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协会陆书春:疫情下金融科技发展的优势与展望
2020/7/3 10:29:57

疫情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且可能继续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对实体经济产生全方位的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关数据预测,2020年,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普遍放缓,多数国家和地区出现负增长。国内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生产方面,各类主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第三产业增加值下降5.2%。就业方面,疫情一度导致企业用工需求减少、招聘延迟或取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2月下降0.3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物价方面,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其中,食品烟酒同比上涨14.9%(粮食0.6%、鲜菜9%、猪肉价格122.5%),涨幅较为明显。消费方面,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其中,餐饮收入下降44.3%,降幅较大。外贸方面,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疫情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贸易增速有所下降。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65742亿元,同比下降6.4%。其中,出口33363亿元,下降11.4%;进口32380亿元,下降0.7%。

对金融服务保障提出更高要求。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在疫情对实体经济产生全方位冲击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更加需要畅通金融血脉,确保稳定、高效、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支持,更好地保障经济活力。新冠病毒以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渠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从业机构在“非接触”模式下保障服务及时性、精准性提出更高要求,倒逼其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提升线上精准营销能力,弱化线下展业制约,并针对线上展业面临的骗贷、骗保等欺诈风险,增强使用多维数据反欺诈的能力。有些从业机构风控系统必须通过现场登录内网操作,增加了人员聚集的可能性,需要增强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方式远程访问风控系统的能力。同时,支付、理财、保险、信贷等金融服务线上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对从业机构信息技术(IT)系统安全性、弹性承载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新挑战。

进一步加快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疫情期间,“非接触式”理念深入人心,互联网成为维系社会运转的重要纽带,对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得到提升。金融消费者对新型网络消费、线下场景线上化迁移等方面的需求更加显著,网络消费者群体进一步巩固扩大,促使金融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金融服务。同时,一些从业机构在疫情期间各种新需求的倒逼下,已在迅速优化调整自身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关键技术应用探索,从客户营销、风控管理、信用评估等各方面着手,努力降低对现场接触展业方式的依赖。此外,金融服务大规模线上化迁移的内生需求,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深入推进的外在动力,共同推动加快行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金融数据安全融合等方面的进程。

金融科技助力疫情防控的作用与实践

疫情对金融行业提供快速、精准、“非接触式”服务的能力提出挑战,同时也为金融科技发挥线上化、智能化等优势提供了契机。在疫情防控中,银行、证券、保险等从业机构纷纷向科技要方法、要答案,积极推出特殊时期的线上金融服务,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金融服务升级改造,促进金融行业在助力疫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

满足疫情期间“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需求。近年来,我国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网络下载持续提速,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持续有序推动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移动金融、网上支付清算等金融业数字化进程,为疫情期间满足“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疫情期间,广大从业机构大力探索发展远程、线上化、“非接触式”等客户服务和业务开展模式,迅速通过门户网站、手机应用程序(App)、小程序等网络服务渠道,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视频连线等科技手段,在线开展身份核验、资质审查、风险管理、签约办理、客服咨询等业务,及时为客户提供支付、借贷、保险、理财、征信查询等多元化金融服务,有效满足社会各方对“非接触式”金融服务的特殊需求,助力减少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切断新冠病毒传播途径。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通过网络终端、手机App等线上渠道进行证券交易的比例超过95%,各银行机构线上业务的服务替代率平均水平达96%。

为小微经营者等重点客群提供精准金融支持。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规模小、雇员少、业务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经营者面临的冲击往往更为严重,对金融服务提供精准支持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显示,在疫情较为严重的2月,我国小微企业运行指数环比下降30.8%,同比下降31%。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近期通过会员机构开展的2.5万家小微经营者调研数据,78.1%的受访小微经营者表示存在融资缺口,48.3%的已开工小微经营者处于亏本经营状态,市场需求疲软(47.6%)、房租和工资等固定成本高(34.5%)、现金流断裂(20.5%)是当前小微经营者面临的三种主要困难。囿于经营理念惯性、风控模式差异以及疫情期间线下营业的限制,传统金融服务难以完全满足小微市场主体在信贷资金、减免息费、展期续贷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合理应用金融科技手段,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的线上化、批量化、便捷化、精准化水平,助力提高小微市场主体“首贷率”和信用贷款占比,进一步降低其综合融资成本,与传统金融服务形成互补效应,更好地满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多层次金融需求。

