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检测中心范贵甫:可穿戴支付产品的测试问题及建议
移动支付网 2015/9/22 19:52:26

  9月20日,由中钞研究院主办,移动支付网协办的2015中国移动支付与可穿戴设备论坛在杭州圆满落下了帷幕,银行卡检测中心总经理范贵甫在会上分别从“可穿戴设备概述”、“可穿戴设备的支付功能”、“可穿戴支付设备测试方案”、“可穿戴支付发展与建议”这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并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建议。

  可穿戴设备涵盖了从上到下、从头到脚、从手到衣服都涉及到的产品,得到了广泛地关注,同时可穿戴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感知和体验。作为一款可以连接人与物的产品,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集成化。

  目前,具备移动支付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实现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但是远程支付要用过蓝牙和手机来实现。整体上而言,银行卡、移动支付、具有支付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所支持的金融应用并无区别。范贵甫表示,一款可穿戴支付设备应该具有五大模块:第一,要有接触式的通讯功能;第二,非接触界面要满足PBOC 3.0应用;第三,蓝牙数据通讯;第四,要和多应用平台(GP)与TSM连接;第五,非接触通讯功能。他表示,为了做好这个服务,银行卡检测中心和GP合作,已经成为GP在国内的实验室,可以提供GP多功能卡的测试。

  关于标准问题,首先是金融行业的标准主要是PBOC3.0标准借贷记应用,qPBOC应用和扩展应用;其次是银联卡蓝牙及可穿戴设备产品规范,这些功能是银联卡的已经实现了,而且在做一些测试;第三是GP的规范,最后是国际对接的EMVCo的标准。范贵甫详细介绍了关于可穿戴支付产品的测试问题。一、金融功能。保障产品的功能完备性,包括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二、兼容性。保障产品自身兼容性及其与后台系统、其他金融设备的兼容一致性,包括通讯接口的兼容性、设备与手机的兼容性、应用间的兼容性。三、可靠性。充分考虑产品在构造和使用环境上的特殊性,保障检测结果与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包括可靠性及异常情况检测、电磁干扰检测、多种物理和化学环境检测。

  测试内容包括,一是通讯协议测试,这个通讯协议包含非接触和蓝牙通讯,这是具有支付功能可穿戴设备所独有的;第二是多应用平台测试,包括TSM/GP CARD;第三是金融应用,包括PBOC3.0的测试,这和目前金融IC卡、移动支付一样;第四是入网,个人化数据的检测。

  其中,他着重强调了可穿戴设备与TSM平台的影响,如果与TSM兼容性做得不好,就会影响移动应用的下载、安装生命周期管理功能,以及移动应用在可穿戴设备上的正常运行,这块和移动支付是一样的要求,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这也是可穿戴支付产品和银行卡的本质区别。另外,可穿戴设备与手机APP交互的数据稳定性、与POS机的兼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范贵甫透露,目前已经有一些产品在做测试,针对测试时发现的一些问题,他特意拿出来分享。第一,蓝牙的数据交互稳定性有待提升。具有支付功能可穿戴设备远程支付主要是通过手机的蓝牙实现,所以蓝牙数据交互稳定性有待提升;第二,非接触界面的刷卡能力有待提高,为什么呢?具有支付功能可穿戴设备面积比较小,真正拿一个小POS机去刷,不太可能,相当于把手伸到钱包里;第三,工作时间较短,待机时间有待提高,这会影响用户体验;第四,支付流程耗时较长,用户体验有待提升。他也着重强调了支付体验,尽管可穿戴支付产品已经具备了移动支付的所有功能,但是它作为一个产品仍然需要接受消费者的检验,因此消费者的建议非常重要。

  针对这些问题,范总也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产品质量。因为作为新生事物,具有支付功能可穿戴设备首先一定要美观,美观之后质量一定要可靠,如果可靠方面有问题,质量不稳定,质量不行,导致用户体验不好,生命力会有问题。第二,交易安全。支付交易安全是所有支付工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支付功能可穿戴设备作为新生事物,除具备丰富的金融功能外,确保其支付的可靠性、安全性才能赢得广大用户信赖。第三,互联互通。具有支付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是支付工具的有益补充,其与金融环境的兼容性是其长久发展的生命力。作为支付创新产品在底层通讯、内核应用、入网等方面符合各项金融相关标准的要求,是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保障。

  可穿戴支付产品作为一个新兴的创新移动支付产品,目前来看是一个比较热门的应用,除了银行外各互联网企业和手机厂商也在摩拳擦掌。但是作为一个与金融以及支付密不可分的产品,要过的检测和认证就是必不可少的。

  只推送您所关注的重点,请关注移动支付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mpaypass)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