用户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行为数据)等等;第二层是数据整合层,在这里,我们需要用一个全局唯一的ID,将各渠道的用户数据整合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这个ID不仅能够关联出用户的信息,还应该能够关联出用户的所有设备信息,这也是属于用户画像的一部分。第三层是画像标签层,这里我们通过加工,为用户打上各类标签,最终形成用户画像。标签大体可分为:用户静态属性、关系信息、兴趣爱好、营销信息和风险信息五类,可以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动态增减。随着产品的不断迭代,客户人生节点的不断改变,随时可能出现新的标签,也可能会删除旧的标签,因此,标签体系的维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和产品、用户一起成长。

(2)逐步建立风控模型

①外部数据的接入

现阶段对于外部数据的选择,首先应该评估供应商的资质以及数据来源的合规性,在此前提下,尽可能的多接入外部数据,由于目前外部数据的收费模式普遍采用按调用次数收费,接入完全免费,因此成本相对可控,一方面可以防止单个数据源出现问题影响业务,一方面可以在价格上选择最优的组合。

②利用外部数据打造信用矩阵

数据合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今天,能够提供明细数据的供应商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机构提供经过加工的指标,甚至是经过多个指标计算加工的评分。虽然目前中国数据市场的数据孤岛现象仍然严重,导致每个数据供应商的评分仅基于其所覆盖的客群相对准确,应用到其他客群时则精准度要打折扣,那么理论上,通过判断一个客户与某家数据供应商客群的符合程度,我们可以给这家供应商的评分动态给出一个权重,结合多家供应商的评分,最终的加权均值理论上可以具备较好的信用评估能力,这个体系就是信用矩阵。

③从专家模型到回归模型

对于新兴金融机构,或一个全新的产品,业务开展前期缺乏样本是一个普遍现象。无样本的情况下,要建立基于有监督机器学习算法的信用评估模型是比较困难的,而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又不适用于信用评估。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专家法建立较为简单的规则或评分卡,在业务开展一段时间后,通过积累违约样本,再建立回归模型。专家模型通常会参考一些经验指标,如学历,信用卡张数、最高额度,当前负债,信用历史,信用报告被查询次数等等。

随着坏样本的积累,我们就可以逐步建立逻辑回归模型。一般可分为数据清洗、数据建模、模型评估以及模型验证等四个步骤,不再赘述。

(五)IOT赋能

物联网在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在金融业务开展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互联网将个人、企业的日常生活,搬到了网络上,为银行开展金融业务提供了有效整合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可能。不过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是分开的,线上和线下是有区隔的。而物联网将突破互联网的这个局限,将物一个个搬到网上来,让虚拟的网络世界与实体世界完全的连接。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物联网中的物与物、物与人、物与网络、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将更加透明。物联网的深入发展必然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而整个社会的数字化,将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银行可利用物联网、物联网技术,更有效的获取、整合整个社会网络、互联网、物联网中与企业、个人有关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信息,从而方便银行等金融业务开展机构,更准备、实时的识别信息,进而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更有效的开展金融业务。物联网的发展必将从多方面赋能银行的发展:

首先,物联网必将为银行金融业发展开辟新的商业空间。物联网的世界里,连接更多、更频繁,每一个连接都可能蕴含着金融需求,开发这些待满足的新金融需求,必然将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物联网的发展将为银行信贷融资业务开辟新天地,重塑银行的风险评估体系。传统的银行信贷、融资,依据的二手的企业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加工过的数据,很可能与实际状况不符。因此,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时,常常只能是赌概率、赌趋势。但物联网的发展,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物联网可以嵌入到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从采购渠道,到生产过程,再到成品库存、销售情况,甚至用户使用情况等,银行都有办法第一时间了解到。有了这些实时的、第一手的数据做支持,银行信贷业务将不再是传统的贷前、贷中、贷后模式,全部可以实时、动态的进行风险的识别与管控。基于这样的数据,银行可以构建全新的风险识别、防范体系。物联网的发展,将有效的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让银行的信贷从主观走向客观。