助力释放疫情催生的新型网络消费潜能。《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网上外卖、在线教育的用户规模分别达6.39亿、4.21亿、2.32亿,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等网络娱乐产品的用户规模均超过了4.3亿。得益于日益完善的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金融行业在疫情期间为各种新型网络消费提供了高效、便捷、安全的线上支付等服务,支撑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网络娱乐等网络消费以及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逆势呈现出较为活跃的发展态势,从而进一步释放了居民消费特别是网络消费和新型消费的潜力,更大程度地对冲疫情对居民消费的负面影响。

为疫情防控提供网络平台和科技支撑。疫情期间,从业机构充分激发自身服务优势,在开展线上金融业务的同时,主动发挥金融科技网络平台和金融手机App在客户规模、覆盖范围、使用频率、信息推送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支撑消费券线上发放等提振消费的举措,并拓展物资对接、疫情查询、在线问诊、健康申报、爱心捐赠、社区管理等功能模块,助力提升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成为全社会联防联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疫情时代金融科技发展的趋势展望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果,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运行有序回归常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改变。后疫情时代,随着经济恢复潜力不断释放,金融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将更强劲,金融科技在此过程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技术应用加快落地。互联网在疫情中成为金融消费者获得金融服务的重要途径,凸显了线上渠道对从业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也为后疫情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创新在金融领域加快落地创造了条件。大数据技术可持续应用于客户营销、风险管理、信用评估等方面,提高业务拓展精准性,增强对逾期违约或欺诈的预警时效性。人工智能有望进一步在业务咨询、投资顾问、保险理赔等方面与金融业深度融合,推动金融服务流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帮助从业机构形成覆盖前、中、后台的全生命周期智能金融体系。云计算架构以其降低IT成本、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日益成为金融领域IT基础设施的主流选择,“云会议”“云协作”等也逐渐进入越来越多从业机构的常备工具箱。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保险科技、跨境支付、资产证券化等场景的应用不断丰富和落地,更好地发挥其在防篡改、可追溯、多方协同等方面的优势。

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金融科技本质还是金融,须遵循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天职,有望在后疫情时代与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新型网络消费、城市治理等领域实现深度结合。小微企业在实体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也普遍面临技术实力不强、金融服务成本较高等困难,对疫情冲击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亟须广大从业机构依托先进数字技术和海量数据积累,支撑服务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依法合规前提下促进数据安全融合应用,将金融服务半径扩展至传统技术条件和服务模式覆盖不到或服务不足的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等长尾客户,切实降低其综合融资成本。发展工业互联网,有助于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从业机构与其他生产服务企业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合作,降低系统对接成本,促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流转,推动金融科技在依托核心企业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提升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的系统性、全局性。疫情催生的新型网络消费需求可能对消费习惯产生长期性影响,改变消费者获取各种服务的方式,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新的土壤。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积极发展金融科技,有助于将支付、保险等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化、智能化地嵌入公共交通、医疗健康等各项城市生活服务中,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经济金融加速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对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和支付、信用等金融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改革要素市场、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消费者总在网时长有望较疫情前明显增加,5G网络建设、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等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工作有序推进,为金融服务提供高速率、广普及、全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各类支付清算系统功能持续完善,支付网络和工具覆盖面不断扩大,为互联网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创新提供坚实的支付基础设施。包含数据、技术等在内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金融、税务、社保、海关、司法、市场监管等领域的数据进一步安全融合应用,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稳步加强,市场化征信机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信用基础设施支撑加速夯实。在此过程中,行业自律组织可在综合统计监测、风险预警、信用信息共享等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标准研制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监管科技体系加快完善。后疫情时代,随着我国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继续稳步落实,我国金融领域的监管科技应用框架及数字化监管能力有望加速构建,数字化监管规则库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管数据采集机制更加完善,系统嵌入、应用程序接口(API)等监管数据抓取手段和工具日益丰富,监管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持续提升,风险态势的自动化、智能化感知分析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中国版“监管沙盒”、移动金融App备案自律管理等创新监管探索进一步有序推进,在依法合规、确保安全及做好金融消费者保护前提下,推动创新试错容错和风险监控机制持续完善,从而更好地适应金融科技风险复杂多变、产品日新月异等形势,实现金融科技创新与有效管控风险的更优平衡。

(本文作者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