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不清晰或成移动支付软肋
2013/3/26 9:00:33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WiFi和3G、4G网络的大面积覆盖,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香饽饽。调研公司Juniper预计,到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到6700亿美元,而Yankee集团的预测数字为1万亿美元。

  移动支付前景广阔,各方巨头争相进入这一领域,并加紧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布局,以扩大其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影响力。

  3月5日,微博支付工具“微博钱包”宣布推出移动客户端,开始了在移动端上的商业化布局。3月6日,阿里金融事业群总裁胡晓明宣布,拟在4月正式推出与银行信用卡业务高度相似的“信用支付”。

  Visa公司和三星近日也宣布签署全球合作伙伴协议,将Visa在支付领域的专长与三星在移动终端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紧密结合,推动移动支付应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随着移动标准的破冰,困扰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渐渐扫清,包括终端、银行、商户等在内的产业生态系统的打造将成为下一阶段企业比拼的重点。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上,一方是以银行、运营商、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的基于NFC的近场支付;另一方是以互联网公司为主的近场识别(即二维码方式切入)与远程支付相结合的架构。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平台注册用户达到6600万户,累计实现交易额450亿元;中国电信预计2012年累计交易额达536亿元,用户数达1400万户。但与第三方支付相比,运营商的支付规模仍有差距。目前,支付宝的日交易额已达60亿元。2012年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额突破万亿元。

  易宝首席执行官唐彬认为,移动支付最大的问题是价值链还没有成型,银行、银联、运营商目前还在抢位。因此,在未来,移动支付要打造一个生态系统,将以支付为纽带,核心力量是移动应用开发商。

  在移动支付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不乏清醒的声音在敲响警钟。

  目前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在PC环境下的安全软件尚不能保证信息不被泄露的大前提下,移动支付的载体——手机和手持电子设备到底有多安全,没有人敢打包票。一些IT人士表示,现在智能手机系统没有被黑客强势威胁是因为其中有用的资源较PC太少,如果手机里面有了钱,那么在利益诱惑下,一切将大为不同。手机安全体系到现在还基本是个画饼,仅有的几个安全应用,充其量不过是垃圾清理工具罢了。

  至于更大的瓶颈问题,也被看好移动支付的人士有意忽略。时至今日,银行卡的“刷卡”支付并没有真正实现全覆盖,众多商家因为要额外负担一部分使用金额而更乐意选择现金交易。即使这一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但移动支付还有一个更大的瓶颈——盈利。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表示,目前移动支付主要盈利模式只有三种,即前向用户服务费、结算手续费和后向商户服务费。张萌认为,移动支付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企业的盈利前景还不清晰。

  没有切实的安全保障,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没有成熟的商业盈利模式……一系列的问题成为横在移动支付前行路上的绊脚石。移动支付市场要想进入实质的稳定发展,还需“过五关斩六将”,解决好上述几大问题。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