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科普: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是什么?
2021/11/12 20:01:51

最近我们刚聊完G20跨境支付路线图,随着全球化的步步深入,跨境支付越来越重要,场景也越来越丰富,不仅大额跨境支付需求越来越多,小额的跨境支付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正因如此,原来跨境支付行业并不突出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和尖锐,比如费用高、速度慢、透明度差等等。

怎么办呢?G20的路线图里面提了一系列的解决思路,这些思路大概分成了两类:

  • 通过优化现有的模式来解决(部分)问题
  • 通过CBDC这种新型的模式来(试图)解决「旧势力」解决不了的问题
  • 我们今天聊的话题——mBridge,就是基于CBDC的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的一种尝试。
  • 有几点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 CBDC还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基于它的支付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还处于研究探索的阶段,各国央行在本国内都没有规模化的应用起来,更别说是跨境场景了,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CBDC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基本上都是实验和探索性质的
  • CBDC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的模式和方法有很多种,毕竟每个国家的CBDC系统的技术选型、架构可能都不一样,mBridge只是众多连接模型中的一种
  • 各国央行在实现CBDC上的思路和看法不尽相同,所以也不能指望CBDC能够解决以前没有解决掉的所有问题,但是各国也在努力互相协调,力图能让这种新的支付方式在互操作性上有更大的弹性和空间

背景

在具体展开mBridge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弄清楚下面两个问题,这样才能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不然干巴巴的聊mBridge的运行原理显然是凑不够字数没有灵魂的。

  1. 本国内的CBDC大家都还没吵明白呢,为什么就要研究CBDC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了呢?其必要性是什么?
  2. mBridge的设计思路是怎么来的?是突发奇想还是有迹可循?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看BIS的一个研究报告-《On the global retreat of correspondent banks》,即全球范围内的代理行正在减少。减少了多少呢?20%。

减少就减少呗,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我们都知道,今天全球跨境支付的主干道就是「代理行+SWIFT」,看个图(来自渣打银行的一份报告),全球跨境支付,大概就这么几种主要套路(每种套路可能又有N个变种),从上往下,主流程度依次降低。

因为区域经济不景气、监管严格等原因,代理行的数量一直在减少,数量减少了就意味着联通全球的汇路就变少了,汇路变少了,跨境支付的成本可能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并且,大量的代理行首先撤出的显然是欠发达地区(代理行也不傻,不会从经济发展势头好的区域撤出的)。

若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你还别嫌现在的跨境支付行业这不好那不好的,将来可能你想用都没得用。没得用会怎么样?一旦汇路匮乏,大量的跨境支付需求可能就会转向混乱的、不安全的、不受监管的、地下的模式,然后人类苦心经营了多年的金融稳定、安全、合规、包容性,会在某些地方付之一炬,然后……

所以,在跨境支付的语境下,「去代理行模式」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了,而是一个「这咋整」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早做准备,找出一个更好的替代性方案来,CBDC正好在这时候出现了,与现金、金融机构存款相比,CBDC有很多明显的好处,看下图(来自香港金管局):

同时呢,CBDC是没有历史包袱的,所以在规模化投入使用之前,各国央行其实非常有必要(也有足够的时间)协同起来尽可能充分的考虑和研究其在本国、跨境、零售、批发等各个方面的应用(及风险),这样才能「人尽其才,器尽其利,物尽其用,财畅其流」,才能真正实现G20构想的美好跨境跨境支付新未来。所以,研究CBDC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第一个疑问解决了,那mBridge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

我们把CBDC等概念、手段全忘掉,不妨用最朴素的逻辑推理一下,也许你就会发现跨境支付的几种流派其实是有固定套路的。

来,开始吧!

跨境场景下两个金融机构(如银行)之间的互联互通主要有这么两个障碍:

  • 司法管辖区,由于司法管辖区里的法律、制度、安排,最后都会体现在RTGS上,所以我们为了简化理解的模型,就称这个因素为「网络」,在同一个清算网络中的两个金融机构间的互联互通是比较成熟的
  • 币种,跨境场景下,交收的币种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可以画一个象限图:

从1-4象限,互联互通的难度和复杂度依次增加:

