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金融蓄势待发 蓝海多领域拓展
2018/3/6 8:54:31

万物互联,让世界更懂你。当自动感知、控制系统融入交通管理系统后,之前的“红绿灯控制车流量”变成了“车流量控制红绿灯”,实现了“一定时间内通过路口车辆数量的最大化”,让交通从“无序”变得“有序、高效”。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还改变了银行对于融资企业的监管方式,由之前的静态监管变为动态、实时监管,有效降低了仓储融资、车押、液态化工动产融资等金融业务的风险。

物联网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物联网金融则在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上,形成价值流、信息流和物流融合驱动的金融系统,必将深远影响银行、证券、保险、租赁、投资等金融领域的创新发展与模式变革。

模式创新走向成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逐步渗透。备受行业关注的物联网动产融资,目前已在多方面取得模式创新突破。

“物联网+车押融资”。通过对车辆进行物联网建设改造,为汽车配备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当银行对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时,就可以利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监控汽车的销售或使用情况,从而掌握客户的还款能力。融资对象主要包括汽车厂商、经销商、货车货主等,可有效控制融资风险。

“物联网+仓储融资”。运用射频识别(RFID)、智能视频、工业二维码等技术,对港口和专有仓库进行物联网改造,实现重力感应、轮廓扫描等功能,以达到将企业存放在港口和专有仓库的货品进行质押融资的目的。银行可利用物联网技术企业提供的智能终端应用程序进行监控,降低质押物空押、重复质押、挪用等情况带来的信贷风险。

“物联网+厂库融资”。通过对企业厂区仓库、液态原材料储物罐等进行物联网改造,以赋予动产不动产的特质。对厂区仓库或液态罐中的原材料存货进行物联网监管,或通过电子仓单的方式质押给银行机构,便利于银行为企业提供动产融资服务。

“物联网+物流融资”。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生产企业、商贸企业和仓储物流企业连通,形成一个覆盖商品生产、流通、仓储和消费等各环节的智能监控网络。银行可利用物联网数据信息,准确预测商贸物流的上下游资金需求并提供融资服务。

可见,开展物联网动产融资,既有利于提升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动产融资业务创新发展,提升金融业务的可持续性。成为了金融机构适应科技发展形势,积极推动金融服务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实践应用开花结果

我国动产质押贷款市场需求量巨大,特别是动产资产占比高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十分迫切。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动产资产达到50万亿~70万亿元,但每年的动产融资规模只有5万亿~10万亿元。特别是动产资产占比高的中小企业,利用动产融资的需求十分迫切。

然而,由于质押动产监管难,多地频现动产质押贷款违约事件,加大了动产质押融资风险。为破解这一难题,平安银行联合感知科技集团,研发推出“物联网动产监管技术与服务系统”,包括感知仓位监管系统和感知仓单管理平台,实现对质押动产重量、仓库位置、存放库位、货物形状轮廓等关键信息的实时、无缝、智能监管。有效屏蔽了动产质押监管风险,构筑质押动产“无死角”监管平台,以技术创新推进动产质押融资革新。

平安银行贸易金融部负责人表示,“物联网动产监管技术与服务”构筑了质押动产无死角智能保护“罩”,推动传统的实物监管融资向更加规范、便捷、高效和安全的单证化融资演变,有望给动产质押融资带来颠覆式革新。

目前,平安银行系统内已完成物联网验收以及正在进行排队改造的仓库和港口达30多个,遍布华东和华南地区。通过仓储融资,为下一步向钢铁、有色金属、矿产品等大宗商品领域拓展物联网金融积累了经验。

此外,江苏银行历经3个月时间,将物联网技术与银行金融业务实践相结合,创新物联网金融新业态,探索搭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客观信用体系,推出全流程线上化的物联网动产融资产品,切中实体经济动产融资费时费力高成本,金融业信息不对称高风险的痛点。

江苏银行可通过物联网实时获取企业质押物信息,帮助企业凭借生产、流通中的动产实物获取授信资金,提供灵活多样的贷款方案。企业可以全线上办理信贷业务,实现随借随还,解决生产经营的资金周转需要,降低融资成本。通过该系统,客户可以在线上“一站式”完成借款、提款、还款、质押、解押等全部流程,实现7×24小时随借随还,全流程最快仅需2分钟。

物联网动产融资的推出,极大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后期采用物联网技术的产品将渗透到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物联网金融蓝海多领域拓展

物联网金融除了在动产融资方面的广泛深入应用之外,其他领域创新也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发行库管理是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既能保障发行库安全,又能提高服务效率,是发行库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人民银行在江苏省淮安市启动了“二代货发发行库管理系统”试点工作。并迅速在江苏省全面展开,重点是验证系统设备的适应性、稳定性、科学性和可复制性。该系统主要依托RFID现代物流技术,实现实物流和信息流的实时匹配,使发行库管理和业务处理迈上自动化台阶,是发行库管理的“3.0”模式。

通过引入物联网的概念,可以使发行库安全管理实现智能化、现代化和可视化。首先,在门禁安全管理方面,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对银行业务办理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同时在金融机构押运车辆上安装感应装置,当未备案车辆进入库区时系统自动报警。其次,可以通过建设灵敏、高效、低投入的物联网环境控制系统,将库房的温、湿度调控及杀菌消毒工作交给自动化控制系统完成,库房管理人员只需通过显示屏查看实时数据正常与否即可。此外,还可以将物联网主导的现代仓储技术充分运用于发行基金实物保管及进出库管理,由传感器、扫描仪等智能系统完成实物统计、数据传输、簿实核对等系列操作。

另外又如物联网产业基金的蓬勃发展。为支持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产业的发展,以及支持物联网技术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商业银行牵头或参与,使用基金交易结构,设立产业基金。例如,招商银行与中船集团成立感知海洋基金,为以海鹰企业为核心的无锡感知海洋产业园建设以及产业园中的企业提供融资。该基金规模150亿元,采取同股同权的方式,第一期50亿已经到位。平安银行无锡分行考虑采用银证产业基金的方式,成立鸿山物联网小镇产业基金,为物联网小镇的建设及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目前该基金正在洽谈和筹备中。

产业各方协力,优化物联网金融发展环境

业内专家表示,虽然我们已经看到了物联网金融的初创态势,然而其长远发展还需社会客观信用环境的培育、物联网金融环境的建设,尽快完善与物联网金融相配套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积极倡导物联网金融相关标准的制订。

其一,通过提升物联网数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及公信力,支持物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物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物联网金融研究机构等物联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和组织的筹建,为物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其二,尽快完善“物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下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出台配套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法规、监管规定等。重点关注物联网技术产生的数据、信息如何与个人隐私的保护规则进行匹配衔接,以及保护的范围、程度、期限、储存规则、监督、处罚等措施。

其三,加强物联网行业标准建设,构建物联网自主创新体制,积极推进关键物联网技术研究。呼吁政府部门注重物联网产业的顶层设计,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形成技术创新、标准和知识产权协调互动机制。针对重点业务应用,引导物联网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建设标准验证、测试和仿真等标准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不同行业物联网信息化改造,支持物联网企业技术研发、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创新。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