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期间的支付方式有什么变化?央行相关负责人详解来了
2022/3/25 9:13:27

北京冬残奥会日前已圆满落幕。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与坚强有力的金融保障密不可分,此次冬奥支付服务不仅优质、高效,而且实现了“零投诉”和“零重大风险”。这些都是怎么做到的?《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

多样化支付方式实现全覆盖

北京作为唯一的“双奥之城”,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相比,本次冬奥会筹办的支付服务环境实际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中国银行在赛区临时金融服务网点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与2008年相比,我国的支付服务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银行卡、移动支付为代表的各类电子支付方式已高度覆盖社会经济运行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向冬奥会提供高质量支付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筹备工作也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例如,国内移动支付高度普及,而国外银行卡使用更为普遍,需要统筹满足国内、国外涉奥人员的支付需求;又如,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需要确保支付服务人员、设备、现钞供应、应急安排等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该负责人坦言。

“我们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方式,以满足各方需求,并根据防疫政策调整随时优化筹备方案。”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民银行于2019年牵头成立北京冬奥会支付服务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并赴北京、张家口开展实地调研,科学制定服务方案。以冬奥会支付需求为导向,立足新型支付和传统支付互补、本币和外币互通、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融合,全方位保障本外币现金、银行卡、数字人民币等使用便利,在场馆、冬奥村、媒体中心等红线内区域超过200个支付场景布放1929台POS机,全面覆盖境内外人士衣食住行支付需求。

“智慧网点”“智能柜台”“智能POS”一应俱全

据介绍,针对冬奥会三个赛区,人民银行联合北京市、河北省两地政府形成了“一体两翼”工作机制,两地分别成立了冬奥会支付服务建设专项小组和运行指挥部,采取“分区分类建设”“网格式推进”等措施打造冬奥会支付服务亮点工程。

三个赛区“智慧网点”“智能柜台”“智能POS”一应俱全,涉奥人员不仅可以便捷办理各种支付结算业务,还可以体验到智能接待,充分展现了我国支付行业现代化发展成果。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中国银行在赛区临时金融服务网点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涉冬奥的金融服务办理流程也更加便利。人民银行组织中国银行在赛区闭环内新建5个临时金融服务网点,中国银行开辟了账户、外汇等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在临时金融服务网点设立专用窗口,提供多语言、多种类优质金融服务,简化涉奥业务办理流程,实现冬奥业务“实时办”。截至3月13日,5处临时网点累计接待个人客户超7000人次。

高效服务足不出“店”

对于冬奥会闭环管理签约酒店,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组织银行、支付机构“一店一策”推进各项支付服务保障工作,打造以酒店为基础的小型综合性金融服务主体,创新设立“金融店长”,构建人民银行、商业银行、金融店长三级工作运行体系,统筹做好对口酒店金融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涉奥人员足不出“店”即可获得基本的支付服务,疫情防控与服务保障两不误。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中国银行在赛区临时金融服务网点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同时,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河北省两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探索创建了本外币双向兑换受理新模式,快速组织商业银行配备POS、ATM等机具设备,精准配置本外币备用金,高效完成所有冬奥会闭环管理签约酒店基本支付服务全覆盖的目标,在81家闭环管理酒店累计布放85台ATM机和1483台POS机。

实现“零投诉”“零重大风险事件”

助力“平安冬奥”,人民银行坚持底线思维,着力完善赛时服务保障、风险监测、应急处理等机制,周到细致提供赛时各项支付服务,实现了冬奥会期间“零重大风险事件”以及赛时支付服务“零投诉”。

据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民银行持续强化支付清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支付服务连续不中断,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快速响应机制,开展针对性、实战性的应急演练,盯紧关键环节反复进行风险排查,实现冬奥会期间“零重大风险事件”。与此同时,以“万无一失”为目标,人民银行调度备用设备、配件、人员等提前到位,建立总分联动、横向协同的应急保障机制,7×24小时全天候值守,系统安全、客户服务、舆情应对等各方面应急处置环环相扣、高效运转。

“我们按照事不过夜原则,建立日报告、周总结制度,强化业务监测,提升业务问题快速处置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实现了赛时支付服务‘零投诉’。”上述负责人表示。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