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炜峰:关于Apple Pay和微信,支付宝的发展趋势?
移动支付网 2016/2/19 16:35:14

  2月18日,Apple Pay正式上线,很多投资圈朋友都在问我关于Apple Pay未来发展的看法以及爱刷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很多从事支付行业的朋友发表了各种关于Apple Pay与微信、支付宝的看法。无论大家观点如何,我在此用另外一个视角分析一下,供参考。

爱刷科技联合创始人徐炜峰

  首先从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角度看,最早人与人之间用实物交换,后来发明了铜币/银币/金币等金属货币,到中国宋朝出现的“交子”(存款/取款凭证),到美国在1692年发行的纸质货币,逐步到现在的电子货币支付(即电子支付)。请注意这里说的电子货币支付,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货币。我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货币是像“比特币”一样的,仅仅存在于电子化的货币,我个人认为未来5-10年这种利用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而实现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货币会成为现实。

  有点说远了,说回电子支付。目前大家已经普遍接受的微信、支付宝其实都是远程支付,虽然很多线下场景用扫描枪scan一下手机上的付款二维码,似乎是线下支付,其实还是后端远程完成的支付,反正就是电子支付的一种方式。而Apple Pay是近场支付(Apple Pay作为线上支付功能就不展开了,这里仅就线下支付讨论),是利用NFC非接触式近场通讯技术实现的,但是其实也是电子支付的一种方式。刷银行卡(刷卡)也是一种电子支付行为,只是大家往往把刷卡看成传统支付而已。所以,以下我在谈电子支付的时候仅包括微信、支付宝和Apple Pay等利用智能手机完成的电子支付,而不包括刷卡这类电子支付。

  因此,站在更高的一个维度思考(能否代表国家视角,大家自己判断,我只是表达我的看法而已),全面普及电子支付肯定是一个未来发展趋势。目前我们在国内一二线大城市,无论现金/刷卡/电子支付都比较方便,但是在三四五线城市,其实还是以现金为主流,因为POS机并不普及,甚至ATM都很难找到。这就是现实国情。因此,如果把全国日常线下消费所涉及的交易比作一个大蛋糕,我个人判断,电子支付也就占了20%的蛋糕份额而已(由于没有足够数据支撑分析,这里仅仅是个人猜测),也就是说线下现金/刷卡占了大部分的80%蛋糕份额。所以,电子支付的发展必然会降低大家日常现金/刷卡的使用量,尤其是减少现金使用量,这个对国家而言存在多个维度的好处,我就谈2个比较容易理解的。第一个维度可以减低印刷现金货币(这个折损率很高的),第二维度可以电子化地掌握所有资金流向(这个的意义就不展开了,大家都懂的)。

  综上而言,大家目前看微信、支付宝很厉害,但不见得Apple Pay或银联、运营商主导的NFC支付未来就没有空间。因为大家何必在“20%”的红海市场里面打的你死我活,还有“80%”的蓝海市场没有开发呢,所以聪明的做法是,大家都把“吵架/撕逼”引导成百姓热点话题,越吵越热闹,老百姓关注度越高,老百姓也越容易参与使用,最后大家都各自都拓展业务,逐步实现电子支付的全部覆盖,这才是真正的大发展,大空间。具体一点的个人预测,我认为Apple Pay势必会影响一部分Apple粉丝(超过1亿人群)的电子支付方式,同时也会引导老百姓逐步把刷卡行为变成刷手机行为,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微信、支付宝也会向NFC技术过渡,逐步把二维码淘汰(其实百度钱包已经开始这样做了)。所以,Apple Pay入华是明智的一步,是多赢局面,与微信、支付宝也并非你死我活。

  有一点我还是得特别明确说一下。对于NFC应用而言,电子支付仅仅是一部分功能而已。因为NFC应用是可以做很多“非支付类”应用使用的,比如说身份认证,快速通过等。所以,Apple Pay或其他NFC应用在与微信、支付宝也并非是在同一维度内竞争的,毕竟NFC技术比二维码更安全、更便捷。所以,Apple Pay或其他NFC应用可以拓展更多的线下应用场景、行业应用等等。总之,时间会证明一切,拭目以待。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