  • 第一象限的模型是最容易也是最成熟的,比如各个国家内部的清算体系、欧元区清算系统
  • 第二象限会稍微麻烦一点,但是币种的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比如引入做市商或者干脆让网络本身就支持多币种清算,因此它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新角色/新功能,转化成第一象限的模型,如图中「路径a」
  • 第三象限就更麻烦一些,网络不通是最麻烦的,但是它依然可以转化成第一象限的模型,比如引入代理行作桥接以达到「类似同网络」的效果;或者再进一步干脆开放网络的访问,让另一个网络中的银行可以直接参与到本网络来,如图中「路径b」
  • 第四象限是最麻烦的,也是跨境支付最典型的场景,它需要引入更多的新角色/新功能,比如通过引入代理行(或者新建网络),先把4先变成2,再通过引入做市商等手段最终变成1,如图中「路径c」

总之,不管采取怎样的办法,其目的都是把复杂模型降维成简单模型来处理,这个逻辑非常朴素吧?搞一个全新的清算系统出来,把大家都装进去玩耍,这叫「Payment System」法;引入代理或者中介把大家串起来,形成一种近似于同一个清算系统的做法,叫做「Payment Arrangement」法。

说得比较抽象,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这些我们都分享过):

  • 路径a:最典型的比如香港的CHATS(同时支持HKD,USD,EUR等)
  • 路径b:这类通常都适用于一些国际化的币种清算,比如人民币的CIPS、美元的CHIPS、英镑的CHAPS、欧元的TARGET
  • 路径c:比如我们之前聊墨西哥那期提到过的「Directo a México」,墨西哥央行其实就在FedACH(美国)->SEPI(墨西哥)这条汇路上充当了代理行的角色,通过代理行的桥接,2个原本不相干的网络就被连通了;再比如CLS清算系统
  • 路径d:乍一看,这个路径是最短最完美的,但是事实上是无法实现的,除非出现「全球统一货币+全球统一清算系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人类不以国家的形式进行组织)。互联网公司倒是敢想敢干,你知道我说的是谁(们)……

好,铺垫了这么多,终于可以说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了,每个国家的CBDC的实现都是不尽相同且独立运转的的,所以CBDC系统之间的连接依旧还是会被归纳到「路径c」上来(如果有一天某CBDC被全球广泛持有了,那时才有「路径b」的故事),CBDC不是银弹,不是说CBDC出现了,跨境支付的本质就天翻地覆的变了,CBDC依然是各国的法币,既然是法币,那就依然需要遵循法币间流通的游戏规则,只不过数字化、智能合约等新技术的运用,使得其中的某些环节变得更简单、更灵活、更可控、更安全了一些。

仅此而已,本质没变。

mBridge的内部构造和运行原理

要说mBridge,还得先回到Inthanon-LionRock这个项目上来。

LionRock是香港金管局在2017年启动的一个针对CBDC的研究项目,是一个批发型CBDC(因为香港的零售支付清算市场已经很成熟了,没必要搞零售型的CBDC研究)。

Inthanon是泰国央行在2018年启动的一个针对CBDC的研究项目,也是一个批发型的CBDC。

二者本来各自安好,并没有什么交集(如下图):

直到2019年5月,香港金管局和泰国央行签订了一个金融科技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二者便开始产生了化学反应,因为泰国是香港的前几大贸易合作伙伴,再加上香港在RTGS时代就有制作各种跨境清算系统连接器的优良传统,所以,将LionRock和Inthanon这两个CBDC系统连接起来解决跨境支付的问题,就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

最早的时候「Inthanon-LionRock」其实就是个联合研究的项目,直到后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阿联酋央行加入之后,这个项目才被更名为「mBridge」。

mBridge的运行原理见下图:

图中左侧,Inthanon Network作为泰国国内的CBDC系统,在泰国国内该怎么运转怎么运转,内部清算的都是泰国国内的泰铢W-CBDC(即Wholesale-CBDC)。

图中右侧,LionRock Network作为香港境内的CBDC系统,在香港境内也是该怎么运转怎么运转,内部清算的都是香港境内的港币W-CBDC。

图中间,画绿框的就是mBridge Network,是一个新的走廊网络(Corridor Network,你可以认为是一个虚拟出来的、多国央行联合治理的一个司法管辖区),当Inthanon内的成员和LionRock内的成员要发生跨境往来的时候,就在mBridge内完成业务流程,mBridge内部流通的「货币」叫做DR(Depository Receipt,其实就是一种凭证)。

在说具体业务流程之前,我们先看一下mBridge里面的各个角色都在干什么:

  • Operator Node:即管理节点,这是一个由泰国央行(BOT)和香港金管局(HKMA)共同维护的节点,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联合央行」,它主要负责DR的发行和注销、解决交易死锁、监控交易的合规性等
  • Participating Bank Nodes:即银行的节点,负责本行的交易、流动性管理等
  • Liquidity Providers:即流动性供应商,目前这块其实都是由BOT、HKMA扮演的

