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筹备组董俊峰:网联将树立分布式架构金融基础设施标杆
2017/6/28 11:14:10

文\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筹备组组长 董俊峰

近年来,中国网络支付市场高速发展,服务创新及场景应用日趋丰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业务体量、普及程度以及创新模式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兴金融领域。

行业前期自由生长以及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金融监管和金融支撑体系带来了新业态及新技术架构的双重冲击。一方面,行业创新相对无序,支付机构直连银行违规跨行清算,海量交易难于监管,资金挪用与洗钱等风险时有发生,并存在标准不一、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另一方面,为适应网络支付小额、高频、高并发特性,支付机构已普遍采用分布式新系统架构,而传统集中式架构系统已成为交易处理链条上的瓶颈。同时行业清算基础设施缺位,既有清结算系统也普遍采用传统架构,难以适配日益增长的网络支付市场需求。

为推动和规范市场长远、健康发展,在人民银行指导下,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非银行支付机构筹建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简称“网联平台”)。平台定位于向市场提供统一、开放、公平的资金清算服务,实现资金清算规范化、透明化、集中化运作以及资金流向有效监控,节约连接成本,支持业务创新,促进公平竞争,保障资金安全,提高清算效率,优化清算市场格局。

网联平台坚持市场“共建、共有、共享”原则以及“科技引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建设树立分布式架构金融基础设施先行范例,积极探索实践大型清算系统的市场化建设运作新路径,着力打造央行金融科技领域的分布式架构人才摇篮。从技术和人才储备方面为数字央行做好准备。

树立分布式架构金融基础设施范例

建设统一公共的清算基础设施,并构建中心化的行业运行监控体系,是适应网络支付新业态特性,规范清算行为,实施有效监管的必要前提。我国网络支付业务具有高体量、高增速、高普及、高并发特性,进而要求相应基础设施达到高性能、高扩展、高可用、高安全标准。为此,网联平台从顶层规划到细节设计全面采用先进的分布式云架构,着力打造标杆性的新金融基础设施范例。

1.高性能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达到约1639亿笔,位居世界首位。同时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某中国网络支付巨头的实时业务峰值达到12万笔/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面对如此高并发处理需求,传统集中式架构系统难以适配,以银行传统系统为例,全国银行的处理能力加总也难以满足前端网络支付实际峰值处理需要。作为行业交易的枢纽通道,网联平台全面采用分布式云平台技术架构,多地、多中心PC服务器集群体系,通过虚拟化及负载均衡等技术,系统设计的平稳运行能力,可有效覆盖目前市场实时交易峰值,同时系统极值处理能力将留有足量冗余,以确保全量支撑网络支付体系运行。

2.高扩展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中国网络支付交易规模从2014年约374亿笔到2016年的近1640亿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并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进而要求配套处理系统具备性能同步升级能力。相较传统架构系统的纵向升级模式,网联平台的分布式架构可实现从上层应用到服务器到数据中心再到城市地域的多层级横向扩展,在性能扩展灵活性、高效性和成本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

3.高可用

中国的网络支付已经普及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成为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双向开放、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的重要动力。网络支付体系的平稳可靠运行已成为保障经济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的关键要素,因此对行业基础设施的系统可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传统业务系统一般采用2地3中心模式,同城温备,异地冷备,故障及灾难情况下的系统切换时间以及有效性存在诸多短板。网联平台采用3地6中心多点多活互备设计,主要设计指标包括:系统可用率99.99%,RTO为0,RPO小于1分钟,可有效保障单点故障及城市级灾难情况下系统运转的连续性。

4.高安全

网联平台建成后将承载处理全量网络支付交易,转接从个人、商户到支付及经济体系运行的大量关键信息数据。平台安全运行与人民利益、金融稳定乃至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系统需具备极高的安全性。网联平台全系统按照金融等保四级设计建设,在物理、网络、主机、应用、数据安全以及安全制度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的IT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将树立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标杆。

2016年12月,央行组织包括资深院士以及来自央行、商业银行、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行业顶级专家,对网联平台技术方案进行评审。平台方案的先进理念、创新架构以及可实施实现性获得高度评价。2017年3月底,网联平台成功启动生产环境试运行,并逐步压测调试、灰度升级系统性能,按目前验证与测试情况,平台可按计划实现既定设计指标。

探索大型清算系统行业共建新路径

时逢网络支付行业改革关键时期,尽快建立网联平台是实现支付清算市场规范化的客观需要。但在较短周期内建设如此高标准的大型金融基础设施,是业界并无先例可循的巨大挑战。为此,网联平台建设充分遵循“共建、共有、共享”原则,立足行业既有基础,调动市场优势资源,借鉴业界先进模式,成功探索实践了一条行业共建、市场化、先进化的大型清算系统建设新路径,保障了平台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