第三,物联网的发展将彻底改变支付模式乃至整个社会的交易模式,从而为银行支付业务发展提供新的空间。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彻底改变支付的整体模式。我们知道支付,发生在物品交换过程中。如果交换的物品能随时有效识别,那任何物品交换只需发生在交换的物品之间就可以了。换个角度看,在物联网的世界里,任何一次物品交换,都可以发生在交易市场里,固定价格将不存在,支付对应的是交易,而不是固定等价物。交易的增加,将为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四,物联网将让银行更方便的进入到客户的交易场景中。如何了解客户更多的信息,如何结合客户的实际生产生活场景,设计金融产品,一直是银行金融产品设计的一个主题,但同时也是一个难题。物联网为银行提供了更多进入企业生产场景,获取更多实时数据的机会。从而银行基于自己的金融能力,有机会结合这样具体的场景,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多样的金融产品,从而更好的服务客户、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从而更有效、更透明、更科学地进行金融交易活动。

第五,物联网将拉近个人、企业客户与金融服务的距离,从而让银行金融服务的获取更“随时、随地、随心”。在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时候,不少银行就在提“随时、随地、随心”为客户服务,可是移动互联网只是因为手机这个移动设备,让人们更多的从手机中获取服务、信息。银行因为自身产品、监管等种种因素,能直接提供给客户的金融服务十分有限。而在物联网世界里,因为每一个可识别的设备都可以成为人们获取金融服务的佐证,银行与客户信息不对等的状况将大大改观,在这样的状态下,银行可以为客户设计更多便捷的金融服务,真正的做到“随时、随地、随心”。

物联网还在发展过程之中,物联网赋能银行业发展也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物联网的扩展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赋能银行业发展的成果会越来越多。从银行自身的管理、银行使用的各类设备,到银行服务客户的各类金融产品,乃至整个银行金融服务体系,将越来越多的构建在物联网之上。当然也要看到物联网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银行吸纳、采用物联网技术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银行需要对物联网及物联网技术采取开放的态度,积极的利用物联网及物联网技术,解决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各项难题。同时,银行应积极关注物联网的发展,关注物联网带给产业、带给整个社会的改变,从中寻找金融发展的机会。

Enpower合作赋能

——输出金融科技能力至合作伙伴达成双赢

(一)交易场景与合作赋能

银行金融业务是天生有进入交易场景动力的。无论是供应链金融,还是供应链金融的升级版本产业链金融,其本质就是,金融业务进入到场景中,结合具体的场景,设计具体的金融产品,针对性的为特殊场景下的客户,提供独具特殊的金融服务。针对特定场景、特定客户,银行设计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一方面可以实际解决客户特定条件下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银行进入到场景中,丰富银行的产品服务体系,让银行在整个金融市场中有更强的竞争力。

在互联网、物联网日趋深入发展的今天,银行能进入到场景,绝不仅限于供应链、产业链。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以二维码支付、NFC支付为代表的各种支付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日常,原本只能以现金完成交易的场景中,已越来越多的采用线上或进场支付模式。换个角度看,就是原本以现金交易完成,没完成数字化的交易场景,因为各种支付手段的进入,而完成了数字化。而这些场景完成数字化之后,支付之外的金融产品,包括信贷、融资等,就有了进入的可能。而在这些交易场景中,未满足的金融需求可为银行金融业务发展提供足够多的动能。

同时应该看到,以“连接”为基础的互联网,因为产生了更多的连接,从而开辟出了更多的场景,在这些因为互联网、物联网而“诞生”的数不胜数的新场景,为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空间。结合互联网“新诞生”场景的特点,银行需要的了解、进入并为这些新场景设计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在银行金融服务实现数字化,银行具备一定的互联网能力之后,银行需要以微金融服务的模式,提供线上金融服务,并将这些微服务开放在互联网上各类线上服务提供者,包括大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以及各大中小企业提供的线上服务平台。以线上化、微金融服务的模式,可以让银行更便捷、更优质与各种线上合作伙伴合作,同时让银行有机会与合作伙伴设计针对特定场景的各类金融产品。

(二)合作赋能的反向作用力

无论是进入到场景中,还是将自己的互联网技术能力输出给同业,银行都要成为主动、积极的一方。这种主动、积极,不应向以往已有在有直接受益的时候才进入,银行要看到合作是前提,而不是结果;合作的开始,银行要达成的目的是进入,而不是获得“受益”。在合作过程中,银行要成为其中积极的参与方,而不能只是为了做一笔业务。银行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对一个场景的进入和合作有目的、有规划,而不是定睛在短期利益上。银行在场景合作及同业合作上,要放长远眼光,周期性的面对各种问题。

