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银行”各行发展情况梳理:“生态为王”与“千人千面”
2021/8/18 16:04:09

近年来,在国内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背景下,“开放银行”因其规模化的商业价值和普惠化的社会价值,受到各方主体的重点关注。“开放银行”的本质是一种平台化商业模式,以API作为技术手段,实现银行数据与第三方服务商的共享。2018年,英国针对其零售银行市场竞争不充分和金融行业创新滞后的情况,正式实施“开放银行(Open Bank)”计划,旨在改善消费者保护,并增强零售银行业务竞争。

与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地区采用自上而下的监管驱动型模式不同,包括中国、美国、印度在内的其他地区则选择了自下而上的市场驱动型模式发展“开放银行”。从被称为“开放银行元年”的2018年至今,从市场推动下自主探索,到行业自律和监管引导,“开放银行”在我国已有3年发展历程。笔者对部分全国性银行“开放银行”相关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供业界人士参考。

共生共赢:监管规范与资源整合

我国开放银行的“萌芽期”虽以市场驱动为主,但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为更好地规范开放银行的业务生态环境,防止系统风险和市场失灵,监管机构逐步完善相应的制度框架,引导开放银行业务科学健康发展。

2019年9月,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提及“借助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手段深化跨界合作,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将金融业务整合解构和模块封装,支持合作方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自行组合与应用”。2020年2月,央行先后发布《商业银行应用程序接口安全管理规范》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迈出了对开放银行技术安全和数据规范管理的第一步。

表1:开放银行相关监管文件

在行业自律和监管引导下,开放银行近期愈发呈现出“共生共赢”的特征,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寻找伙伴进行深度合作,聚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支付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企业等多方资源,整合业务生态,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格局。

表2:部分全国性银行开放银行相关数据

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全国性银行已建设众多标准化API接口,在公布了相关数据的银行中,工商银行开放1900余个应用接口、120余项产品,在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各家银行的金融服务已连接至教育、医疗、交通、物流、工业等行业。

随着“B2B2C”的行业生态方案成为主流共识,如何增加金融产品对外输出的种类、增强输出能力、提高输出效率,成为各银行思考的关键问题。

农业银行为更好地服务个人、企业、机构等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支持API、H5、SDK等多形态输出,以及APP、公众号、小程序等多渠道接入,合作方可以通过自助方式与该行系统对接。

邮储银行建成服务开放平台,助力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金融生态圈;在健全的安全开放机制基础上,不断拓宽开放业务领域,稳步推进无实体介质账户服务、支付结算等金融产品的上架;对外提供门户网站,方便合作伙伴快捷接入本行标准化金融产品。

广发银行延伸银行服务边界,打造灵活的开放共赢创新业务模式,定位“金融+非金融”跨界合作场景,以B端为切入点,建立融合B端、C端服务场景的数字化平台,再延伸金融服务至C端,达成数字化行业赋能的综合获客目标。

光大银行聚焦移动化、开放化、生态化,创新线上服务新模式和新渠道,其中“N个数字化名品”通过金融科技支撑云缴费、云支付、随心贷、物流全程通、出国云、阳光融e链等快速发展。

民生银行通过API服务、H5、小程序、生态金融云等各种方式,开放产品与服务、交易与流程、数据和算法,链接行业生态,同时推出“民生云•人力”、“民生云•代账”、“民生云•政务”、“民生云•出行”、“民生云•薪通”等行业综合解决方案,对接的平台侧注册商户已达820万户。

兴业银行基于同业客户合作,将存管结算、代理收付、代理销售、资产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进一步延伸至企业和个人终端客户,形成全链条、全客群的服务体系,并与同业客户协同实现产品开放、渠道共享和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展并提升同业合作价值。

浦发银行不断拓展数字化创新生态,根据零售、企业、政府三大客群特点,拓展APP+API的平台模式,延伸服务边界、把握流量入口、深度经营客户,进一步打造产业金融服务平台、社会服务数字化平台,提供金融科技装备库、行业解决方案库,助力企业与机构客户实现新发展。

