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联成立20周年回顾及展望
移动支付网 2022/3/23 10:13:01

2002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银联(以下简称“银联”)正式成立。20年来,中国银联坚持党建引领、支付为民,坚持市场化、国际化、数字化导向,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创业征程,取得了联网通用、创建“银联”品牌、国际化等一系列显著成就,助力推动我国支付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银联20年发展之路

顺利完成联网通用历史使命,推动国内支付产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银联成立后,迅速建成了银行卡跨地区、跨银行、跨境使用的转接清算系统,解决了各地区、各商业银行分别自建清算系统、分散受理以及不能跨境使用的问题,有效履行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人民银行交付的银行卡联网通用历史使命。银联积极发挥作为转接清算机构的平台和枢纽作用,携手产业各方构建了“四方模式”产业生态,走出了一条“规则联合制定、业务联合推广、市场联合拓展、品牌联合创建、秩序联合规范、风险联合防范”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参与各方“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20年来,以银联为中枢,我国支付产业链逐步扩展到芯片生产、机具制造、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覆盖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产业、服务业约70个环节。以银联成立为标志,我国银行卡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支付电子化水平、持卡人数量、交易规模、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实现新突破、新发展。截至2021年底,我国银行卡发卡量和持卡人数量分别是2002年底的20倍、10倍;2021年银行卡交易规模是2002年的86倍。银行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重要工具和载体,推动了个人金融业务的蓬勃发展,满足了公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伴随我国支付产业迅速发展,银联综合实力与经营能力显著增强,已经发展成为拥有36家分公司、12家子公司、50家境外分支机构、2.1万名员工的国际化集团企业。截至2021年底,银联集团资产总额是2002年底的74倍;银联网络境内外成员机构分别为1688家、866家;2021年银联网络交易笔数、金额分别超过2300亿笔、230万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422倍、1320倍。

成功创建我国银行卡品牌“银联”,国际业务迈出了重要步伐

银联成立伊始就坚持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创建了我国银行卡自主品牌“银联”,2002年8月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申请了“62”国际卡Bin号,发行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银联标准卡,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算系统,建立并推广了一套包括业务、技术、风控等在内的银联自主规则与标准体系,对我国支付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20年的发展,银联已成为三大国际卡品牌之一,是我国金融机构在世界上的一张闪亮名片。

银联自2004年便实施国际化战略,从香港起步,并于2012年成立了银联国际,专门负责拓展国际业务。20年来,银联国际化进程由最初服务中国人“走出去”到拓展外卡本地化业务,从“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服务到哪里”逐步迈向“全球网络、国际品牌”。截至2021年底,银联网络已延伸至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2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受理商户超过3500万户,在境外75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超过1.8亿张银联卡。银联先后完成或参与老挝、泰国等12个国家转接网络和本地支付系统建设,银联芯片卡标准已成为亚洲支付联盟(APN)统一的跨境芯片卡标准。2016年6月银联担任EMVCo(国际芯片卡联合组织)二维码标准工作组组长,2017年7月成为EMVCo执行委员会轮值主席单位,2020年11月成为PCI(支付卡产业安全标准委员会)战略会员。

构建多层次的服务网络,打造多元化的现代支付产品体系

银联始终将受理网络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推动受理网络由中心城市向二级地市、县域地区、农村市场纵深推进,由线下场景向线上场景延伸,基本实现了境内“受理无障碍”目标。截至2021年底,银联联合收单机构在全国建成了2076个重点商圈;银联网络境内受理商户超过3200万户,是2002年底的189倍。2021年6月,银联联合商业银行等推出了线下统一收银台与线上统一收银台,统一受理标识、支付体验和收银流程,实现商业银行App、行业App与云闪付App互联互通。深入推进与线上机构业务合作,已实现985个线上App受理银联产品。截至2021年底,银联与参与各方建设县域商圈超过1600个,实现了县域及农村地区受理环境提档升级。随着受理场景经营能力逐步增强,银联根据百货、商超、餐饮、酒店、旅游等零售消费场景特点,推出了多种综合支付解决方案,探索建立“支付+”场景生态体系,扎实推进受理场景数字化建设。

银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打造了包括银行卡、在线支付、云闪付、手机闪付、二维码支付等在内的产品体系,为公众提供了随时随地随身、一站式、全天候的支付服务。银行卡业务在做大“量”的同时,不断促进“质”的提升,联合商业银行发行了数千种银联卡产品,有效满足各类群体用卡需求,银联境内外持卡人超过10亿;2020年8月创新推出了无界数字银行卡,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积极顺应在线化和移动化趋势,银联于2011年推出了在线支付产品;2012年开始布局移动支付业务,2013年7月推出了银联钱包,2016年起陆续发布了Apple Pay、Huawei Pay等产品,并升级优化为手机闪付产品;在人民银行指导支持下,银联于2017年12月联合商业银行推出了银行业移动支付统一App“云闪付”,注册用户数达到4.6亿,已成为金融系统用户量级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App之一。目前,银联正在联合商业银行大力推动建设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凝聚产业发展合力,共同增强移动支付发展能力。

