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银行Open Bank转型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020/2/21 10:53:59

随着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MI)向万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时代转换,数字经济占比越来越大,用户在线时间越来越长。对于银行来说,用户入口发生转变,触达、了解、获取客户的主要来源逐渐转向数字终端和数字生活场景。此外,高净值客户、大型企业等传统的银行客户趋于饱和,银行的传统业务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加之非银机构争相切入银行传统的支付、贷款、存款、理财等核心业务,银行业一度陷入“进亦忧、退亦忧”的尴尬境地。

开放银行(Open Bank)始于2014年英国监管部门“自上而下”的推动,随着英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推行开放银行模式以及相关监管政策逐渐落地,开放银行正成为世界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系统性的“开放银行”理念逐步走到金融创新前台,在欧美地区被认为是继Fintech之后下一波颠覆银行业的浪潮,备受关注。国内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大型国有、股份制银行,以及微众银行、苏宁银行、众邦银行等新型民营银行均积极探索这一新兴服务模式。

目前,国内各银行的开放银行实践主要特征为:一是,以API、SDK等技术,开放银行服务,赋能合作伙伴(一般为合作企业,B端用户),主要策略是将支付结算、信用卡、投资理财等银行业务嵌入到生活场景。二是,主要合作伙伴是零售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B2B电商平台(如众邦银行)。这些Open Bank实践均是“新瓶装老酒、换汤没换药”。

开放银行对银行业而言,是价值链的重构和商业模式的重塑。因此,无论在架构、组织、文化,还是获客、运营、风控、科技等方面,对银行都是全新的挑战。传统银行的Open Bank如何入手,来实现这个系统工程?我觉得可以从改变开放银行Open Bank的合作思维入手。

目前,传统银行业务一般以高净值人群、大型企业客户为服务目标,以客户经理、营业网点、电子银行等银行渠道与客户交互,交互的内容仅限于产品流程的各个环节。银行与客户交互,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对于银行自有渠道(如客户经理、营业网点、手机银行等),银行与客户交互仅以“金融业务”为主。例如,对于一笔转账交易,银行与客户的交互仅仅是转账双方的账号、交易的时间、交易的金额等金融信息,而这些信息是由什么业务发起、用途是什么,银行均一无所知。甚至可能的情况是,对于企业的大额转账,客户经理线下能够知道这个需求,但无法沉淀为银行的“数据”。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有这个情况,比如客户的银行账户进一笔款项,客户的银行账户扣一笔资金,客户购买了一只理财产品,银行均只有金融数字,而无背景信息,就是无“业务信息”,也就无法沉淀为银行的“数据”。由于缺少这些数据,银行对客户的了解,仅来源于自身对客户的“想象”、其它同业的成功“经验”,或者客户经理逐级上传而来的、早已过时、早已曲解的需求。

二是,对于合作伙伴渠道(如第三方支付、生活商城等),银行失去了客户交互的界面,仅根据合作伙伴的“交易指令”配合完成金融交易。例如,客户从支付宝发送而来一笔支付请求,银行收到交易,直接到对应的银行卡账户扣除相应金额的资金即可。

目前,国内外开放银行Open Bank的实际案例,也仅仅系统化的开放了更多的API接口、更多的银行功能,仍然没有改变仅支持“金融交易”这一传统定位。以前,金融体系与商业体系、生活体系是隔离的,商业体系、生活体系以线下为主,各个金融机构玩家对客户的了解,均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目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熟,正全面向万物互联时代转换,商业体系、生活体系快速向数字化转移。不同的数字化平台,可以获得用户新闻、音乐、视频、吃饭、喝茶、休闲,甚至转账、理财、贷款等几乎所有行为信息,而这些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协助金融机构了解客户,甚至比金融机构传统的“了解您的客户(Know You Customers,KYC)更有效”。

微信(微粒贷)、蚂蚁金服(花呗、借呗)、京东(白条、金条)、360(助贷)等这些大量量平台,不管传统业务是否与金融相关,均在小额贷款、消费金融等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与之相反,线下小贷公司、保理公司等金融玩家,难以为继。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用户行为信息这一“大数据”对金融业务的促进力量,也是目前传统金融机构感知到的最大威胁。

随着数字化商业、生活占比快速提升,获得用户行为数据的流量平台突入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金融机构陷入“进亦忧、退亦忧”的尴尬境地。

首先,银行优化自有渠道,快速向手机银行转移,银行将对终端客户了解越来越少。在传统金融机构体系下,银行是信托、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机构的“渠道”,相对于非银金融机构,银行更了解客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随着数字平台采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挖掘用户行为“大数据”金矿,银行逐渐不再成为渠道首选,银行本身也将大流量平台成为首选合作伙伴。

其次,以接受金融交易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合作,银行将失去与客户交互的界面。这种模式下,银行将客户界面、客户互动、客户信息以及客户行为数据“让渡”给合作伙伴,银行成为合作伙伴的金融服务中后台,银行“牺牲”了最重要的资源“客户”,将逐步失去对客户需求的敏感反应。长此以往,银行将失去最重要的竞争力。

现有Open Bank策略,以开放API为主,开放更多接口,开放更多金融功能,将加速、催化合作伙伴的金融能力,而放弃了用户行为“大数据”这一金矿,“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Bank X.0》的作者布莱特.金(Brett King,被称为“银行创新教父”)说:“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开放银行Open Bank就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有效措施,金融机构需要提升大客户服务的现有优势,以端到端开放API接口“赋能”合作伙伴,整合用户行为“大数据”以更了解客户,将仍然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提升高净值人群、大型企业客户的服务能力。目前,对于高净值客户、大型企业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有难以比拟的优势,充分吸收新技术,改造服务流程,加强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

其次,增加API、SDK等开放接口。一是,增加用户识别和验证、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反洗钱管理等方面的API,补足金融服务相关的API接口。二是,针对不同产业链、行业,设计不同的入圈入链业务逻辑,从端到端“了解”业务,不仅提升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还可以增加对客户的了解。三是,借助合作合作,拓展供应链、产业链、优质资产、低风险场景等支持的新金融,以突破仅以客户信用资质为唯一判断标准的约束,下沉终端用户资质,真正实现普惠金融。

最后,整合“大数据”,增加对用户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升“了解您的客户”的能力。一是,以API、SDK等开放接口直连、区块链等技术,将金融交易引入业务信息,增加金融交易的业务背景,让金融交易会“说话”。二是,以“大数据”挖掘技术,整合用户各种数字行为,加深对用户的理解。目前这类技术已有比较成熟的应用。例如,在用户身份识别领域,指纹识别、刷脸识别、数字证书等多种成熟的数字化技术。在反欺诈领域,已有更成熟的实时、在线反欺诈技术。在联合贷款、助力贷领域,微信、360、新浪等互联网机构,已经证明了各种数字行为可以有效识别客户的信用风险。而要实现真正的大数据,金融机构需要转换思维,研究数据的方式识别“客户身份”,而不仅仅是依赖于传统的、面对面核实客户身份方法。

前有金融同业机构的同质化竞争,后有非银机构争相切入银行传统的支付、贷款、存款、理财等核心业务,金融机构需要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加强与第三方伙伴的合作,打造更好的开放银行Open Bank生态,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