渤海银行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线上渤海银行”开放生态银行体系,实现与合作平台互相赋能、联合运营、共建生态,创新运用联邦学习技术和分布式商业模式,为细分生态市场赋能,优化提升旅游出行、房地产生活、现代物流三大生态圈。

场景运营:“生态为王”

近年来,在消费金融行业整体进入成熟期,消费信贷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延伸业务至开放的外部场景、拓展客户边界,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共识,“场景”、“生态”、“平台”等成为各银行年报中的高频词汇,对接模块涵盖理财、信贷、支付、教育、政务等。

中国银行构建智能平台、数据平台、开放平台等三大驱动平台,搭建置业、理财、政府及政务、教育事业、跨境交易等五大场景平台。

交通银行开放银行全面覆盖投资理财、资产信贷、收单支付、金融信息、账户服务、生活缴费、对公服务等七大模块。

建设银行促进数字化经营提质升级,提升场景生态平台运营能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农业银行优化用户认证、线上开户、支付结算、融资申请、信息查询等服务流程,提升场景应用配置的灵活性。

邮储银行持续拓展与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地方税务等部门的数据对接,实现34家一级分行银税直连;积极探索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金融与非金融交互的生态圈,探索搭建服务B端客户的邮储经营服务平台。

招商银行加快生态化转型,提高生活场景建设的质量和运营能力,加快产业互联网和企业数字化服务的破局。

民生银行融入企业经营场景,为核心企业客户及上下游客户提供“云钱包、链式钱包”等一系列标准化、场景化、开放化的专业金融服务。

浦发银行积极践行“全景银行”发展理念,促进生态场景服务能力与合作伙伴场景服务能力双向融合,初步构建了开放合作、场景驱动、协同联动的多元场景金融生态。

光大银行保持中国最大开放便民缴费平台领先优势,加快缴费项目接入,水、电、燃气、供暖、通讯、有线电视代收服务覆盖率持续提高,代理政务缴费笔数和金额大幅上升;进一步加大平台合作输出力度,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能力。

兴业银行总分联动拓展教育云、医疗云等23个场景生态圈项目,青海医保、青岛卡奥斯、武汉公积金、零售获客平台等项目快速落地,第三方开放银行、兴财资、资金管理云平台等产品逐步上线。

浙商银行围绕供应链上下游平台化、场景化应用,全力打造“科技+金融+行业+客户”产业链解决方案,持续迭代“三大平台”以及分销通、联贷通等“通”系列平台化战略产品应用,构建适应不同行业、融技术输出和业务服务于一体的基础性平台。

用户导向:个性化服务

在零售金融转型的大环境中,“开放银行”理念推动商业银行融入场景,依托生态服务用户,这必然要求银行服务模式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导向转型,以更加贴近个人消费者生活的方式提供服务。依托大数据技术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成为各银行共同的选择。

工商银行打造客户智能维护体系,推出客户经理“云工作室”,加快构建新一代全量客户维护体系,推进智慧大脑、极智体验、智能外呼等系列工程建设,有效提升了客户服务智慧化水平。

中国银行完成手机银行四大频道全面改版,推出深度个性化服务,在功能、体验、场景、科技应用等方面实现200余项优化提升,同时升级改版微银行,全面提升服务营销体验。

农业银行提升平台支撑能力,优化服务网站、接口网关、管控中心三大平台基础,从用户视角进行展示,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开放服务的线上运营水平。

招商银行加快平台化转型,打造开放的服务平台,整合全社会优质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发挥自身“人+数字化”的优势,以专业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转变盈利模式,大力发展顾问式财富管理和全权委托模式。

中信银行推进大数据技术与信用卡客户经营、理财、中收、风险等业务融合,创新打造5G全IP开放式服务平台,重塑信用卡客户经营模式。

广发银行构建数据驱动客群经营模式,借助客户画像及精准策略,实现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触达客户;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完善差异化权益体系,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及非金融服务;结合客户生命周期,为客户定制贴合需求的个性化产品;结合客户新消费需求,推出更多场景化消费金融产品,助力客户消费升级;聚焦客户高频生活与消费场景,积极布局开放银行,打造线上生态圈综合服务,努力为客户提供即想即用的跨界服务。

