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挥起SWIFT制裁大棒,支付终成战场
卢华秋移动支付网2022/3/3 15:50:32

“承诺将选定的俄罗斯银行从SWIFT通讯系统中移除,这将确保这些银行同国际金融体系脱离,并使其在全球运作的能力受损。”

这是白宫于当地时间2月26日,在关于对俄罗斯采取进一步限制性经济措施的联合声明中的原文表述。

3月1日,莫斯科一家当地银行营业大厅内汇率和贵金属价格实时显示屏,一个小时内外币与卢布汇率出现较大变动。针对俄罗斯在乌克兰采取的军事行动,美西方近期密集公布了一系列对俄制裁措施,包括对俄金融系统。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上述制裁一出,许多问题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比如:SWIFT是什么?为什么该限制会被认为是“金融杀手锏”?中立工具为何会成为单方面制裁手段?俄罗斯经济发展将受何打击?国际跨境贸易的支付清算体系又是如何运转?

普罗大众想要完全理解这些内容,并不简单。但有一点非常明确,那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有能力发起一场金融战争。而白宫在联合声明中的相关表述,似乎也没打算否认这点。那么新的问题来了,欧美体系外的其他国家,是否应该对这种金融制裁保持警惕?

答案显而易见,特别是对于和美国存在多领域竞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而言,尤为如此。美国的金融武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元为中心的国际结算体系”,作为与经济金融密切相关的支付结算体系,其良好运行也对前者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一场金融战争袭来,支付终将成为战场。

美国对俄罗斯的支付制裁

SWIFT即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作为国际银行间国际合作组织,SWIFT运营着世界级的金融电文网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它与同业交换电文来完成金融交易。若将SWIFT看作平台、网络,俄罗斯就可以理解为被“封号”了。除俄罗斯外,伊朗、朝鲜此前均已受到此待遇。

事实上,在这次严厉“SWIFT封号”前,美国已对俄罗斯发起了长达数年的金融制裁,其中也可以看到其他支付系统的身影,比如国际卡组织巨头Visa和万事达卡。2014年,在美国因克里米亚事件而对俄罗斯银行Bank Rossiya实施制裁后,许多俄罗斯银行在使用Visa和万事达卡的国际支付系统时遇到问题。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Visa和万事达卡表示,它们将停止为Bank Rossiya和其他三家与其有关的俄罗斯银行提供支付服务。Visa对此解释:“为了遵循美国法律,被迫取消了这些银行进入Visa网络的权利。”万事达卡也发表了类似的声明。同时,更多俄罗斯银行因此受到了影响,因为被停止服务的银行还负责为许多其他银行处理交易。受此影响的银行要么易主,要么改用其他的支付系统,比如中国银联。

最新消息显示,在这次欧美针对俄罗斯发起的新一轮制裁后,Visa明确表示“已准备遵守可能对俄实施的额外制裁。”万事达卡也发布声明称,由于对俄罗斯的制裁令,已关闭部分俄罗斯金融机构使用其支付系统的权限。美国运通同样宣布加入到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中,将停止与俄罗斯银行合作伙伴的关系。至此,美国三大卡组织均已对新制裁表明态度。

受制裁影响,目前VTB Group、Sovcombank、Noikombank、Promsvyazbank和Otkritie等银行发行的卡片不再能够用于Apple、Google的支付服务,该服务随即进入无限期暂停状态。

中美支付,或有一战

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围绕美元建立的金融体系以及压倒性的军事优势,被认为是美国三大核心竞争力。先技术封锁,再经济制裁,最后军事威慑,对美国来说是个通常是个“有效”的打法。事实上,当快速崛起的中国成为美国重要竞争对手后,也已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美国的三大武器。

在技术领域,目前中国已经取代了俄罗斯成为美国商务部黑名单上被制裁企业最多的国家,华为事件后,大量科技企业“光荣上榜”。在军事领域,台海问题、南海问题屡被炒作。在经贸领域,也有沸沸扬扬的关税问题。

