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物联网金融研究与展望
移动支付网 施好健2021/7/26 11:21:14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沛动力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金融格局与生态。工商银行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创新赋能”发展理念,于2017年率先在国内大型银行中建成开放、安全、易扩展的企业级物联网服务平台,并在促进金融与产业融合、提升风控管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未来物联网技术将迈入更加高速的发展轨道,在数据要素布局的催化下演绎出新内涵,为银行业务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物联网处在快速发展期,2019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已超26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80亿,近五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1.7万亿元。近年来,物联网技术的感知层、传输层和平台层均获得全面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物联网感知层设备小型化、智能化,部署成本持续下降。随着芯片制造工艺趋于成熟,物联网感知终端呈现小型化、智能化趋势,实现了在有限物理空间内集成更多功能,提高应用场景布设灵活性。苹果推出只有指甲盖大小的AirTag防丢器,内置纽扣电池、主板、处理芯片以及蓝牙和UWB等通讯天线,可用于物件追踪等高精度定位应用,大大扩展物联网应用场景。华为发布鸿蒙物联网操作系统,具有设备运行条件要求低、跨平台互联、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等关键特点,实现不同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让人、物、场协同更加智能化。随着越来越多感知设备厂商持续涌入,物联网感知设备成本和规模化部署成本持续降低,物联网已进入万物互联时代。

二是物联网传输网络基础设施向空天地一体化演进。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目前正向以地面移动网络、平流层热气球和外太空卫星网络等共同组建的空天地一体化全球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趋势发展。在移动网络方面,以面向低速率应用的窄带物联网(NB-IoT)、面向中速率和语音应用的LTE Cat1网络、面向更高速率、更低时延应用的5G移动网络协同发展为趋势,实现跨技术融合和全场景覆盖;在天空网络方面,以谷歌潜鸟计划为代表的一系列热气球和无人机网络的实验,填补条件受限地区网络服务盲区。在卫星网络方面,我国北斗卫星正式开通,北斗卫星聚焦于全天候、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为国产化自主可控的卫星网络奠定基础。未来,基于物联网全球一体化的通信技术,将能有效拓展数据要素覆盖面,加快数据要素流动。

三是物联网平台架构由端云向端边云演进。随着物联网设备量和数据量爆发性增长,海量设备数据汇聚的集中处理计算模式,已无法满足带宽密集型和时延敏感型业务的智能计算需求,促使物联网平台架构从“端+云”向“端+边+云”升级。基于端边云协同架构的物联网平台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数据就近处理,服务实时响应,核心业务离线运行,保障业务连续性,对客服务更及时、可靠。二是降低传输成本,减少云端压力。数据本地处理,大幅减少广域网内数据传输量,减轻云端数据存储和分析的负荷。三是挖掘非结构化数据,释放数据价值。充分挖掘音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价值,多视角深层次刻画客户画像,释放广阔数据空间和潜力,实现数据到金融价值变现的闭环。

此外,物联网创新应用方面也呈现出与数字孪生、卫星遥感图像、区块链、AR/VR、5G音视频等相关新技术融合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促进业务模式创新发展

围绕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工商银行将物联网技术整合到业务应用流程中,加速外部世界融合,低成本获取客观真实数据,延伸物联网服务金融能力,重构银行业在信贷业务、运行管理领域的业务模式,助力数字工行转型建设。

(一)顺应产业融合升级趋势,构建物联网金融新生态

在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感知层设备部署成本逐步降低、工业物联网日趋成熟等技术加持下,金融物联网与产业融合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银行可以从独立部署物联网感知设备向产业信息融合共享转型,降低银行数据获取成本、扩大数据获取范围。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构建新的产业组织形式,拓展新的市场发展空间,助推金融服务质效和竞争力的提高。

一是拓展产业物联网生态环境,通过运用红外摄像头、电子签封等技术手段,嵌入合作方供应链业务场景,实时对市场、企业、个人的经营、交易、消费等行为识别、追踪和收集,实现新的客户、场景和价值挖掘。

二是丰富企业画像促进产品创新,基于物联网与产业融合产生的海量数据,建立客户特征计算模型,面向重点客户群实施更具针对性的产品交叉销售和组合营销,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金融产品。

三是促进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基于物联网动产监控技术,使动产监控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型,打破抵押品对信用创造空间的限制,提升金融风险防控水平。

(二)抢抓技术融合发展机遇,延伸物联网金融服务能力

数字孪生、卫星遥感、北斗定位、AR/VR、5G音视频等一系列新技术正不断地注入物联网领域融合发展,助力“物联网+”创造更多更新的金融应用空间,催生乡村振兴等创新应用,持续丰富物联网服务外延,驱动物联网金融应用领域不断推陈出新。

一是优化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运用数字孪生三维空间重建技术,实现传统直播带货从二维转向三维,提供集农产品直播电商、在线景点展示、民宿预定等示范性数字乡村服务,同时采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类型、种植面积、长势监控和产量预估,实现农作物监控场景,助力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

二是提升金融资产定位管理水平,通过融合卫星定位、电子围栏等物联网技术,助力消费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提升。比如工商银行率先同业建成以北斗为唯一信号源的国产智能POS终端监控体系,增强智能POS移机风险管理。

三是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质效,利用物联网的物品追踪溯源技术,融合区块链不可篡改特性,实现产品“端到端”的全链路数据记录和防伪监控,完善行业金融征信系统。如工商银行与普洱市政府战略合作,实现普洱茶产品防伪追踪溯源管理,助力拓展小微企业贷款目标客户、投行业务客户。

(三)运用设备感知协同能力,实现运行管理效能最大化

传统的管理流程涉及实物操作、手工清点等人工操作环节,存在以人为核心的业务处理效率低、断点多、耗时长且无法有效规避道德风险的痛点。运用物联网定位、设备协同等技术,将实现以物管物、以物管人,有效解决内部管理中的人员资源瓶颈、道德风险和操作遗漏风险。

一是提升管理智能化程度,运用端边云技术融合5G音视频数据分析能力,充分释放银行经营场所的非结构化数据富矿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如在网点进行实时双录质检和精准营销应用;在金库实现人员区域追踪和监控异常预警功能,实现以技术换人,完成复杂、重复和高工作强度日常操作。

二是加强以物管物,借助于物联网感知罩等技术,在印章、发票、凭证等重要物件管理流程中,实施实时感知和跟踪定位;运用移动物联定位等技术,实现资产使用过程中变化信息自动感知和更新,替代人工操作实现业务全流程的自动化处理,提升运营管理效能。

当前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在硬件终端、传输技术、平台架构等方面持续升级革新,工商银行将紧跟新基建、国家战略等重大机遇,应用物联网技术渗入各行各业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打破行业数据孤岛,着力在物联网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研究与场景创新。

(作者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