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仅剩1家!邮惠万家被邮储银行吸收,成立3年亏损扩大
木子剑移动支付网2025/9/24 11:11:23

直销银行领域正在大“降温”,不仅是传统银行的直销银行渠道关停,就连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也被波及。近日,邮惠万家银行被母行邮储银行吸收合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将只剩下“一根独苗”。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后者前3年亏损不断扩大

9月23日,邮储银行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吸收合并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的议案》。

该行同日发布的《关于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的公告》中对此有更详细的说明。

公告显示,为进一步优化管理及业务架构,邮储银行将吸收合并下属全资子公司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邮惠万家银行”)。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邮惠万家银行的独立法人资格依法注销,邮惠万家银行的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该事项还将提交该行股东大会审议,并报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实施。

邮储银行表示,近年来,其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数字化和集约化能力快速提升,以手机银行为主要服务渠道的格局已经形成,线上综合服务能力增强。为有效利用资源,降低全行运营成本,拟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吸收合并的目的包括:

一是实现战略整合。吸收合并后,邮惠万家银行线上运营经验整合到邮储银行,是对其线上业务强有力的补充。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吸收合并后,邮惠万家银行的业务资源及人才队伍,将为邮储银行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是降低管理成本。吸收合并后,将有效降低邮储银行管理成本,有助于将资源投入到互补性更强的领域,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据《银行科技研究社》了解,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7日,于2022年6月30日开业,注册资本50亿元,属于独立法人直销银行。

邮储银行前董事长张金良曾表示,直销银行作为全牌照的独立法人银行,申请的目的是作为邮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抓手或“试验田”,通过直销银行的设立,将金融服务嵌套到商户、消费者等生产、生活场景当中。

但是,成立3年多,邮惠万家银行业绩并不如意。翻阅该行发布的3份年报发现,净利润不仅没有实现转正,且亏损一直在扩大。

2022年,其营业收入1.01亿元,净利润-1.62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3.55亿元,净利润-2.63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2.43亿元,净利润-4.15亿元。

可见,去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55%,亏损同比扩大57.79%。

不过,邮储银行2025半年报显示,邮惠万家银行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减亏38.74%。情况较上年同期稍有好转,但仍难以改变短期内亏损的状况。

同时,银行近年来加速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线上渠道建设,旗下直销银行存在的必要性削弱。因此,可能是持续亏损加上并不明确的定位,导致邮惠万家银行被吸收合并。

值得注意的是,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合规之路也比较坎坷。就在近期,邮惠万家银行被罚。

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邮惠万家银行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罚款425万元。同时,时任该行场景金融事业部负责人兼营运管理团队主要负责人王某宇被罚款17万元。

中信百信银行近年净利润稳定在6亿以上,传统银行纷纷关闭直销银行渠道

在邮惠万家银行注销之前,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共有2家,另一家为中信百信银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来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曾有望“三足鼎立”,但招商拓扑银行最终未能正式成立。

据悉,招商银行和京东数科旗下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曾共同发起设立第二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2020年12月,招商拓扑银行筹建获得原银保监会批复。但在2022年7月,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撤回招商拓扑银行(筹)开业申请并终止筹备工作。

在仅有的2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中,相较于邮惠万家银行,中信百信银行目前活得还算“滋润”。

中信百信银行成立于2017年9月,是中信银行与福建百度博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注册资本56.34亿元,中信银行持股占比65.70%。

在开业的前几年,除了2019年,中信百信银行均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21年再扭亏为盈。2021至2024年,其净利润分别为2.63亿元、6.56亿元、8.55亿元、6.52亿元。

而据中信银行2025半年报,中信百信银行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1.66%。

如此看来,中信百信银行是目前直销银行领域唯一的赢家。据《银行科技研究社》了解,除了上述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传统商业银行的直销银行渠道更是在近几年纷纷关闭。

最早探索直销银行的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已关停相关渠道。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有一篇发布于2013年10月的文章《北京银行试点国内首家“直销银行”》,内容显示,北京银行联袂荷兰ING集团推出国内首家“直销银行”。

运营近12年,北京银行直销银行落幕。2025年5月26日,该行发布关于直销银行业务迁移的公告。公告称,北京银行直销银行App相关服务于2025年6月25日迁移至北京银行“京彩生活”手机银行App,迁移后原直销银行App上办理的业务将通过手机银行App办理。

从时间线来看,北京银行最早探索直销银行,不过似乎公认的第一家直销银行来自民生银行。但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也未能避开“关停潮”。

2024年7月15日起,民生银行将直销银行App、PC版与手机银行App进行整合,整合后,民生银行直销银行App、PC版停止服务。

《银行科技研究社》获悉,近几年,有越来越多银行选择关停直销银行渠道。即使仍留存的直销银行,月活用户数也较低。

毕竟,各家银行投入资源打造的手机银行已成“后起之秀”。在定位相似而用户体验又无法与手机银行相比的情况下,传统银行的直销银行渠道注定将走向衰落。就如民生银行公告所示,手机银行App的功能更全面,使用体验更好。

当然,也不能对直销银行渠道进行全盘否定。或正是在直销银行的探索过程中,传统银行逐渐找对线上化、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打造出更好用的手机银行。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