风险防控与规则标准影响力明显提升,科技与数据能力市场领先

一是作为银行卡转接清算系统的建设者与运营者,银联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为支付市场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基于大数据技术打造了“三重四层两翼”数字化风控体系,建成反洗钱系统、交易欺诈侦测系统、收单风险监控系统、风险实时监控系统等。严格做好涉赌涉诈风险防控和“一人多卡”风险治理,升级电信网络诈骗资金查控平台,建设跨行风险监测与账户核验平台。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工作力度,强化对产业各方的风控服务与赋能。2021年银联网络欺诈率为0.32BP(万分之一),持续处于全球低位水平。二是银联建立了一套包括发卡、受理、清算、定价、差错及争议处理等各个环节,权责明晰的业务规则体系,有效满足了产业各方业务发展需求。三是构建基础标准、安全标准、平台标准、支付设备标准、终端标准共5大类48部165项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了36部77项技术指引,为产业各方提供了共同遵循。

经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银联核心系统处理能力、系统容量、交易成功率已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每秒交易处理能力超过24万笔。打造了银联大数据平台,建成了涵盖银联网络超过5000亿笔交易明细的数据库。于2021年推出了银联云产品并打造云生态,初步建成金融级安全可控的云基础设施,已有240家外部机构使用银联云服务。国内唯一一家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均设在银联。目前,银联已获得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领域的国内外专利分别为831项、336项,位居国内金融机构前列。面对方兴未艾的金融数字化转型大潮,银联正以第三代系统、中台体系、大运营体系等重点项目为抓手,着力提升事关公司全局与长远发展的关键能力。

践行支付为民理念,提升支付服务社会民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

一是银联通过推动支付方式电子化,直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助推社会经济高效运行。二是在人民银行的统筹指导下,银联携手商业银行等于2017年10月起实施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不断提升支付便民利民、惠商利企水平。三是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银联联合商业银行等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扎实做好支付服务降费工作;面向疫情重点地区和重点主体,实行取现手续费减免、服务手续费优惠等多项措施。四是开展“助商惠民—红火计划”“银联优惠日”等活动,联合发放“消费券”,助力提振居民消费意愿。截至2021年底,已组织36家分公司联合各地政府在240余个城市发放消费券。五是深入贯彻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绿色金融工作等决策部署,推出了乡村振兴主题卡、小微企业卡、绿色低碳主题卡,发卡量分别为4500万张、2200万张、40万张。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银联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公司党委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核心作用切实增强。制定了《中国银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细则》《中国银联党建工作要点》《银联体系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等。扎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打造并积极发挥公司党建“五个基地”作用。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截至2021年底,银联体系设有基层党组织353个、党员人数6391名,实现了对总分子公司的全覆盖。建立了“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党委各部门职责监督、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审计财务专业监督”的大监督体系。新一届公司党委与全体干部员工“约法三章”,始终将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

成长发展经验总结

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支付产业发展,人大常委会以及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银保监会等部委也出台了一系列支付产业扶持政策。1993年国家启动“金卡工程”,2001年提出实现全国银行卡“314”联网通用目标,2002年3月部署成立了中国银联。得益于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我国成为了少数拥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卡公司的国家之一。

得益于人民银行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我国支付产业走过了联网通用、制度完善、创新发展、规范发展的历程,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产业发展日益规范,支付体系不断优化升级,移动支付持续领先,服务质效明显提升。银联是在人民银行的直接领导下成立的,人民银行十分关心银联发展,给予了悉心指导支持。

得益于社会经济与居民消费的高速增长。经济金融是支付产业发展的土壤与根基,居民消费与支付交易紧密相关。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崛起以及改革开放大势,国内经济金融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高速增长,带动支付产业迅猛发展,银联的成长壮大就是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成就的缩影。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银联积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不断向市场学习,向国际同行学习,向产业各方学习。与此同时,立足我国国情与银联实际,坚持走创新发展道路,发行银联标准卡,打造银联转接清算系统,拓展线下线上受理网络。在发展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银联大力发展线上业务、移动支付业务,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助力我国成为全球支付产业发展最快、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

坚持国际化、市场化发展导向。银联将国际化作为核心战略,逐步建成了覆盖国际国内的受理网络,不断提升银联网络价值与市场竞争力。作为市场化企业,银联高度重视市场各方需求,注重深入市场、深入用户、深入商户、深入合作伙伴,重视用户体验,推出了一系列产品服务与综合支付解决方案,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与欢迎。

坚持“四方模式”共建共享的产业生态。银联基于“四方模式”,联接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商户、持卡人等市场各方,提供专业化转接清算服务;通过制定一整套规则与标准明确各方定位,推动市场机构各司其职、各归其位,各负其责、各得其利,凝聚产业合力推动支付产业快速发展。随着我国支付产业进入网络支付时代,银联认真落实人民银行关于建立网络支付“四方模式”的部署要求,建设推广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推动形成“合作共赢、共生共荣”的网络支付新生态,开启了继银行卡联网通用后又一次重要探索。

全力以赴推动银联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支付市场内外部环境、市场格局、业务模式等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支付产业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形势下,银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站在20周年新起点上,银联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支付为民”的政治担当,以“联接创造价值”为战略愿景,以“共建开放生态,打造数字网络,服务全球支付”为战略任务,全力推动银联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重点做好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建设推广和云闪付APP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移动支付服务能力与市场份额。二是从境外发卡、受理市场建设、外卡本地化、跨境网上业务、数字化能力等方面发力,坚定不移实施国际化战略。三是坚持不懈推动银联境内境外受理网络建设,进一步优化支付产品与服务,持续增强银联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四是继续发挥好支付产业平台和枢纽作用,深入推进网络支付“四方模式”建设,着力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促进我国支付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五是全面提升科技与数据能力,进一步加快银联数字化转型发展。六是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使命,提升支付服务社会民生能力。七是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向深入,以党建引领银联系统高质量发展。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