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对消费升级的促进研究——基于对e-CNY上海试点的调研研究
2022/5/20 15:58:26

现今,我国数字经济进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3.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6%。数字人民币的推出,顺应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立足国内支付体系移动支付的现代化,在充分满足消费者日常支付需求的同时,数字人民币作为数字形式的现金,保障了数字经济条件下人民币的法定性,是顺应时代、更为安全普惠的新型零售支付系统设施。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具有货币的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等基本职能,并由国家信用担保,与真实实物人民币等值,是数字形式的人民币。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与实物人民币一样,都是中央银行对公众的一种负债。

为了推出数字人民币,中国已经做了多年的准备工作。2014年,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小组;2019年,深圳开始数字人民币研发和移动支付试点;2020年,“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此后,各商业银行逐步加大了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推动和引进工作。

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受邀白名单用户已超1000万,已经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个和对公钱包351万个,累计交易总数7075万笔、金额345亿元。

部分数字人民币特色应用场景介绍

数字人民币在民生支付领域的创新应用

2021年,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出现了一款在把手位置上植入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老年拐杖,此植入设备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可实现“碰一碰“支付,使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人群得以扩大,解决了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支付的困惑,也方便了老年人的出行。除此之外,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还可以植入多种可穿戴设备。

数字人民币在数字出行领域的应用

互联网企业美团在服贸会上实现了“碰一碰”解锁共享单车功能,基于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NFC支付功能,只需使用手机“碰一碰”,即可实现美团共享单车的开锁和支付。此应用场景建设使共享单车的使用和支付流程得到了极大的优化,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便捷度,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是数字人民币进一步提高金融普惠性的具体体现。

数字人民币在金融期货市场领域的应用

2021年8月2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以数字人民币形式支付了仓储费,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在期货市场的首次应用。仓储费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具有免手续费、方便实时查询支付进度、业务办理不受大额支付系统启停时段限制等优点。数字人民币实现大额支付,切实为企业提供了便利。

数字人民币对消费升级的促进研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2019年,我国的消费率平均为53.4%,与发达国家相比,居民消费仍有扩大的空间,但目前来看,我国消费增长率逐渐放缓。《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我国人口基数大、消费市场广,刺激消费升级能有效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

2021年7月27日—8月3日,笔者实地调研了上海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情况,探索数字人民币推行使用对消费升级、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数字人民币通过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消费升级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数字人民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经济环境,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信息流动效率,推动商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城市消费升级。

(1)数字人民币促进商业数字化转型。2021年4月30日,上海出台加快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为不断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商务数字化转型,开展数字人民币的应用试点。2021年1月伊始,商业银行开始向各商户介绍和推广数字人民币,部分商户已经完成数字人民币钱包系统的安装,银行还会对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商户统一进行相关知识及操作方法的培训,促进商户收银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提高零售行业商户的效率,促进消费模式升级。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同上海市商务委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五五购物节”期间开展“数字人民币五五欢乐购”红包活动,共发放35万个55元数字人民币红包,重点商圈、特色商街、品牌企业均参与了本次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通过数字红包促进了购物节期间的实体消费经济,达到了促进消费潜力释放的目的,从而促进消费进一步扩容升级。

(2)数字人民币的推出促进商业银行加速完成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作为数字人民币的运营机构,利用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数字技术,完善基于支付、结算领域的服务,改善消费者的支付体验,打破现有第三方平台带来的移动支付格局,有助于拓展商业银行在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之后,可抓住机遇,进一步优化贷款、理财等产品,商业银行与数字人民币的高安全性和普惠性易使消费者应用于金融市场,助力零售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促进消费者消费结构的升级。

数字人民币以消费者对数字人民币使用的高涨热情 促进小额消费产量升级

“数字人民币五五欢乐购”是上海首个大规模数字人民币试点项目,以购物节为契机,取得了良好的数字人民币推广效果。目前,消费者对数字人民币的使用热情高涨。“五五购物节”期间,“数字人民币五五欢乐购”红包活动有效报名人数1952785人,中签率仅17.9%。据陆家嘴、南京路商圈试点商铺的走访调查,数字人民币在便利店、饮品店、零售店等小型零售行业使用率高,过半商家表示,数字人民币的红包试点活动显著提高了“五五购物节”期间店铺的客流量及销售额,并且在活动结束后,也陆续有人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数字人民币通过提高效率促进消费升级

