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住建部马虹:可穿戴支付是互联互通的有力推手
佘云峰移动支付网2016/8/10 14:22:23

  8月2日—3日,“智慧城市+城市智慧卡”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首次提出基于智慧城市体系下的城市智慧卡发展理念,与本次高峰论坛同期举行的还有互联互通线上云服务平台卡娃易APP以及首款入驻的炫配手环正式发布,互联互通向可穿戴支付迈上了新的征程。会后,移动支付网有幸采访到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住建部”)主任马虹,针对这次的“主角”——可穿戴支付,来谈谈它为一卡通互联互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城市通卡到城市智慧卡的一脉相承

  本次会议以“智慧城市+城市智慧卡”为主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智慧城市体系下的城市智慧卡发展理念。智慧城市的概念非常广泛,涉及到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个方面,而城市智慧卡则是完全按照《数字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 通用技术要求》(GB/T31778-2015)国家标准建设,其前身包括各地的城市通卡、城市一卡通、市民卡、公共交通卡等,顶层设计上与城市通卡一脉相承,全面覆盖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智慧养老、智慧健康、公共自行车、校园一卡通、电子商务、风景园林、文化娱乐、餐饮超市等城市物联网智慧生活应用场景。

  马虹向移动支付网介绍,目前按照住建部标准统一进行城市智慧卡项目建设的城市有190多个,涵盖全国所有直辖市、90%以上省会城市和大部分地级市,覆盖8亿以上人口,发卡总量达8.5亿张。其中互联互通卡发卡量达到2亿张,覆盖人群3亿以上,受理终端达120万。截止到目前,全国互联互通城市达到72个,到今年年底将扩大到79个。

  以上数据是基于最传统的卡片而来,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人口覆盖扩展和应用创新的不断进步,人群对于产品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也开始呈现,传统卡片和异形卡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基于交通支付的可穿戴应运而生。

  如果说城市智慧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着力点,那么可穿戴支付将是智慧城市卡锦上添花的创新,是互联互通的有力推手。

  什么样的可穿戴是消费者需要的?

  可穿戴设备有很多功能,其中运动计步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据移动支付网了解,运动手环等可穿戴产品3个月以上被淘汰的人群达到30%以上,可穿戴产品的粘性问题普遍存在。

  仅仅是运动功能并不能很好地将人们的生活连接起来,因此在马虹看来,可穿戴设备的运动计步是基础功能,支付才是刚需:“只有与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紧密的联系起来才能增加可穿戴的粘性,而支付,尤其是以交通出行为基础的支付则是消费者最有价值和需求的。”

  说到可穿戴产品,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手环、手表的外观漂不漂亮、好不好看。但是在马虹看来,外观只是符合一部分人的需求,而功能性才是第一位的。她认为,功能是可穿戴的本质要求,外观上很多人都会有审美疲劳,过上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导致对产品失去新鲜感和兴趣,而只有当一款产品具备足够的粘性,使用领域足够广泛、产品体验足够方便的时候,那这款产品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另外,外观上开发者也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比如说表带的颜色、图案、材质以及腕扣的样式等等,满足各类消费者挑剔的需求。

  最后马虹总结一款好的可穿戴产品“外观要多样,内容要强大,功能一定要与刚需相捆绑”。

  规范标准是基础 产业融合是趋势

  本次会议上发布的卡娃易APP作为住建部在可穿戴领域的主要发力点,其目的就是为了给行业提供一个互联互通的线上服务平台,为可穿戴厂商提供互联互通的入驻接口,为各个城市提供应用接入和异地刷卡的能力。而谈到对入驻厂商的要求,马虹坦言住建部的态度一直都是开放共赢的,对于一款可穿戴产品首先需要通过相应的测试,满足机卡兼容性,符合相关标准;其次手环的基本功能需要相对完善,并且在使用体验上需要让人满意。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旨在为行业提供规范标准的《数字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可穿戴设备应用技术要求》正在起草制定中,目前已经进行到了尾声的撰稿阶段,预计会在今年11月份的城市通卡年会上发布这份技术要求。

  标准的完善和制定奠定了行业应用和创新产品发布实施的基础。马虹向移动支付网透露,住建部从1997年成立到现在一直在致力于标准的建设和制定,期间陆续发布了12项相关标准,其中有三项上升成了国家标准。在城市一卡通的使用上住建部有一个完整规范的IC卡应用的标准体系,在此体系下住建部一直在联合行业完善相关标准;另一方面住建部在制定白皮书上也不遗余力,从前年开始每年都颁布一部白皮书来指导行业发展,比如今年的《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网+”应用白皮书》。

  另外,马虹强调产业需要融合,这也是必然趋势。她认为一款优秀产品的诞生需要产业各方的协同努力,产业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让专业化的企业做专业化的事情,这样才能呈现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

  以人为本做服务 精益求精推产品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萦绕在马虹口中反复强调最多的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产品需要接地气,为持卡人服务;用户的体验是最重要的,市场最终决定了产品是否有生命力。”在她看来,“以人为本”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行动口号,而是真真切切的产品理念。

  卡娃易APP作为一款由住建部主导提供广大硬件可穿戴厂商入驻的超级APP,相当于一个APP超市。之前的模式是,一个可穿戴厂商发布一款手环会有一个配套的APP,这样消费者每更换一个手环就面临着数据丢失的问题,如今卡娃易APP则能帮助消费者解决这样的问题,为可穿戴厂商提供入驻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手环选择的同时,还能保留APP的使用习惯和使用数据。

  而住建部在与可穿戴厂商的合作上,住建部提供平台入驻和城市互通,可穿戴厂商提供硬件并接入平台,相关运营由卡娃易来做,后台数据则双方共享。同时对于通卡运营单位而言,引入这样一款可穿戴产品是“一劳永逸”的,避免了引入其它可穿戴产品所带来的APP更换问题,并且城市的互联互通会给消费者增加一定的粘性。

  马虹表示,在可穿戴支付方面,住建部主要围绕卡娃易APP来进行,未来将会实现空中发卡、空中充值等更多功能,并基于APP对接的城市服务为互联互通提供一些指南,帮助消费者了解互联互通情况,未来还会为传统的大卡、甚至NFC手机提供服务。

  不过马虹也强调,尽管目前有接入意向的可穿戴厂商比较多,但是卡娃易在刻意地放慢速度,目的是为了能先把一款产品做精做好,先做好产品的口碑。同时,短期内接入太多产品,对服务体量的要求会比较大,体系要求更完善、应用接入也更复杂,这样会影响产品的整体效果。同时,一款新的入驻产品前期需要通过相应的测试和调试,炫佩手环的相关工作准备了近半年时间,因此后续产品的推出还需要一定时间。

  结语

  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走到今天,人们关注得最多的是接入了多少城市,开通了哪些服务,讨论的最多是关于互联互通的标准问题。互联互通的初衷是便民利民,标准问题本不应该成为阻碍行业进步发展的壁垒,在互联网+的时代下,诸多的案例告诉我们竞争的最终结果都是合作,互联互通的产业融合应该是广大老百姓的最大期待。同时,在移动互联催生下的城市智慧卡,将会围绕消费者的出行、购物、健康、社区、娱乐等各种生活服务延伸开来,可穿戴支付作为城市智慧卡的创新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运动+支付的要求,在交通出行的刚性需求下我们也希望可穿戴支付的未来越来越好!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