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45%用户认为可以无现金化生活三天
2019/4/30 10:02:30

当国内大多数互联网从业者一边高喊着“新零售”、“新消费”,一边深入产业试图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一个又一个传统产业时,东南亚的数字经济才刚刚开始觉醒。

近日,在VISA发布的调查报告《数字时代消费者的崛起》(Rise Of The Digital Engaged Consumer)中,调查数据显示,东南亚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500亿规模,用户数突破2亿。人们的消费和支付习惯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对全新消费体验的追求将尤为突出。

报告显示,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大约80%的受访用户表示每个月会至少进行一次网购,超过六成的用户对在社交网络上购物表示出兴趣。同时,到线下的银行网点办理转账也开始被视为是一种浪费时间的次要选择。83%的受访用户更倾向于登陆网上银行进行操作,并有70%的受访用户表示他们每周都会登陆至少一次移动银行。

2024:东南亚无现金时代将正式来临

在VISA的此次调研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超过43%的东南亚受访用户认为,自己所在国家将在未来五年内全面实现无现金化。

在现阶段,68%的东南亚受访者自认为可以无现金化生活一整天,45%的东南亚受访者认为可以无现金化生活三天。由此可见,近年来移动支付在东南亚的普及与各类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为人们无现金出行提供了巨大便利。

在各国受访者中,印尼用户对于“无现金出行24小时“的可行性认可度最高,达到76%,而除缅甸外的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用户对“无现金出行24小时”可行性认可度均在60%以上。

而在对“无现金出行72小时“可行性的认可度上,57%的越南用户表示出了对数字经济的极大信心,除泰国与缅甸外的其他四国用户认可度也均在40%以上。

网络购物与移动支付的普及,为东南亚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新的消费需求:

  • 超过半数(58%)的受访用户认为,比价功能将为其带来更好的网购体验;
  • 在菲律宾,61%的受访用户认为需要提升网络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排名榜首;
  • 结账时的流程优化将成为提升网购体验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也在影响网购人群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平均来看,东南亚用户每天在智能手机上花费6小时时间,其中3小时用于浏览社交媒体。63%的受访用户对通过社交媒体沟通表示出兴趣,而除了新加坡和缅甸外的半数受访者表示,曾经通过社交媒体购买过商品。

数字时代的消费体验究竟什么样?

那么,在这一股由移动支付的普及与网络购物的便利性所推动的消费行为的变迁浪潮中,消费者最在意的痛点有哪些?“好的网络购物体验”又该如何被定义?

在VISA的报告中,整体东南亚地区用户对于“网购体验”最在意的三点依次在于是否支持同类目商品比价(58%)、支付系统安全性(53%)以及下单结算流程的便利性(49%)。

具体到各国消费者,在这三大痛点的优先级顺序略有不同。

在传统网络购物之外,移动支付的普及同时推动了东南亚O2O各业态的发展。据调研结果显示,约40%的东南亚用户每周至少会使用一次诸如打车、外卖等O2O服务,其中印尼、菲律宾和新加坡用户使用O2O服务的比例尤其之高。

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看,O2O服务的兴起又再次推动了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从中感受到高效与便利(61%),可以自由地宅在家里购物(52%),并能拥有更多的消费选择(47%)。

移动支付推动下的东南亚金融变革

毫无疑问,当智能手机在东南亚的普及率超过1/3时,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通过手机来支付各种账单(35%),购物(35%),甚至是规划旅行(27%)。

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最终带动了东南亚金融行业的移动互联网化变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东南亚地区较为普遍的电子钱包包括Go-Jek旗下的Go-Pay,印尼电信公司旗下的Tcash,印尼金融巨头Lippo旗下的OVO,以及蚂蚁金服入股的Dana等。

调研结果显示,70%的东南亚受访用户每周至少会通过移动端使用一次银行电子服务,75%用户的手机里装有至少一个银行APP。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31%的受访用户表示每周至少会去一次实体银行网点,而在新加坡,这一数字更是低到只有12%。

具体到用户通过移动端所使用的银行电子服务来看,位列前三的服务分别是查询账户余额与历史交易记录(38%)、转账服务(33%)和支付账单(30%)。而在电子银行服务最受欢迎的泰国,这三项服务的比例分别占到51%、51%和41%。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扫码支付这种新的支付方式先天具备了快捷、易用且低成本的属性,因此在东南亚广受商户与用户喜爱。

调研结果显示,超过58%的东南亚受访者表示知道扫码支付,28%的受访者正在使用这种支付方式。而在泰国(42%)、越南(35%)和印尼(31%),扫码支付已经成为更受欢迎的支付方式。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