据调查,36.92%的消费者表示数字人民币操作便捷,36.38%的消费者表示数字人民币会提高支付效率。数字人民币的高便捷性减少了交易中需要付出的财力、物力及实现交易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使交易的真实成本减少,最终提高消费的积极性,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数字人民币具有高安全性、支付即结算的高支付效率等特点,能够提高金融普惠性、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数字消费。在满足消费者基本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使其有更多的闲暇和资金来获得更高层次的消费服务,从而有效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数字人民币的发行通过降低成本及交易费用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一是降低货币流通的成本。传统实物货币从发行、运营、回笼、贮藏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支持,并且流通成本大。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电子货币虽然节省了印刷成本,但是移动支付系统需要高额维护成本,并且平台经济间的频繁竞争增加了支付交易的繁琐程度及消费者的额外成本。二是降低交易费用。数字人民币采用付款人与收款人点对点直接交易的模式,在金融市场的贸易融资、衍生品交易等金融领域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交易费用的降低,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积极性,通过增加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数字人民币通过提高零售支付系统支付效率和多元的支付方式升级消费模式。数字人民币替代流通中的M0,主要应用于C端小额零售支付场景。数字人民币可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设备,并且用户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进行支付:“碰一碰”支付、“双离线支付”、可穿戴数字人民币钱包、可视卡硬件钱包支付,增加了支付的便利性,提高了支付工具的多样性,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低成本、更安全的支付选择。

上海数字人民币示范市场镇宁菜市场,每户均可接受数字人民币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云闪付及现金支付。从以前只使用零钱、携带不便的现金支付到如今多样化的支付方式,消费者可以灵活选择,菜市场的小商户经历了纸币支付—移动支付—数字支付,表示数字人民币进一步提高了小额多次交易的效率,更好的适应性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支付方式选择,容易刺激消费者进行小额消费,提高消费积极性,从而促进消费升级。

从试点情况来看,数字人民币“双离线支付”功能使其在无网络环境下仍可流畅使用,IC卡、手机终端、可穿戴设备可与手机App互联,支持多种离线支付方式,“双离线支付”“碰一碰”支付等都进一步提高了支付效率,提高了消费者的支付体验。数字人民币使消费者支付方式的多样性得以丰富,进一步将依赖于网络的手机移动支付的消费方式升级为依托数字技术的数字支付方式。

发行数字人民币能够提高银行货币服务效率。数字人民币非去中心化、可追踪的特性使央行能够拥有实时、完整的数字人民币流通数据。国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可以获得清晰准确的货币使用情况,再结合国际和国内宏观形势调整货币的投放数量,因此可以很好地应对通胀或通缩。稳定的经济政策与平稳的物价,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使居民消费水平可持续增长。商业银行也可以实现精准货币存储利率调控,合理的利率范围有助于居民减少存储、扩大消费支出,有利于消费的扩容升级。

使用数字人民币能够提高工资、补贴精准发放的效率。基于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技术,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可以为企业向员工支付薪资、酬劳等费用提供全新、快捷的发放方式,薪酬发放资金实时到账且代发交易无手续费。企业可以通过开立母、子钱包为总、分公司或连锁经营模式企业提供经营资金分账核算方案,并且子钱包资金归集时间及方式可灵活设置,提高政府或企业补贴精准发放的效率。工资、补贴的精准发放与实时到账能够有效保障居民的资金链,是消费扩容升级的基础。政府、企业也可以通过发放数字红包的形式,促进短时间内的居民消费。

数字人民币通过助力普惠金融促进消费升级

数字人民币以数字化人民币的形式,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信计算、软硬件一体化专用加密等创新技术,优化了支付环境,提高了数字支付的普惠性,有效节约了消费成本,提高了消费水平与结构,促进消费升级。

数字人民币丰富了法定现金形式,作为数字形态的现金助力普惠金融,促进消费方式升级。现金的使用场景在数字技术和移动支付的发展下越来越少,但部分群体仍有现金使用需求,依托移动网络、移动手机及手机App进行的移动支付固然便捷,但因移动网络搭建、移动技术、信息安全性、经济年龄等原因不能完全取代实物现金。数字人民币适应线上线下各类支付环境,减少了因技术素材、通信网络覆盖等因素带来的使用障碍,进一步打破了物理和地域等客观因素的界限,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量,满足公众对支付工具安全、易用的要求。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多元性是金融普惠的具体体现,能够推动消费水平升级。数字人民币线上线下场景多元,从重点民生领域入手,正在打造保险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全场景应用,满足各个主体、各个层次的差异化需求。线上与各互联网平台合作的子钱包形式,能够利用各平台用户资源扩大消费者线上消费范围,使消费扩容。线下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医重点民生领域,高覆盖广度能够提升消费者整体消费水平,高便捷度容易刺激消费者进行消费并促进消费水平升级。