进入到场景中,银行需要面对更复杂的局面,银行需要了解、学习、适应并满足场景对金融服务的特殊要求;每一个特殊场景中的特定需求,都有可能为银行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不单单是业务获得发展,在技术能力、在数据服务能力、在客户服务能力、在风险识别及管控能力以及反欺诈防范上都可以获得深入发展的机会。在银行带着自己的技术能力进入同业的业务中时,银行一样会得到类似的机会。

每一个交易场景,都有其特殊性,都有其对金融业务的特殊要求,而这些特殊要求要落地实现,除了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金融业务产品进行相应的优化之外,更多情况下需要的银行金融在技术上进行使用和面对。接入到的交易场景越多,银行金融技术所有面对的挑战就越大。如果将自己的基础服务能力抽象出来,减少复杂度,是银行面对众多交易场景时第一步要做的。但银行在进入到场景中,在技术上决不能仅仅如此。银行需要与通过与场景方的合作,需要新兴互联网技术落地的机会。通过新兴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的结合。只有与交易场景相结合,银行才有机会发掘新兴互联网技术落地的潜力,从而反向促进银行自身技术能力的发展,拓宽银行的技术边界,为银行发展寻找到新的空间、新的挑战、新的机遇。

将银行已有的技术能力,输出到同业,扩展银行技术应用场景,为银行带来一定业务收入的同时,一样可以提升输出银行自己的技术能力。相比于传统的银行技术,互联网技术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其远程服务能力、平行扩展能力。在传统银行技术体系下,银行输出自己的系统有很大的难度。可是依托于云计算平台,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银行输出自己的技术能力给同业的技术难度大大降低,但同时对输出银行的服务支持、问题响应解决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如何与同业一起构建一套一体化的服务解决方案,是银行同业合作能稳步推进的关键。可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一样需要依托于技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构建服务监控、预警、防范、解决体系。服务体系的构建,同时还需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技术团队支撑。而无论是服务体系的完善构建,还是服务支出队伍的打造,都可在与同业合作过程中找到机会和空间。

(三)银行数字化与合作赋能

在互联网时代,银行需要将自己的金融业务,融入到线上服务中。不单单是向以前一样,银行只是在线上开一个移动银行,类似于线下的移动网点。银行要将自己的金融服务渗透到客户需求金融服务的场景中。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银行就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金融数字化能力,自己的线上服务能力。

在银行有了基础的数字化能力之后,不能再和以前一样,保守的将技术应用限制在自己体内。互联网生态下,只有开放才能生存,之后开放才能得到持续发展的动力。银行要积极将自己的服务能力输出,输出给合作伙伴、输出给同业。赋能给合作伙伴、同业的同时,银行也会在其中获得自身发展的空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一方面是银行要通过合作,与更多的线上服务提供者合作,将自己的金融服务渗透到更多线上移动应用、移动服务中;另一方面,具有服务能力的银行,需要积极的与同业展开合作,将自己的线上金融服务能力,输出给有相关需求的金融同业,通过这样的合作,实现共赢。

Enlighten生态赋能

——点亮行业生态,激活行业新动力,创新创造新物种

(一)银行数字化与生态赋能

银行“中介”服务的本质,决定了银行业务的开展离不开所处生态的支撑。银行是社会经济大生态的产物,同时银行金融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这个大生态的蓬勃发展。在社会经济这个大生态之后,存在着无数的行业小生态,作为与各个行业都有交集的银行业,自然也将触角渗透到了这一个个小生态中。银行不少的金融产品,就是与这些特殊生态交融的产物。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这个大生态,逐步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态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社会经济下的各个行业小生态,在互联网时代,也逐步在与互联网生态融合。银行业要发展,就必须抓住尽快融入到互联网这个大生态之中。与其他行业不同,“中介”性质的银行业,要融入这个带来巨大改变的互联网生态时,将面对巨大的挑战,也将会出现其他行业很少面对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互联网生态本身多互动、活力、多样性、流量等特点,带给本身就是要做连接“接口”的银行,更多的挑战和机会。互联网生态趋向于将更多的东西连接起来,而任何一个新连接的建立,对金融业、对银行来说,就是一次构建新业务的机会。互联网生态中的任何一次连接,都有可能为银行提供一个新的业务。而互联网产生这样的连接的速度和频率,比以往要高的多得多。在这样一个充满新连接的新生态中,银行业有巨大的发展机会。互联网生态将无限赋能银行业。可前提是,银行业有能力抓住这样的机会,有能力利用这样的机会,去全新的重构自己的服务。