光大银行持续简化操作流程,优化客户体验,上线缴费钱包和财富钱包等缴费场景下的金融产品,积极打造“金融+生活”一体化生态圈;发挥云缴费线上化、便捷化的特点和项目多、渠道广、体验好的优势。

华夏银行启动企业级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全场景、全服务的数字化客户经营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推动全行各业务条线“客户共享,产品融合,流程打通,数据整合,考核穿透”,加快实现企业级的数据融合共享、跨条线的服务协同,最终实现G端、B端、C端的一体化经营。

恒丰银行加快互联网平台场景布局,搭建“联盟+引流”的信用卡获客体系。打造“贴心、敏捷”为核心的“恒爱+”营销品牌,开展“恒爱购”、“恒爱吃”、“恒爱乐”等系列营销活动,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

科技助力:“Open API+”新阶段

《中国开放银行白皮书2021》分析认为,2020年之前,中国开放银行已经经历了两代,即“银企直联”和“Open API”,而在2020年之后,将迈入“Open API+”新阶段。此阶段的开放银行以PaaS层开放为标志,输出原子化产品的同时,在输出自有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上,输出来自保险公司、资管公司、租赁公司甚至银行同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并拓宽至政务服务、中小银行赋能等场景。新阶段的开放银行构建,对各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资金、时间、人力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商银行建成完整覆盖分布式技术主要领域的分布式技术平台,日均服务调用量近60亿次,完成新一代云计算平台落地建设,IaaS基础设施云、PaaS平台服务云规模保持同业领先,基于“云计算+分布式”开放平台架构体系构建起包括核心业务基础支撑框架、账户体系、产品服务在内的开放平台核心银行系统。

中国银行提供稳定、可靠、统一的云技术及安全管治基础,以科技驱动业务变革,提供崭新的客户服务、金融产品、服务流程、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数字化方案,逐步打造成为业务生态化、流程数字化、运作智能化、项目敏捷化及系统云端化的数字化银行。

邮储银行建设大数据平台、云计算平台、区块链平台和“邮储大脑”人工智能平台,打造金融科技中台能力,实现客户营销、运营管理、风险管理的新技术赋能,支持大型零售银行战略。

招商银行打造开放型IT架构,加速推进全行应用上云迁移实施;以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为主要共享形式,推动业务组件、技术组件的开放和复用;搭建全行统一数据门户“招数”,提升全行数据分析及用数能力;不断完善客服云、舆情云、视觉云三大AI云服务。

民生银行以打造企业级架构为目标,建设开放银行、统一产品库、统一应用中台,完成分布式技术架构转型,构建起统一的渠道前台、场景化的应用中台和云化的技术后台三层架构。

众邦银行依托金融科技构建交易信息可得、交易行为可信、交易风险可控的“交易信用”模型,对融资进行全流程、数字化的风险管控,有效提高银行对普惠金融的风险识别和定价能力,做到“敢贷”、“愿贷”,疏通堵点。

微众银行持续推进开源生态建设,主导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FISCO BCOS全面实现国产化支持,全链路采用国密算法,成为国内最完整支持国产化的联盟链平台。自主研发的联邦学习平台完成十亿级数据业务支撑及多样化联邦数据服务建设,开放给超过100家合作伙伴使用,联邦学习底层技术开源社区的合作机构在全球超过700家。

新网银行提出开放银行战略升级构想,坚持技术立行,发挥技术优势,推进“大行战略”,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开展产品联合研发、客户深度运营取得显著进展。

开放银行代表着平台化的商业模式,是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对银行整体价值链的重塑。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对于金融科技的投入不断上升,持续发力开放银行建设,并且将产业生态建设和场景搭建作为重点抓手。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各家商业银行仍处于开放银行的摸索阶段,对于如何衡量评价开放银行业务的成绩缺乏行业统一认识,也尚未形成成熟、明晰的商业模式。开放银行的未来发展之路,仍需各方主体的共同参与。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