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的2021:用户普及和场景拓展,绿色出行成亮点
佘云峰移动支付网2021/11/12 16:17:45

2020年10月,数字人民币首次在深圳罗湖展开大规模测试,拉开了试点的序幕。截至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已满一周年,其应用场景加速扩容,用户规模不断拓展。

1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介绍了数字人民币研发的进展情况。

场景纵深,数字人民币“全面开花”

2021年是数字人民币推广提速的一年,试点工作、覆盖城市、应用场景“全面开花”。

易纲表示,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部分城市还推出了数字人民币绿色出行、低碳红包等使用场景。

今年7月,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

对比之下,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数字人民币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从下半年数字人民币的场景拓展来看,缴税缴费等政务服务、公交地铁等出行服务、线下商户等生活服务成为运营机构争相落地的领域,而在乡村振兴、园区景区、冬奥会等场景也同样不少,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可以说,2021年数字人民币已经正式迈入“纵深化”的全民普及阶段,落地的生活消费场景大大拓展。易纲行长着重提出的绿色出行场景,更展现了数字人民币的独特价值。

实际上,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和普及,与“场景”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表示,数字人民币可基于价值属性衍生出创新功能和场景。该观点正是佐证了场景的重要性。而包括运营机构在内的数字人民币产业推动各方也同样明确这一点,能否在尽可能多、尽可能贴近民众的场景中得到稳定可靠地应用,是数字人民币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广泛运用的关键。

也因此,对于2.5层参与机构而言,是否拥有广泛的服务场景和商户资源则是其在数字人民币生态中的价值体现。其中,包括美团、京东、银联商务在内的机构则拥有比较明显的先发优势。

以美团为例,作为满足6.3亿用户线上零售和线下吃喝住行全的中国科技企业,美团是用户日常生活消费的首选服务平台。数据显示,美团用户平均会通过平台预订超过4个以上的生活服务,服务种类从日常采购、餐饮外卖到交通出行,涵盖了普通中国人的主要日常场景。

在培养大众在生活中使用数字人民币习惯的过程中,美团提供了丰富的消费场景,协助探索数字人民币的常态化使用路径。此前,美团在9地10城大规模联动活动中,借单车这一小额高频消费场景,增强了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活跃度,让“尝鲜用户”变成“高粘性用户”,推动了数字人民币加速渗透千家万户。

加速试点,绿色出行活动成亮点

易纲行长在介绍数字人民币当前进展时着重提到了绿色出行场景,这背后,有着多轮试点的身影。

7月,雄安新区推出了数字人民币红包兑换活动,面向雄安新区社会公众发放总金额3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红包通过雄安行App用户计步积分进行兑换,每个数字人民币红包金额为50元,每名用户最多可兑换4次,并可持发放的红包至指定商户进行消费。

7月3日,成都市推出了“绿色出行•低碳一夏”的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试点测试活动,发放总额为12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绿色出行礼包,礼包数量共计10万份。

9月,由美团主办的“用数字人民币,享低碳骑行季”试点活动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苏州、西安、长沙、成都、雄安新区等9大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同步开展,是数字人民币测试以来,首个面向全量用户开放的无门槛、不摇号、不抽签的普惠性活动。报名成功就能即时领取数字人民币低碳出行红包奖励,每人最低可领取10元、最高可领取216元。

这几大活动都以“绿色出行”为主题,倡导人们通过公共交通以及步行的方式来参与活动,这不同于以往“消费购物”的主题,既环保又健康。

如果说,场景落地是一年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关键,那么以美团单车“绿色出行”为代表的低碳活动则成为了亮点。

美团副总裁包塔在参加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时透露,美团上线数字人民币试点以来,累计有超过100万用户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并积极使用数字人民币绿色出行,其中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的用户,选择绿色出行的频次比普通用户平均高出8.14%。“这证明数字人民币在实现碳减排等社会价值上同样有着独特的创新意义”。

普惠低碳,数字人民币自带“绿色”属性

2020年以来,尽管全球各地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但各国仍然没有忽视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长期重要任务。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重大战略目标,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上升到了国家高度。

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提出到2035年我国“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目标,这意味着“绿色”理念将贯穿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领域。

而在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的工作展望和部署中,“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也被纳入其中,甚至排在宏观审慎和防范风险之前。

2021年,除了试点加速场景拓展之外,数字人民币在探索社会价值层面成果显著,数字人民币与“绿色金融”的契合点超越了无纸化,拓展到普惠低碳的具体实践中。而实际上,数字人民币自带“绿色”属性。

一方面,与人民币纸币和硬币相比,数字人民币不需要印刷铸造,没有折旧磨损,在发行、流通层面的能耗都将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是M0的补充,具备金融普惠的特点,支持软硬钱包等多种形态,在弥合数字鸿沟方面也能完美适应。其数字化支付方式具备与绿色金融相结合的属性,特别是在低碳环保的出行领域。

据美团单车活动的数据显示,试点活动上线一个月,吸引了超过100万用户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而这些用户累计产生了889.96万绿色骑行公里数,与驾驶燃油车相比,同等运量下预计可以减少碳排放量约2400吨。

从美团发布的数据来看,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对绿色出行频次的拉动效应明显,间接证明了数字人民币+单车的试点活动已形成良性循环,也为探索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提供有益借鉴。而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基于低碳环保、绿色金融主题的数字人民币相关试点和活动将会越来越多。

结语

2021年是数字人民币飞速发展的一年,随着场景的拓展产业生态逐渐完善。

在这其中,部分2.5层参与机构将凭借先发优势,积极抢占数字人民币生态的桥头堡,充分发挥自身的场景优势,助力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持续推进。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