这个mBridge网络内部的DR是怎么来的呢?看两边的Inthanon和LionRock:

  • BOT在Inthanon网络内有个节点,它负责W-CBDC-THB的发行和注销,一旦有W-CBDC-THB从Inthanon进入mBridge,那么Inthanon内的BOT节点就注销掉W-CBDC-THB,同时,mBridge内的Operator Node就发行DR-THB,反之亦然
  • HKMA在LionRock网络内有个节点,它负责W-CBDC-HKD的发行和注销,一旦有W-CBDC-HKD从LionRock进入mBridge,那么LionRock内的HKMA节点就注销掉W-CBDC-HKD,同时,mBridge内的Operator Node就发行DR-HKD,反之亦然

由于mBridge Network是一个多币种清算网络,所以网络内DR-HKD、DR-THB都是可以在银行间进行交易的,并且DR-HKD和DR-THB也是可以互相兑换的。有三种兑换的模式:

  • Board Rate:即银行向OP节点发出兑换请求,OP节点自动从挂牌的报价中选出最优的那个报价,然后PvP互换两家银行的DR
  • Request for Quote:即银行向其他银行节点发出询价请求,从中选出合适的一个对手方,然后向OP节点发起定向兑换请求,OP接受指令后PvP互换两家银行的DR
  • Off-Corridor Arrangement:即银行间私下达成交易的意向,然后分别向OP节点发送交收请求,OP接受到双边指令并核实后PvP互换两家银行的DR(这个跟CLS的机制是一样的)

至于支付嘛,就更简单了,直接划转DR就行了。

了解了以上的信息,我们就可以来看一下一笔跨境支付怎么完成的。

举一个E2E跨境支付的例子

假设一个泰国的企业从一个香港的企业进口了一批货物,然后开始付款,大致的步骤是这样的:

泰国国内侧的Inthanon网络内

  1. 泰国的企业(TH Corp)向其银行(Bank A)发起一笔支付指令,付往香港的某银行(Bank Z)
  2. Bank A经检查Bank Z恰好也加入了mBrdige网络,所以决定通过mBrdige完成这笔跨境支付
  3. Bank A向BOT发起一笔转换指令(同时Debit TH Corp的账户),要求将W-CBDC-THB换成DR-THB,进入mBrdige网络,此时Inthanon网络内的W-CBDC-THB就被BOT节点注销了,同时mBrdige网络内的OP节点发行了一笔DR-THB并交付给Bank A

mBridge网络内

  1. Bank A此时得到的是DR-THB,但是要交付给Bank Z的是DR-HKD,于是Bank A决定使用「转账时实时换汇(采用Board Rate model)」模式进行交易
  2. OP节点自动寻找网络内最佳的外汇交易报价,发现Bank Y(卖出DR-HKD,买入DR-THB)的价格是最优的,于是
  3. OP开始执行外汇交易和支付结算,分三步:
  • 将Bank A的DR-THB转给Bank Y
  • 将Bank Y的DR-HKD转给Bank A,此时PvP外汇交易完成
  • 将Bank A获得的DR-HKD转给Bank Z,此时支付交易完成

香港境内侧的LionRock网络内

  1. Bank Z确认收到DR-HKD,准备离开mBridge网络,于是指示OP节点将DR-HKD换成W-CBDC-HKD
  2. OP节点注销DR-HKD,同时,LionRock网络内的HKMA节点发行新的W-CBDC-HKD给到Bank Z
  3. Bank Z Credit香港公司(即HK Corp)的账户

搞定,欧耶!

有多快呢?一笔E2E的跨境支付大概只需要10秒即可完成,成本也会大大降低,毕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没有结算风险。

完结撒花

mBridge的实践揭开了基于CBDC跨境支付的一个序幕,基础设施搭建好了,接下来各种场景的跨境支付尝试就可以非常容易的跑起来了。

于是不久前,BISIH(HK)发布了一个报告,里面展示了9个来自4个司法管辖区内的银行等机构的跨境支付实践实验,包括小额的电商零售、大额的传统贸易、证券、保险、财富管理等各种场景,虽然都是探索性质的,但也完成了等额约20亿人民币的交收,真金白银。

当然了,CBDC的跨境支付也不只mBridge(single system,multiple CBDCs)这一种模式,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新加坡金管局和加拿大央行搞的Jasper-Ubin(interlinked systems)就属于另外一种套路。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