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银行协会(ABS)近日发布两份最佳实践文件,旨在加强财富管理行业防范洗钱及其他金融犯罪的能力。此举正值全球监管审查力度持续加大,而犯罪分子的非法活动手段也日趋复杂之际。
这两份于5月14日发布的文件,针对财富管理业务中的"财富来源(SoW)尽职调查"和"风险管理"提供了详细指引。由于涉及大额资金和复杂交易结构,财富管理行业历来是洗钱高风险领域。
财富来源尽职调查
《ACIP财富来源尽职调查最佳实践》为金融机构建立了一套全面审查客户资产来源的框架,要求超越传统的"了解你的客户(KYC)"基础核查。文件强调,必须通过分析客户的商业活动、职业背景、投资策略等信息识别风险信号,建议将财富来源评估纳入客户风险评级体系,不仅要评估客户本身风险,更要关注其财富来源的合规性。
在信息收集方面,文件指导机构如何验证文件真实性,并通过独立渠道交叉核实客户提供的信息。同时列举了多项危险信号,包括客户陈述前后矛盾、采用非常规持股结构、交易缺乏合理商业目的等。文件还明确了可疑案件上报、可疑交易报告(STR)提交、信息更新维护及交易监控等环节的操作流程。
财富管理风险管控
《ACIP财富管理风险最佳实践》聚焦行业关键风险点,指出空壳公司、代持账户、复杂投资工具等可能被用于掩盖资金真实来源(SoF)和所有权的手段。针对高风险客户和交易,文件建议实施强化尽职调查措施,并建立持续监控机制。
风险识别指引涵盖三个维度:
- 高风险客户:包括政要人物(PEPs)、来自高危司法管辖区的客户、涉足博彩军火等敏感行业的客户
- 易被滥用产品:离岸账户、信托基金、私人投资公司、无记名股票等
- 可疑交易特征:大额现金存取、与高危地区资金往来、涉及空壳公司的交易等
对于高风险业务,文件要求采取高级管理层审批、加强背景调查、核实资金来源与财富来源等强化措施。在系统建设方面,建议部署智能交易监控系统,结合自动预警与人工复核,定期更新客户画像和交易记录。
文件特别强调,金融机构需对财富管理人员开展全面的反洗钱/反恐融资培训,培育合规文化,并通过明晰权责划分构建稳健的治理体系。
迎接FATF互评估
此次指引的发布恰逢新加坡为2025年6月即将启动的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互评估做准备。近期该国曝出的多起重大洗钱案件凸显财富管理行业加强风控的紧迫性,监管部门已明显加大了对金融机构的检查力度。
据悉,这两份文件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征询了行业专家和监管机构意见,旨在作为现行法规的有益补充。虽然不具备法律强制力,但预计新加坡各银行及金融机构将会普遍采纳实施。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5/5/19 14:34:19
- 移动支付网 | 2025/5/16 9:31:40
- 移动支付网 | 2025/5/12 9:10:07
- 移动支付网 | 2025/5/9 15:41:56
- 移动支付网 | 2025/4/28 17:48:32
- 反洗钱观察 | 2025/4/28 10:39:07
- 移动支付网 | 2025/4/28 9:45:29
- 移动支付网 | 2025/4/27 10:07:00
- 移动支付网 | 2025/4/22 9:22:19
- 移动支付网 | 2025/4/21 14:13:44
- 移动支付网 | 2025/4/21 9:38:20
- 移动支付网 | 2025/4/18 14:23:50
- 移动支付网 | 2025/4/17 17:20:02
- 顺庆公安 | 2025/4/15 16:15:56
- 移动支付网 | 2025/4/15 15: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