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金卡工程启动3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金卡工程并致敬曾经为我国支付产业做出贡献的前辈。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如今,一卡在手就可以走遍神州,一机在手就可以支付无忧。时至今日,我国支付产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已被称为“传统”的刷卡支付,还是当下主流的扫码、移动支付,抑或方兴未艾的数币支付,支付服务的通用性、便捷度已达到较高水平。然而在30年前,“一卡在手,走遍神州”却仅仅是彼时的愿景,而不是现实,当时的人们别说跨省跨行用卡,甚至连同一地市的不同银行都没有实现银行卡通用。每念及于此,笔者在从业工作中,都深深感受到金卡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贡献。也正因如此,作为一个支付行业的后辈,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回顾我国支付行业不算久远却值得铭记的历史,便于业界同仁和社会公众了解我国银行卡的前世今生。
一、什么是金卡工程
1993年6月,我国启动实施金卡工程,金卡工程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世纪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主要是以承载电子货币应用的银行卡为基础并以全国联网联合通用为目标而开展的电子信息工程。金卡工程与金桥工程和金关工程在当时并称“三金工程”,都是国家重点部署推进的电子化、信息化工程。(注:后来也有将金税工程与前述三个工程合并在一起称为“四金工程”的说法。)金卡工程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不仅奠定了当今支付产业的基础,更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金卡工程的时代背景
1. 国家经济宏观调控需要非现金支付工具。当时,与银行卡未能成为居民普及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相应的是,我国的金融体系需要发行与流通大量的现金,资金的流转主要以现金收付方式完成,这既影响市场主体的交易效率和交易安全,又不利于国家遏制经济犯罪、稳定金融秩序、掌握经济运行情况。
2. 银行卡用户呼唤全国联网通用。金卡工程启动时的银行卡,不仅不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跨行联网通用,甚至同一银行不同地区也不能实现异地联网通用。这意味着银行卡使用的受理环境非常局限,从而导致用户体验不便,银行卡推广效果不好,并进而影响国家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政策部署。不难想象,当居住在甲市的我们拿着一张A银行的卡到同在甲市的B银行布放的POS机上刷卡却不能使用,或者我们拿着一张A银行的卡到乙市的A银行布放的POS机上刷卡却不能使用,这样的银行卡,用户还有多少使用的意愿?
3. 银行卡产业发展遭遇瓶颈。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各大银行在启动金融电子化建设的同时,自建银行卡交易处理系统,从最初代理境外信用卡业务到发行自主品牌银行卡,实现了银行卡产业的起步发展。但是,当时的银行卡产业还处于初创期,随着产业的发展,一些瓶颈和局限逐渐凸显出来。一是产业规模小。截至1993年,全国的银行卡只有几百万张的发卡规模,能够受理银行卡的POS机和ATM等终端更少,银行卡属于小众产品,远未达到普及程度,在替代现金支付的作用发挥上效果不明显。二是产业主体少。银行卡主要由几大国有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卡和收单,市场参与的主体不多,众多商业银行还没有发行和运营银行卡业务,市场上还未能形成广泛的行业共识和合力。三是重复建设多。由于当时全国没有统一的银行卡业务技术标准,开展银行卡业务的银行都有相互独立的一套标准,采取的是“自发卡自收单”的全封闭式银行卡运行模式,但是各自投入资源建设的结果却是银行卡不能联网通用,一个商户的收银台上摆放着多家银行的POS机(这就是业内最早的“一柜多机”现象),当甲银行的银行卡客户来消费刷卡,拿出甲银行的POS机,当乙银行的银行卡客户来消费刷卡,则拿出乙银行的POS机。由于产业资源没有共享,导致分散的投入没有实现聚合效应,未能有效促进银行卡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三、金卡工程的主要发展历程
1. 启动建设阶段。1993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视察中国人民银行沙河清算中心时提出实施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的金融电子化工程,指出:“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办一些关系到经济全局的大事情;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把金融电子化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993年10月,由5个部门联合组成的全国金卡工程办公室成立(设在电子工业部,中国人民银行为第一副组长单位),负责金卡工程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全国金卡办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建设作为金融电子化基础设施的金卡工程。
2.“小通用”(即银行卡同城跨行通用)阶段。1994年10月,“全国金卡工程试点城市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金卡工程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方针从组织发动进入到落地实施。金卡工程首批12个试点省市: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广东、海南、山东、江苏、大连、厦门、青岛、杭州,先后建成了地区性的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并于1997年9月全部投入运行,在同城(本省市)范围内解决了银行卡跨行交易通用问题。这一时期实现的试点城市银行卡同城跨行通用是金卡工程取得的初步成效,随后几年又新增了深圳、长沙、郑州、武汉、福州、云南等6个试点省市,最终建成投产了18个同城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
3.“大通用”(即银行卡异地跨行通用)阶段。1997年10月,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正式成立。1998年12月,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建成投产,并逐渐实现与试点城市中心和商业银行行内中心的联网运行,至此,一个由全国总中心、商业银行行内中心和试点城市中心共同构建的全国银行卡跨行交换网络架构初步形成。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筹建专职于推进银行卡联网通用的机构—“中国银联”,并开始推动在国内创建统一“银联”标识,要求国内各类银行卡符合统一业务规范、统一技术标准,在卡面指定位置上印刷“银联”标识;各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处理系统、终端机具进行相应的标准化改造,满足“银联”标识卡发行和使用。随之,“314工程”目标提出,即在2002年内,各商业银行要在本行系统内实现300个以上地市级城市的银行卡联网运行、跨地区使用;在100个以上城市实现银行卡跨行通用;在40个以上城市推广“银联”标识卡,并实现“银联”标识卡在这些城市内和城市间的跨地区、跨行通用。同时,2001年实现了16个城市中心、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与银行卡总中心的联网,初步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银行卡跨银行、跨地区的信息交换网络。截至2001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量超过3.8亿张,交易金额达8.43万亿元;全国可以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达13万余个,特约商户约15万户;ATM机5.1万台,POS机约30万台。总体而言,该阶段为进一步深化银行卡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设施、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和经营管理体制的基础。
4. 银行卡产业大发展阶段。2002年,“314工程”目标基本实现,2002年3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部分商业银行等85家机构共同出资成立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将原有的18个城市银行卡中心和银行卡总中心合并为“中国银联”的分支机构,总部设在上海。中国银联的成立,既标志着金卡工程中银行卡全国联网联合通用目标的初步实现,为国内银行卡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奠定了基石;也标志着我国以银行卡为主体的支付产业开启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新征程,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银行卡成为用户最为常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为未来包括网络支付、移动支付在内的新兴支付方式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石。截至2022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量94.78亿张,交易4519.45亿笔、金额1011.94万亿元;特约商户2722.85万户,ATM机89.59万台,POS机3556.07万台。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15/6/29 10:36:44
- 移动支付网 | 2015/6/12 15:27:50
- 移动支付网 | 2015/5/12 15:27:37
- 卡优新闻 | 2014/12/17 17:02:06
- 速途网 | 2013/6/7 11:35:20
- 人民邮电报 | 2013/6/6 10:09:37
- 移动支付网 | 2023/4/13 15:50:35
- 移动支付网 | 2022/6/16 14:52:30
- 移动支付网 | 2022/6/16 14:48:48
- 移动支付网 | 2022/4/29 10:40:26
- 移动支付网 | 2022/3/23 10:13:01
- 移动支付网 | 2022/3/7 15:45:27
- 移动支付网 | 2021/9/23 19:17:10
- 移动支付网 | 2021/8/26 14:03:18
- 移动支付网 | 2021/7/14 14: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