1.汇聚行业专家智慧

网联平台在建设中以人才为先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汇聚市场机构专家骨干,共有来自各机构的一百多名专家共同参与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经验及智慧资源优势,构建起结构完备、人员齐整的精英化工作团队,共同设计系统架构、推进技术开发、梳理业务需求、制定标准规范,为平台建设提供核心支撑。

2.整合复用技术资源

网联平台建设在技术方面充分学习市场、倚重市场,融合行业机构的既有技术资源和积累经验,吸收各机构差异化技术优势,统筹形成平台技术方案,吸纳采用了市场机构20项成熟技术组件,实现最优部件整装组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网联平台实际需要进行多方面技术创新。

3.模块-组件化开发模式

作为行业公共基础设施,为保证平台系统的安全性和中立性,以及在人才、技术共建模式下高效推进开发实施,平台按照“组件化”原则设计顶层架构,将系统按模块、功能及标准化组件逐层级切分拆解。在共建机构研发人员按照平台指定的规范、标准开发特定组件后,由平台统筹集成功能模块,并总装完成清算系统。

4.一体化开发理念

一方面,网联平台建设坚持业务技术一体化模式,按照模块划分,混编业务、技术人员协同工作,避免业务需求、功能概设详设到具体代码开发脱节断档,确保流程衔接一致;另一方面,平台建设坚持研发运维一体化模式,强调功能研发面向后期实际运行,运维反馈引导迭代研发,并通过效率云科学管理、自动化运维技术以及全方位运维监控实现研发—部署—运维的一体化流程和闭环反馈,建立先进、高效的管理、建设与运行体系。

5.敏捷迭代开发模式

为保证周期及质量,平台在开发模式上区别于传统系统从规划立项、完整设计、集中开发到测试验收、上线运行的单向流程,采用敏捷迭代开发模式。一方面,相较既有金融基础设施平均不少于2~3年的建设周期,平台通过敏捷开发在半年左右时间实现系统的全流程搭建、基础设施部署和试运行交易验证;另一方面,平台试运行后根据实际反馈,持续迭代调优、灰度升级,循序渐进实现高性能指标和稳定运行,避免集中设计开发和后期实际运行脱节导致的系统规划缺陷以及调整完善困难,降低项目质量风险。

打造金融科技领域分布式架构人才摇篮

1.科技引领,以人为本,坚持平台发展定位

网联平台立足分布式系统技术,坚持科技引领的核心定位,坚持世界先进金融基础设施的属性定位,坚持市场化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定位。同时,充分认识到人才作为技术智力资源根本载体的关键意义,将技术人才视为平台发展的核心资本,着力围绕人才资本的发现、获取、增值、应用、输出,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和管理文化。

2.构建市场化机制,汇聚行业顶尖人才

网联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坚持贯彻行业共建原则,汇集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专家参与平台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运维,也成为支撑平台前期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为实现和保持技术引领优势,平台将通过市场化机制,调研借鉴相关行业对标机构,充分考量技术人才市场行情,设置具备足够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薪酬激励体系,以汇聚吸纳行业中的顶尖技术人才,构筑平台发展的核心资源和核心动力。

3.注重全周期管理,打造技术人才摇篮

在人才选择方面,借鉴业界先进科技机构招聘机制,结合网联实际需要,建立价值、能力、责任导向的多层级、全方位、专业化严格招聘制度,引进最适配优秀技术人才,构建高质量基础人才池;在育人方面,搭建扁平化、多序列、宽口径并有足够等级纵深度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职级发展路径,着力打造“网联课堂”专题培训交流平台,以共享模式推动技术智慧资源融合增值;在留住人才方面,打造技术文化和工程师文化,坚持务实原则,以技术能力和技术成效说话,始终积极探索实践分布式和金融基础设施前沿技术,让人才始终在最尖端技术领域开拓锤炼,构筑文化留人、事业留人根基,打造分布式技术人才摇篮。

4.技术赋能,输出人才,助力金融科技升级

网联借助行业规范化契机,依靠市场共建模式,吸纳行业优秀技术人才,并通过科学合理的人才机制体系,培养起一支精通分布式架构先进技术,熟悉分布式系统建设模式,具备分布式大型金融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经验,专业型、复合型、学习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队伍。这些人才资源宝藏是以行业市场为本源而诞生、孕育、成长,网联平台也将向市场反哺,始于市场技术共建,达于行业人才共享,为支付机构、银行机构以及央行金融科技体系培养高端分布式架构人才贡献力量。构建人才良性流动机制,将网联平台建设成为相关技术人才汇集、成长以及辐射输出的行业人才摇篮,助推央行金融基础设施乃至整个国家金融科技领域的技术革新和架构转型升级,助力构建以分布式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央行服务平台,为建设更加先进、强健、稳定的国家金融支撑体系做出贡献。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