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数字人民币步伐的京东数科们,这一次抢占了先机
佘云峰移动支付网2020/12/16 19:21:20

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数字人民币的出现将给支付行业带来新变革,参与其中并占得先机的公司,如京东数科、华为等将有望在未来发展中受益,或在“新支付”时代占得一席之地,而此举也进一步体现了这些“首发者”的战略领先性及自身的能力与禀赋。

货币发展趋势下,支付方式“数字化”演进

早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正式启动了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研究,论证发行的可行性;2016年,人民银行组建了数字货币研究所,专门承担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2019年后,人民银行针对央行数字货币频繁发声。

随后的2020年,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以“数字人民币”被人们广泛熟知,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引导下,数字人民币在多地开启了试点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实际上,古往今来,货币一直在向数字化迈进。可以说,任何一种货币的生命力或货币的形态需要都是与其存在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从货币的发展史来看,货币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阶段。

1、实物货币阶段。人们最初使用物品进行交换作为货币,基本上任何实物都可以通过一定比例进行交换。

2、贵金属货币阶段。人们开始使用各种比较贵重的金属作为货币进行流通,比如银币、铜钱、黄金等。

3、代用货币阶段。由于贵金属携带不够方便,后续便出现了代用货币,在这个阶段最常见的就是纸币。金属本位制的代币是由国家制作发行的,但其发行时必须有相应的贵金属储备,比如黄金储备。

4、信用货币阶段。国家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也被称为主权货币或法定货币,这也是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在以上阶段,尽管货币阶段经历了数次更迭,但其支付方式仍然是“实物化”的。

5、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阶段。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支付开始逐渐摆脱纸币的约束,进入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便是银行卡和移动支付。

数字人民币来了,支付出现新业态

从支付行业的演变上来看,当下现金支付与非现金支付形式并存,在非现金支付方式中,移动支付发展迅速。

实际上,1999年我国便有了移动支付概念。

2011年以后,我国基本确定了以13.56MHz的移动支付标准,随着智能手机逐渐开始普及,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户蓬勃发展,促进了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

彼时,由于电商的发展,移动支付占据了线上网络支付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线下支付市场则主要是由银行卡占据。

移动支付的拐点则在于“二维码”的出现。2011年7月1日,支付宝正式推出手机App二维码支付业务,进军国内线下支付市场。一时间,二维码支付迅速发展,线下用户和商户逐步增加。而2013年8月,腾讯正式发布微信5.0版本,也开启了微信的二维码支付模式。

双雄并进,二维码绕开银联卡和POS机,引爆了移动支付市场,推动了二维码支付的飞速发展。

如今,数字人民币来了,在新的货币形态下,支付行业或将迎来新业态。

银行、科技公司、支付机构等将深入参与“新支付”

据央行2020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报告,当下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2345亿笔,金额78.9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65%和23.38%。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649.77亿笔,金额696.4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06%和16.6%。

从数据来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交易笔数是银行的3.6倍,虽然交易量仅为银行的12%,但在笔数和金额方面的增速都超过银行。也就是说,银行在大额支付(多为B2B交易)市场占据传统优势,而第三方支付在小额支付(以零售为主)方面大幅领先。

在数字人民币体系之下,支付将出现新业态,其可能带来的变化是新的参与者、新的参与模式。

我们分析,银行业、科技公司、支付机构、硬件厂商等各类机构将深入参与,以及随之而来的产业链协同合作。

第一,数字人民币推出先期着力于零售支付应用,银行或将直接面向零售支付领域,其深入参与将扩充银行之间的竞合关系,新技术和新场景带来新的参与模式。

数字人民币落地,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或将直接地面向零售领域,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和技术资源进行数字人民币的投放、推广等,且由于“赛马模式”的原因,运营机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关系,同时,会与其他的产业链参与方竞合,共同推进数字人民币的流通。这样的竞合关系以及新技术、新场景都为银行业带来了不确定性以及新的参与模式。

第二,场景接入成为当下关键因素,更多具备场景能力的公司加入到新的支付业态中。

目前数字人民币已经在党费缴纳、智慧停车、交通补贴发放、智慧商圈建设、税费缴纳、线上线下商户等众多场景进行落地。包括京东数科、华为、滴滴等在内的多家具备支付服务能力、技术积累、场景与用户等能力的企业实现了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合作,越来越多的具备资源禀赋的企业会加入到合作之中。

产业链协同推动数字人民币支付应用落地

此前,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都曾公开表示,为确保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审慎选择在资本和技术等方面实力较为雄厚的商业银行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牵头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服务;并在央行中心化管理的前提下,兼顾稳定和创新,探索指定运营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及机构的合作模式,共同提供数字人民币的流通服务。

指定运营机构与其它商业银行以及相关机构如何协同合作,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市场流通和场景落地?

具体而言,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负责在人民银行的额度管理下,根据客户信息识别强度为其开立不同类别的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数字人民币兑出兑回服务。同时,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与其它商业银行及相关机构一起,在人民银行监管下承担数字人民币的流通服务并负责零售环节管理,实现数字人民币安全高效运行,包括支付产品设计创新、场景拓展、市场推广、系统开发、业务处理和运维等服务。

从目前已经落地的场景来看,可以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场景助力。互联网公司凭借先天优势,拥有广泛的线上线下商户资源,同时拥有长期的支付领域经验积累,在场景落地上能为数字人民币提供助力,比如此次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中,京东数科深入参与,其对接了京东商城“线上消费”,京东旗下的线下场景,以及京东数科拓展的京东生态外线下场景等。

第二,技术支持。科技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能为数字人民币的新型支付方式研发及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华为深度参与数字人民币双离线支付技术研发及支持等,京东数科在此次测试落地中提供了一整套包含风险控制、安全策略、支付技术等在内的支付服务体系,对接了全部的6大行,扮演了较为重要的技术服务角色。

第三,服务升级。数字人民币的受理需要相应的软硬件支持,线下终端的改造以及商户的拓展则是关键。比如京东数科、银联商务等机构则面向商户提供了终端收银机具改造等服务。

第四,行业连接。从整个产业链而言,作为运营机构的银行需要更加高效地向用户提供数字人民币服务,则需要相关机构的配合,连接用户和场景,产业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数字人民币的落地。比如,京东数科等公司就发挥场景及生态能力,提供了场景对接服务,加速了数字人民币落地,也加快了数字人民币钱包生态建设。

数字人民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由国家信用背书,具有无限法偿性,不仅信用等级最高,而且具备扫码、NFC(双离线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于用户而言是更安全可靠的支付手段选择,于商户而言目前没有手续费、服务费等额外费用,有着广泛的普适性。

我们分析,对于第一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就落地的行业参与者而言,其已经拔得头筹,占据了先发优势。这其中不乏有京东数科等科技公司,有华为、vivo等手机厂商,也有滴滴等垂直场景互联网企业,还有银联商务等支付机构,这批先行者将引领数字人民币的产业变革,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共建共赢。

而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持续推进,势必会有更多产业链企业加入,为场景升级和服务落地提供助力,并促进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