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为资产管理者提供定制化、综合化的资产管理途径。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是除了传统银行之外,用于收支数字人民币的一个特殊的数字现金保管箱,基本户支持将关联钱包中的数字人民币进行兑回、兑出操作,一般户仅支持将关联钱包中的数字人民币进行兑回操作,这些都能更好地对接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加速了传统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惠及政策。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所带来的定制化、综合化的资产管理途径,尤其能有效地使个体工商户区分个人消费与生产消费,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个人资产管理,提升个人消费质量水平,推进消费扩容升级。

有关数字人民币推广的建议

加快完善法定数字人民币使用的监管技术

数字人民币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信计算、软硬件一体化专用加密等创新技术,增加了金融系统的技术风险,应加快提升对法定数字人民币应用的监管科技水平。数字人民币钱包分为软钱包和硬钱包,对数字人民币软钱包,应加强移动支付终端App、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应用程序接口(API)的管理,区块链技术等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升级。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金融科技实力。硬钱包基于安全芯片技术,依托IC卡、手机终端、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的特点,应完善一系列相关的双离线支付下防盗刷、防丢失相关的科技监管措施,提升监管水平。可以建立专业化的数字人民币监管体系,央行可以联合其他监管部门成立数字人民币监测分析中心,各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设立专业的数字人民币业务部门,对数字人民币的交易进行专门监测。

完善央行数字货币推广机制和应用场景建设,进一步提高市场渗透率

从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的发展进程来看,使用场景的丰富性、多元性,平台经济的完善性可以深度影响支付手段市场的使用度,数字人民币作为一项提高效率、服务大众的普惠金融设施,需要接受用户和市场的检验,可以借助其特殊优势逐步完善应用场景建设。

以民生领域为切入点,加强应用场景建设,继续积极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数字人民币现已在消费、交通、生活缴费、金融市场多个场景展开试点活动,可以逐步加大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医重点领域的支付应用场景建设,并加强与各类生活场景App合作,结合日常消费场景让用户在日常消费中熟悉并使用数字人民币。

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推广的多元方法。因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程度、教育普及程度和金融素养差异大,应加强活动宣传、教育科普推广工作,通过新媒体、金融机构现场海报、银行社区线下科普活动等方式推广数字人民币,普及数字货币相关知识,避免出现“数字鸿沟”。相关普及和宣传工作的展开,可以让用户真正意识到数字人民币区别于第三方支付及传统银行卡的优势,辅以活动吸引,如购物节免费红包等。

加大针对特殊人群及特殊场景的应用研发。利用“双离线”支付技术,针对特殊群体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拓展日常使用场景建设,数字人民币双离线支付功能可以不依赖手机和移动网络,将数字人民币存放于IC卡、可穿戴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缴费的效率。第三方移动支付依赖网络及智能手机,老年人和小孩不便使用,而数字人民币国家信用背书所赋予的安全性及“双离线支付”不需要利用移动网络的两大特性,很容易受到此类特殊人群及特殊应用场景的青睐,零手续费和实时结算的优势又将极大地提高商家和用户的使用积极性,增强用户黏性。试点下沉到特殊人群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从数字人民币最大普惠能力的特殊优势入手,加大针对特殊人群和特殊场景的应用研发,从下至上与从上至下的推广战略同步进行,最大化地加强社会对数字人民币的认可度和使用度。

加大“双离线支付”、硬件钱包等特色功能应用场景的研发。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可以先应用于医保、公交、地铁等使用硬件卡交易的场景,再将硬件钱包设施添加到老人和小孩日常消费等民生领域。“双离线支付”可以弥补以往因信号不好、没有信号导致支付不畅的问题;“碰一碰”支付简化了支付流程,这些都是数字人民币相较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特色功能,在吸引用户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积极开展与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互联网企业的合作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移动支付已被绝大多数用户接受,有近四分之三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与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深度融合,94.9%的移动支付用户使用移动支付进行吃穿用度等生活方面所需品的购买。商业银行在支付场景建设中的主要难点在于自身的场景较少,从各商业银行在2018年大力推广的Ⅲ类账户情况来看,其中生活缴费等民生领域功能使用度较少,应利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构建的丰富应用场景和平台建设,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与相关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继续打造和升级更多数字人民币的平台消费场景。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