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反洗钱报告办公室发布洗钱和恐怖融资类型报告
2025/5/23 10:23:27

瑞士联邦警察局(fedpol)下属的瑞士反洗钱报告办公室(MROS)发布《类型学报告》(Typology Report)第一卷,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帮助金融机构识别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的可疑活动。报告包含20个案例,每个案例都详细描述了可疑交易的特征、金融机构的应对措施以及MROS的处理结果。以下是每个案例的简要介绍:

案例1:刑事管理不善——通过nostro账户转移资金

客户试图通过银行的nostro账户(同业往来账户)转移资金,以避免交易记录显示其个人账户信息。金融机构拒绝交易并报告MROS,怀疑其涉及刑事管理不善(《瑞士刑法典》第158条)。

客户的行为符合洗钱的典型特征(隐藏资金来源)。金融机构通过尽职调查识别风险,并行使了报告权。MROS将信息转交国际执法机构,协助调查。金融机构需警惕客户通过非典型渠道转移资金的行为,尤其是涉及现金或隐蔽性操作的情况。

案例2:欺诈——通过过渡账户进行诈骗

金融机构发现客户公司的账户活动与初始声明不符,交易涉及大量不明对手方,且文件存在明显错误。怀疑其为过渡账户(用于快速转移资金),但无法确定具体上游犯罪。

尽管未明确上游犯罪,但过渡账户的异常活动仍被报告。MROS后续通过其他信息链确认其关联跨国诈骗案。即使无法立即确定犯罪类型,金融机构也需报告可疑的过渡账户活动。

案例3:欺诈——以外国金融中介名义开立账户

一家外国加密货币支付公司利用瑞士银行的账户为客户提供多币种支付服务,但其客户涉及诈骗。瑞士银行在收到投诉后报告MROS。

外国金融中介的监管等效性未充分验证,导致其客户滥用瑞士银行服务。瑞士金融机构需对外国中介的客户进行额外尽职调查,尤其是涉及高风险行业(如加密货币)。

案例4:犯罪组织——货币兑换所的警惕

一名意大利公司经理计划频繁携带大额现金跨境兑换,货币兑换所拒绝交易并报告MROS。公开信息显示该经理与意大利黑手党有关联。

金融机构通过终止谈判并报告,阻止了潜在犯罪资金流入瑞士。对异常现金交易(尤其是跨境)需保持高度警惕。

案例5:艺术品——加勒比画廊的洗钱嫌疑

客户声称出售画作获得180万美元,但付款分13笔从南美和加勒比账户转入,且合同条款矛盾。画廊所有者因贿赂案被通缉。

拆分交易(smurfing)和离岸账户使用是典型洗钱手法。金融机构通过对比市场价格和合同漏洞识别风险。艺术品交易需验证来源、价格合理性及付款路径。

案例6:犯罪组织——黑手党的人寿保险

意大利信托公司为黑手党成员支付高额保费,后要求退保。保险公司发现信托公司与黑手党关联后报告MROS。

人寿保险可能被用于洗钱,尤其是通过退保变现。需审查保险受益人和资金来源。

案例7:商品交易——黄金贸易商的异常

一家贵金属贸易商频繁变更银行账户,且管理层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发现其控制人涉及洗钱诉讼后冻结账户。

商品贸易的高流动性易被滥用,需关注交易对手和资金流向。对频繁变更账户或管理层的客户需加强审查。

案例8:欺诈——虚拟IBAN的滥用

外国银行利用虚拟IBAN(vIBAN)接收资金,但其终端客户涉及诈骗。瑞士银行通过交易备注识别终端客户并报告。

vIBAN掩盖了实际资金流向,需通过交易链分析识别风险。金融机构需与vIBAN服务商明确客户信息披露义务。

案例9:艺术品——有前科的艺术品评估师

客户声称出售私人艺术收藏,但评估师有金融犯罪前科。金融机构拒绝交易并报告。

艺术品估值需独立验证,评估师背景是关键风险点。需审查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的资质。

案例10:虚拟资产——加密货币经纪商的快速响应

加密货币经纪商发现客户为南美毒枭后冻结账户,阻止其将ETH兑换为法币。

公开情报(OSINT)和制裁名单筛查对虚拟资产行业至关重要。需实时监控客户身份和交易行为。

案例11:中介——律师在自由港的豪车交易

律师账户接收数百万欧元购车款,资金最终流向加勒比账户。律师以保密义务为由拒绝披露资金来源。

律师账户被用作过渡账户,需警惕非典型交易。对援引保密义务的客户需坚持额外尽职调查。

案例12:制裁规避——叙利亚政权的资金

叙利亚背景客户接收家族成员(政治人物)的大额捐赠,涉嫌贿赂。金融机构报告MROS。

虽未直接受制裁,但政治人物关联资金需审查。需区分制裁报告和洗钱报告的义务。

案例13:商品交易——自发光技术公司的俄罗斯黄金

客户从被制裁的俄罗斯黄金进口商处收款,涉嫌违反《瑞士禁运法》。

商品贸易需筛查交易对手是否涉及制裁。需关注高风险地区(如俄罗斯)的供应链。

案例14:房地产——阿拉伯湾政要在日内瓦的房产

前阿拉伯湾官员通过信托公司购买日内瓦豪宅,资金涉嫌贪污。金融机构通过媒体监测识别风险。

政治人物(PEP)的房地产交易需审查资金来源。需对PEP业务关系实施持续监控。

案例15:房地产——失业建筑师的大额资金流动

失业建筑师短期内接收多笔大额资金并提现,解释为“预支工资”和“无息贷款”。

资金流动与客户背景不符,涉嫌欺诈或洗钱。需验证客户经济能力与交易合理性。

案例16:商品交易——通过信托公司将原材料转为艺术品

商品贸易公司声称销售艺术品份额,但合同条款混乱且资金用途不明。

商品与艺术品交易的结合易掩盖非法资金。需审查跨行业交易的商业逻辑。

案例17:虚拟资产——银行与加密货币经纪商的协作

加密货币经纪商根据银行提示冻结涉嫌欺诈的客户账户。

金融机构间信息共享可增强风险识别。需建立跨机构可疑交易报告机制。

案例18:欺诈——伪造身份证开立账户

诈骗者利用伪造ID在瑞士银行开户,用于虚假薪资支付。

身份验证是防欺诈的第一道防线。需定期更新被盗身份数据库。

案例19:经销商——药房的现金交易

客户用15万瑞士法郎现金购买药品,但无法说明资金来源。

超过10万瑞郎的现金交易需强制报告。经销商需履行反洗钱义务,尤其是现金密集型行业。

案例20:腐败——金融机构的坚持

客户解释矛盾(中东公司为“兄弟”或“表亲”所有),最终取消可疑支付。

客户提供虚假信息是高风险信号。需通过公开信息验证客户陈述。

总结

报告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的多样化手法,强调金融机构需结合客户背景、交易逻辑和第三方信息进行综合判断。MROS鼓励主动报告可疑活动,即使上游犯罪尚未明确。

点击查看报告全文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