单单看第三方支付,这个伴随着互联网而崛起的金融业务,我们就可以看到,互联网生态带给金融的巨大挑战和改变,看到新兴的金融服务带个整个社会经济的巨大改变。第三方支付的市场需要,来自于互联网。正是因为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服务跨越地域的限制,购物从卖家到卖家有着时间差,买卖双方的资金安全需求成了一个问题和难题。而正是这个问题和难题,给了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巨大的市场空间。而正是在这个市场空间中,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一批互联网金融公司抢的先机,从而获得巨大的发展。我们同时要认识到,第三方支付只是金融银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变革的一个开始。互联网生态带给银行业的具体改变,还将持续,更大更彻底的改变还未来临。

银行业要看到互联网生态赋能金融的潜力与未来,力争抓到这个机会,需求更大的发展。互联网生态还在持续发展和膨胀中,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企业或被动、或主动的卷入到互联网生态中,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类似于第三方支付这样的金融需求会不断涌现。走在互联网前列的金融企业和银行,如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将有机会再复制支付宝、微信支付在第三方支付上的成绩,得到互联网生态以及市场给与的最大回报。

(二)生态赋能体系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促使我们的生活场景、消费场景、都在向互联网化和数字化转变;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谋求数字化转型,将传统的金融场景也进行数字化变革。传统线下的生活场景、消费场景、金融场景,企业和金融机构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清晰的合作边界,但随着生态数字化之后,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简单合作关系,将变为基于场景的融合共营模式。数字化为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相互赋能提供了基础。原先在线下场景中个人客户和企业要想获得金融服务,需要依赖于金融机构的实体账户,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发展,这些实体账户变成了计算机中的数字账户,但这种数字化的转变并不彻底,因为围绕这些数字账户的开户、消费、转账、管理还都离不开线下场景中的人工参与。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场景数字化、金融数字化的步伐,在线开户、互联网支付、在线融资、在线理财等在线金融服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金融。通过数字化、API、SDK,金融机构将金融能力向生态中的企业赋能,有的还未实现数字化的企业随着赋能的过程不得不向数字化转型;有的已经实现数字化的企业随着赋能的过程创造了新的业务模式,开拓出了新的生态;而更多企业在被数字金融赋能的同时,也在向金融机构赋予生态场景的数字化能力。整个生态赋能的体系就是在不断的相互赋能中,不断突破和提升并点亮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打造数字化金融能力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时间和成本,像招商银行的手机银行6.0版本的升级就投入了400人的开发团队和1年的开发时间,这样的投入中小商业银行是无法承担的。而基于云计算和容器技术的赋能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基于场景的数字化金融能力输出。目前有不少基于互联网反欺诈、互联网聚合支付、互联网理财、人工智能、区块链的SaaS平台,这些平台都有较为领先的金融科技技术,但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应用难度还是太高,因为这些金融科技技术都是脱离特定场景的通用技术,要将这些技术应用到特定场景中还需要花很大的精力进行适配。而赋能共享平台不仅仅是输出金融科技能力,更是侧重于将成功的数字金融场景进行复制,带着场景和模式向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输出赋能,同时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生态中,相互赋能,共同经营。

图3

生态赋能的目标是让生态中的参与者共同经营整个生态,并在已有的场景和模式中不断创新,提升生态的活力和发展力。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循环:赋能共享平台将创新模式、创新场景输出给合作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这些合作伙伴在使用创新模式展业的同时,也不断地对模式进行完善和再创新,然后更创新、更完善的模式被吸收到赋能共享平台中,形成螺旋提升的正向循环,从而提升了整个生态,生态中的合作伙伴既是参与者更是创造者。

总结

在开放银行完成触达的使命后,赋能银行需要走完接下来的路。不仅银行需要自我赋能,以更加完善的产品体系服务客户;也需要对合作伙伴赋能,使合作伙伴在金融能力以及自身的产业能力上更加强大;最终完成生态赋能,使生态圈中的各方实现共赢。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