基于竞争关系,中国理应警惕美国的金融武器,在支付领域,中美竞争或许也是迟早问题。

实际上,该领域的一些小冲突早已上演,只是过去离大众尚远。比如20年前,中国银联围绕人民币建立的银行卡清算体系,就曾引发美国和卡组织不同程度的警惕和抵制。2010年9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曾向WTO申诉,首次将银联与Visa之间的争端推向国际。其中的恩怨情仇不再累述,只是站在国家视角,坚持建设独立自主的支付网络,事关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之争。

支付体系与经济金融密切相关,经济金融决定着支付体系,经济金融的发展要求支付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对中央银行来说,维护支付体系的稳定,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是有效传导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前提。

对潜在的中美支付竞争,我们不希望它发展到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程度,就像俄罗斯那样。但要对此保持警惕,并做好准备。

对比中美支付实力

若支付战争打响,中国要赢下或至少立于不败之地,并非易事。持续多年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依然艰难。

根据SWIFT于上月发布的数据,在今年1月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第四,位列美元、欧元、英镑之后。然而从份额来看,前三者分别为39.92%、36.56%和6.30%,人民币虽创新高,但也只有3.20%。

根据IMF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全球外汇储备数据,尽管有下降趋势,但美元在已知全球储备中仍占近六成,欧元占比持平于20.48%,人民币占比升至2.66%。排在人民币前的还有日元(5.83%)、英镑(4.78%)。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从数据不难看出,美元的强势地位依然非常明显。从2007年首支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算起,人民币国际化推行了15年,整体态势不错,但目前且不说与美元对标,即便和日元、英镑等相比亦尚且落后。

作为中长期战略,人民币国际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眼下的国际局势更要求超前布局,并较短时间取得重大进展。在用户层面的数字支付领域,中国整体的国际化布局,可能会成为突破口。

中美支付力量角逐,已在东南亚上演

抛开庞大的银行系统不说,在当前数字支付时代,美国、中国均孕育了一批优秀的选手。

首先是美国方面。

Visa、万事达卡、美国运通等卡组织:三者均为美国银行卡清算领域的大型机构。其中Visa、万事达卡在全球范围,均拥有超过数十亿持卡人以及数千万商户,二者是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银行卡网络。不夸张地说,当前的国际银行卡清算网络、费率标准等规则,就是由这几家跨国巨头公司在美国支持下而成型。

目前这几大卡组织均在加快转型,以谋求在移动时代继续保有全球统治地位。以Visa为例,一方面通过跨境支付解决方案B2B Connect进行全球扩张,另一方面又与大量数字钱包平台进行业务合作,与时俱进。此外,美国运通已通过合资形式,取得国内银行卡清算牌照。

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2015年Google便成立一个“下一个十亿用户”团队,专注于新兴支付市场,首站选定东南亚。2021年初,Google Pay开始支持其美国的用户向印度和新加坡用户汇款。截至去年,全球已有40个国家支持使用其支付服务,用户超1.5亿。

作为国际社交巨头的Facebook,从去6月开始在支付平台上增加对二维码的支持,Facebook Pay在关联产品Messenger、Instagram和WhatsApp获得不少簇拥。Facebook布局东南亚的策略,还包括投资本地生活公司来拓展线下场景。或许正如扎克伯格所言“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建立现代化的支付基础设施,美国金融业和基础设备都需要创新”,由互联网巨头参与的支付网络,将成为美国金融基础设施的未来。

PayPal等数字钱包:作为背负盛名的电子支付钱包,PayPal目前全球用户数亿,数量虽然不及国内两大支付巨头,但分布更广泛,全球接受程度更高。亚洲新兴市场,自然也吸引着PayPal的目光。此外,PayPal在中国完成了支付机构收购,拟将注意力集中于国内的跨境市场。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再来看中国方面。

中国银联:作为中国的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处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核心和枢纽地位。各银行通过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了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进而使银行卡得以跨银行、跨地区和跨境使用。从交易量和发卡量来看,中国银联已成为全球第一,但其国际业务竞争力仍不如Visa等美国卡组织。

