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真、三分假的合成身份诈骗 给银行带来10亿坏账
陈拾九移动支付网2021/4/19 10:12:53

2020年10月,四川警方查处了一个上百人的诈骗团伙,和一般的诈骗团伙不同的是,这帮人的诈骗对象不是一般的消费者,而是金融机构。

这帮诈骗犯通过收购“僵尸企业”“空壳公司”等方法,掌控了多地公积金缴存渠道,为6千人包装公积金信息,通过手机在线上向多家银行申请公积金贷款,最终给这些银行带来10亿多坏账。

这样通过在数字平台上结合真实和伪造的信息进行诈骗的手段被称为合成身份诈骗。这样的诈骗手段在国外已经不怎么新鲜,2019年美联储发布报告指出,合成身份诈骗在美国日益猖獗。

在国内,侦破此案的专案组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后认为,此案堪称全国贷款诈骗典型。这样的手段也经常出现在网贷骗贷案中。

合成身份诈骗的可怕之处

从案例可以看出,合成身份诈骗与一般的诈骗有两处最大的不同,首先诈骗对象不同,合成身份诈骗的目标一般为金融机构;其次,合成身份诈骗采用真假结合的方式骗过风控,迷惑性非常高。

结合案例来说,银行在对贷款申请进行审核的时候,面对的资料几乎是天衣无缝的,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真的,身份信息真实可查、公积金存缴信息真实可查、征信信息真实可查,唯一的破绽在于这些信息都不是本人所拥有的,是由诈骗分子虚假伪造而来。

而几乎所有操作都可以通过线上完成帮助了骗子掩盖自己的行为。事实证明这样的手段很成功,成功次数超过6000次,银行很难进行有效防范。

另外,由于新冠疫情影响,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通过远程渠道进行身份认证逐渐流行。如果在远程身份认证上增加太多环节,往往会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从而失去用户。流线型且无障碍的远程身份认证体验是很多金融机构希望的样子。

但是“流线型且无障碍的体验”往往会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风险就来自于这些专业的诈骗分子,他们会不断地去测试漏洞,确定目标,然后集中攻击。

这一点在过去的“网贷骗贷”中很常见,犯罪分子几乎每天都会通过电脑不断试错,企图寻找平台风控漏洞,通过部分IP地址不断发来借款申请——每次借款人的收入、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等各有细微不同,以此不断“试错”摸出平台的风控侧重点或漏洞。

人脸识别?不一定那么靠谱

针对这样的诈骗手段,金融机构也不是没有任何办法,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借款人做人脸识别。这种做法的好处,一是能有效验证申请人的身份,防止伪冒他人身份申请贷款,二是借助微表情等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捕捉到借款人在面审回答问题环节的细微、异常的神情变化,从而发现群体潜在的骗贷行为。

但人脸识别不一定那么的靠谱。从技术上来说,通过真人认证视频骗过验证并不是难以做到。

近日就有媒体报道,贩售卖真人人脸识别视频的黑灰产大量藏匿在QQ群中和境外网站中,其中QQ群名称多包含“过脸”“识别技术”等关键词,从而方便买家检索到相关信息。

在App平台人脸验证黑产中,百元一套的验证视频属于“价高质优”产品,因为使用了真人录制的动态验证视频,验证通过率较高,还有一种低廉的人脸认证方式,即使用动态软件将人脸照片制作成“动态视频”,配合“外挂”软件进行验证。

“低廉的一套只要几元钱,需求量大的话甚至可以低至0.5元一套。”一名卖家表示,人脸动态验证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照片动态化处理的细致程度,但真人录的视频肯定可以100%通过。

无论是真人录制视频还是照片动态化处理,在完成App人脸动态验证的重要工具就是手机和外挂软件。黑产卖家表示,从二手交易平台上花费200余元就可以买来某品牌二手R9手机,然后将刷机包植入到手机中。

当App需要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验证时,用手遮挡摄像头,手机“外挂”就会启动,通过修改相关数据和设置,将提前做好的动态人脸视频导入到App中完成认证。

除了技术手段,诈骗分子可以直接通过“纯白户”进行诈骗。所谓的纯白户指没有贷过款,没有办过信用卡,“征信纯洁得像一张白纸的客户”。

诈骗分子往往会选择使用老年人或失业、偏远地区的人,以诈骗或金钱的手段让他们进行具体的诈骗步骤,从而让这一步形同虚设。

在文章开头的案例中,50多岁洪某就是一名“纯白户”,她来自重庆一个小山村,连智能手机都不会使的她在广东打工时,遭遇传销,被传销头目介绍给一名她不认识的男子,在其“帮忙缴纳公积金”的鼓吹下,办理了银行卡。

随后在该男子的操作下,洪某在手机上向银行申请了贷款20多万。不过,这20多万,在到账的时候就被转走了,洪某只得了2万多元。“白”得了2万多元,洪某很高兴,即便贷款逾期银行发来催款短信等,她也无动于衷。

如果不是细心的工作人员在洪某提取公积金时被工作人员发现端倪,此案根本不会被发现。对于被盗取身份的受害者、特别是弱势群体来说,合成身份诈骗可能要等到其个人信息受到损害后的数年才被识别和确认。

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要面对一个事实,由于侦破欺诈难度大、犯罪成本低以及金融体系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未来此类金融诈骗行为恐将继续存在。虽然合成身份欺诈不会很多,但是会严重影响其资本和贷款损失。

想要解决问题,金融科技或许需要在身份认证相关技术上再多迈出一步。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