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最新报告:64%受访者表示生物识别是常用的验证方式
陈拾九移动支付网2020/4/3 11:12:40

4月2日,中国银联发布《2019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下文简称“2019年大调查”),报告数据自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收集到的超过6万份调查报告。在今年的安全大调查中,有一些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生物识别时代已经到来

在历年的大调查当中,身份认证是安全领域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而每年大调查得到的数据总是能让我们对目前的市场多一分了解。

在《2019年大调查》当中,生物识别与密码验证在使用率上旗鼓相当,64%的受访者表示生物识别是自己常用的验证方式,相比2018年,这一比例有11%的大幅上升。

《2019大调查》部分截图

自2013年,苹果推出第一台带有指纹识别的手机iPhone 5S之后,生物识别技术开始在移动支付领域开花结果。目前生物识别已经覆盖市面上所有新型手机,继指纹识别之外,人脸识别已经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支付宝、微信在2019年全力推广线下刷脸支付让热点彻底成为了热潮,在这股热潮之前,生物识别已经有了代替密码的趋势。很多人都在猜测生物识别什么时候可以代替密码成为最主要的支付验证方式。

生物识别相比密码来说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在人们的认识中生物识别技术更加安全。《2019大调查》显示,所有受访者中有四成认为生物识别是安全性最高的验证方式,这是因为生物识别信息具有人体所固有的不可复制的唯一性,生物密钥无法复制,失窃或被遗忘。

《2019大调查》部分截图

从这方面来看,人们对于生物识别取代密码的猜测似乎是正确的。2019年大调查结果显示,生物识别时代确实已经到来。

密码未死,U盾转型

虽然生物识别常用使用率已经达到64%,但是密码依旧有65%的使用率。这个数字和2017年密码使用率一样。2017年,银行卡密码或支付密码使用率从89%下降至64%,生物识别使用率由46%上升至48%。

《2017年大调查》部分截图

换句话说,在生物识别技术高歌猛进的同时,密码在2017-2019三年中保证了自己的领土没有丢失,这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现象。

因为支付过程是一次性的,在支付过程中如果生物识别支付成功就不需要输入密码,输入了密码就不需要再进行生物识别。

生物识别和支付密码之间更符合零和关系。

但如果将这种对比从密码和生物识别扩大到其他验证方式上似乎可以得到答案,四种验证方式在某种意义上都符合零和关系。

《2019年大调查》数据显示,U盾、动态密码的使用率降低到了6%。如果考虑到2017年U盾等安全设备20%的使用率,以及2018年U盾、动态密码的使用率提升12个点来看。

说明2019年U盾、动态密码使用率降低了20个点,用户基本流失殆尽。在考虑到动态验证码使用率从2017年开始保持在48%左右未变化,可以得到一个结论:U盾、数字证书的使用人群流动到了密码验证或生物识别验证当中。

从《2019年大调查》数据来看,生物识别技术的流行造成的结果是:密码未死,U盾快死了。

认真来说,U盾其实没有死亡,只不过这项产品转变了存在形式,变为了人们无法直接触摸的手机盾形式保护支付安全,也就是安全界常说的TEE和SE技术。

时间会让生物识别成为第一

生物识别技术的流行是自身特点、政策倾向以及市场推广三重力量下的结果,但是它为什么在数据上没有彻底打败密码呢?

或许是因为生物识别技术还存在种种问题,比如生物识别技术使用的安全问题,包括误识别、信息泄露等等问题。

在2019年关于生物识别的问题接连不断,除了倒卖人脸识别信息、人工智能换脸,还有“小学生破解人脸识别”这样的让人感到不敢相信的新闻。

另外还有“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中透露出来的权利问题,也引起了人们对于生物识别、人脸识别的质疑、讨论。

这些质疑当中大部分是因为对生物识别技术、对生物识别支付不够了解所造成的,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真实存在的问题,需要时间来一项项解决。

其次有可能是因为2019大调查样本主要人群有所不同。在2019年大调查中,41%样本来自于34-45岁区间。

众所周知,生物识别主要使用人群为年轻群体,根据去年的大调查,在35岁以下男性中,指纹识别是使用率最高的验证方式。

2019年大调查样本/年龄分布

换句话说,就算生物识别技术就此停滞不前,等到现在25-33岁人群成为调查报告主要覆盖人群,生物识别技术自然会成为各项验证技术中使用率最高的。

综上所述,生物识别技术对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高是可以预见的事情,只需要等待时间就可以了。

安全和便捷是永恒的主题

对于移动支付身份验证的发展趋势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影响各个验证方式流行的主要因素是安全和便捷,这两大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最方便安全的技术就是生物识别,因此它占据了优势。

但是永远不要用去年的结果预测今年的发展,U盾、数字证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谁能想到2018年度增幅最大的认证方式在今年却近乎要退出市场了呢。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