泰国华欣珠宝店的收银台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在东南亚,银联国际正积极参与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为多地建立全国统一、国际兼容的支付系统提供技术标准参考,比如参与建成了老挝国家银行卡支付系统。此外,银联国际与合作伙伴还在东南亚落地了超20个银联标准电子钱包。

支付宝、微信两大中国移动支付代表:得益于中国数十年来的经济飞跃,支付宝、微信成为移动时代下,国人最为常用的两大支付工具。在跨境市场,二者也是布局最广的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帮助国内用户在全球消费畅行无阻、帮助国外用户建立与国内服务的跨境联系,将成为他们的新使命。

泰国百货商店门口玲琅满目的支付标志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从2015年前开始,支付宝通过“出海造船”的模式,帮助印度当地合作伙伴打造电子钱包Paytm。3年时间,Paytm活跃用户跃升至2.5亿,成为全球第四大电子钱包。

基于这样的经验,多年来沿着一带一路,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集团在中国香港、东南亚、南亚等地,投资共建了9个本地钱包,占据其中4席的东南亚,无疑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过去两年,蚂蚁还推出了新的跨境数字支付解决方案,使商家能够一次接入多个国家的数字钱包。2021年以来,这个方案开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市场出现,而其支持的电子钱包不止限于投资共建的“兄弟钱包”,比如Kakao Pay、GCash等,也包括了当地银行、其他支付账户等,如新加坡的EZ-Link。这种合作模式,通过在底层把商户一次性和不同国家的电子钱包建立连接,在数字时代给出了跨境支付的新方向。

在东南亚市场,腾讯更多采取了“两条路走路”的模式:自己下场和直接投资。2018年,微信支付获得马来西亚支付牌照,并于同年8月推出名为“WeChat Pay My”的支付服务,使本土企业在平台上触达客户,并以当地货币林吉特进行支付或转账。2020年1月,微信支付又获印尼央行批准在当地运营。在投资方面,2017年,腾讯向拥有Go-Pay的印尼公司Go-Jek,投资逾1亿美元;2019年,继续牵头向菲律宾公司Voyager Innovations投资2.15亿美元,后者拥有支付应用PayMaya。

此外,腾讯还通过投资当地生活平台和电商平台,通过开拓当地线下场景来连接支付。

其他第三方支付角色:除微信支付、支付宝之外,国内繁荣的支付市场还孕育了众多优秀,并在跨境支付业务颇有建树的支付企业。它们同样在各种擅长的领域,代表着中国跨境支付力量。

在传统支付领域,美国具备“先发优势”,并率先占据发达国家市场,策略上由老牌卡组织负责守住现在,而科技公司则负责未来。然而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中国有着不小机会。

在东南亚4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有11个国家,平均年龄27岁的7亿人口。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东南亚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已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数字经济有着广阔前景。和许多发展中市场一样,东南亚金融服务覆盖面很低,整个地区70%的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金融服务集中于曼谷、雅加达等都市圈。

经济快速发展和金融服务不到位的矛盾愈发突出,这样的空白给了数字支付新机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见证,国内支付力量将可能在此获得极佳的发展机遇。相比于美国成熟且发达的模式,中国的数字支付模式还有着价格等优势。

一名中国驴友曾经在墨西哥坐长途大巴,买票要么现金要么PayPal,他选择电子支付。而一张30美元的车票,巴士公司只能收到28.19美元,其中的1.81美元则为手续费。根据卖票人的吐槽,司机每天开车,从每张票里都赚不到1.81美元。

也许不久的将来,无论是墨西哥巴士公司,还是全球游客,能拥有更多选择。中国数字支付力量,有机会在发展中国家成为撬动金融霸权的支点,理应把握住时间窗口,壮大自身。

结语

全球支付体系长期由一个国家、一两家机构掌握话语权,很难有什么公平可言。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幻,当前世界或许会朝着“去中心化”的方向狂奔。比如未来一系列双边和多边自贸协定会成为主流;美元不再一家独大,国际支付结算和储备货币更加多元;更多平行存在的结算系统,让人们不再依赖SWIFT。

基于此考虑,我们需要适应当前,深耕发展,并给未来的自己“备份”或“另一种”选择。但愿不管谁人缺席,世界照常运作。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