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招行行长马蔚华:信息技术发展倒逼银行+互联网
2016/4/14 11:42:27

  近日,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出席上海交通大学“交大FDT创新工场”的揭牌仪式时,分析到中国的商业银行正在经历五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和转折。对于银行来讲,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时代和信息技术背景下,银行业自身变革的重大机会。

  马蔚华认为,银行正在经历五个方面的挑战:

  ①经济减速带来的发展变缓;

  ②融资结构发生巨变,直接融资份额变大;

  ③银行失去政策保护;

  ④信息技术的发展倒逼银行业+互联网;

  ⑤融资需求变化,大企业的信贷需求萎缩,新需求快速增长。

  以下为马蔚华讲话观点整理:

  第一、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业的速度,无论资产的增长还是利润的增长也要回归正常。中国高速增长的三十年,GDP增长三十多年连续10%,银行信贷资金的增长超过20%,在全球也是少见的。那么这几年,速度在放缓。反过来说假如经济放缓了,不是10%了,而是6-7%了,如果银行还是20-30%,这只可能是银行的自娱自乐。

  第二、社会融资的结构发生巨变。银行在融资中的主导地位在逐渐的丧失,但是同时也打通了商业银行在简单的融资中介向全面的金融服务转型的路径。一个问题两面看,10年前,中国银行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在95%以上,10年以后,现在到了76%。为什么间接融资当时占主导地位,这和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有关系,在一个不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大规模的改革开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项目,只能靠低成本的储蓄存款去投资。中国加入WTO以后,不仅中国需要,中国变成了全球的世界工厂,大量的钱还是靠银行贷款,所以就形成了中国巨大的间接融资的力量。

  第三、金融游戏规则变化,银行失去政策保护,利率市场化了。过去是银行受到市场保护的,但另一方面,银行利率市场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过去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还不能叫真正商业银行。随着融资市场多元化发展,传统牌照垄断的功能在减弱,金融话语权更加分散。所以金融市场出现民主化、普惠化的趋势。新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呢,核心是市场化,包括利率市场化,也包括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包括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也包括探索的股票注册制,资本可兑换。

  第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互联网金融的跨界挑战,叫做技术性的脱媒。银行本身就有IT的属性,所有银行都是互联网企业,银行都是靠IT来做业务的。回顾历史IT、通讯的每一次改变,都带来了银行的变革。最早没有IT的时候,乔家大院、票号,那时候周转一次起码半年。到后来有了电报电话,大大进步了。互联网和银行的关系,就相当于空气和水。假如没有互联网,没有IT,银行肯定是没法生存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银行也是互联网企业,就是现在所谓的“互联网+”或者“+互联网”。

  第五、客户需求的更新换代。银行业一些传统的融资需求如大企业的信贷需求逐渐趋于萎缩。同时一些新的需求又会超出预料速度的持续增长,现在做银行遇到的需求和10年前发生很大的变化。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