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need banking,but we don't need banks anymore”.Bill Gates,1997.
比尔盖茨在二十年前说过这句话,今天支付宝验证了他的预言。笔者行走于中日之间,关注金融科技动态,这几年深感国内的支付创新和普惠金融给世界带来的冲击,特别在商业普及和实践试错上成为诸多国家的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受中国移动支付浪潮影响最多的两个区域应属日韩和东南亚。支付宝和微信寡占了国内的支付市场,随后战火蔓延到了境外,港澳台相继沦陷,日韩和东南亚成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的蓝海。
国内金融科技公司出海带去了新物种,同时也催促本地公司的崛起。他们有的模仿追随,有的联合本地资本反击,科技金融和中国互联网一直是他们口中的热门话题。对标硅谷的各国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关注中国互联网的一举一动,甚至派人常驻北京、上海和深圳,向总部实时汇报中国互联网动向。
与此同时大批中国游客涌入日本,他们手中的各类移动应用让日本人大开眼界,日本媒体甚至把它比作嘉永六年的黑船事件。看遍新鲜过瘾后他们陷入深思,一直在移动通讯方面领先世界的日本如今却落后了一大截,无论是知识界还是行业精英都呼吁政府放松管制,开始探索日本自有的创新之路。
导言啰嗦这么一大段,其实今天是想跟大家一起回顾这两年海外支付行业的一些变化,希望这些足迹能唤起你的奋斗记忆。
2017年于无印良品。少子高龄化社会的一大课题-劳动力短缺,自助收银和无人店铺向来都是日本各大零售企业的努力目标。无印良品和优衣库挑大梁拉着收银厂商不断尝新。MUJI这款自助收银机放弃了现金,只提供信用卡、IC卡和NFC支付,省去了日结对账的麻烦。
2017年于新宿。微信摇一摇在国内已经不多见了,日本的百货店却还没有放弃,但是效果甚微。很多商户已经回归线上导流,尝试跟携程、点评、支付宝等流量入口合作。
O2O的各种营销玩法,让商户的营销广告费又有了新的去处。
还记得支付宝的春雨计划吗?ISV都指着返佣活着,商户都等着支付宝补贴,消费者天天扫码领红包。不过好事一去不返,当它已经成为你的习惯。日本的ISV合作模式与国内有些不同,一般是从支付宝买入0.8%-1%的批发价,然后再以2%-3%卖给商户赚取差价。
自动售卖机是一个很好的支付场景。支付宝和微信收编了国内收银系统服务商、自动售货机厂商,出资了支付高频的外卖、打车、骑车等互联网公司,这些无疑是中国线下移动支付普及的画龙点睛之笔。
扫码支付的普及让智能POS厂商也“火”了一把,二维火、银豹等互联网公司登场。
改造传统自动售卖机的厂商应运而生,很快就能在日本和东南亚看到他们的身影。
日本便利店对于二维码支付的态度这次中日一致,罗森不管中国还是日本都是一家引入扫码支付的便利店,中国的全家骨子里是台湾公司自然也很积极。日本的全家和7-11至今还没有全心拥抱扫码支付。
2017年GMO公司。早期日本线上支付服务商GMO也在模仿国内的扫码支付产品,只不过他们没有做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后来转向了针对日本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贴牌扫码支付系统提供商。
2017年支付宝和微信的扫码支付大战如火如荼,应运而生的各种聚合支付公司和多码合一。半年后,日本创业公司AirRegi和Coiney出了二维码的聚合支付平台,Origami推出了同类的卡台贴纸支付。
第一财经的数据显示,这一波移动支付浪潮下银行的败势明显。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银行卡的消费业务,借贷业务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2017年于东京。日本Apple Pay上线,借助交通Suica的受理终端和网络普及。
2017年于东京,现金支付主流的日本商户想出各种招式。上图是为了减少店员找零时间,商家免费给消费者提供一日元硬币,填补个位数。
不光是二维码的多码合一,银行卡、信用卡和银联闪付都统统整合。国内的快钱、拉卡拉和银联商户做得不错。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交通卡,二维码支付都想泡她。
2017年于杭州。杭州地铁是第一个被支付宝“感化”的,起初是扫码买个车票,接下来大家都有所目睹的,一个接一个的城市开通扫码进站了。
好奇心日报的这个图简单易懂,让行外人也能一眼看出支付宝好在哪儿了。
2017年于香港。Apple Pay试图在香港挽回败局。
2017年于东京新宿。Apple Pay在日本的重要合作伙伴有3个,JR的Suica、SMCC和docomo的iD和JCB的QuicPay,基本覆盖了日本NFC(FeliCa)绝大部分商户。当然,这三家也是竞争关系,8成以上的商户都重合,Apple有点坐享其成渔翁得利。
2017年于上海。芝麻信用成了日本互联网公司顶礼膜拜的新产品,去年年底软银做了个类似概念的产品叫J.Score,梦想成为下一个芝麻信用。
2017年于成田机场。在日本企业中甚至像百度钱包这样的小众产品也一定的认知。
2017年于东京港区,体验日本最大出租车公司的二维码支付。
Amazon Japan在日本也想参与到支付市场中来,只可惜支付核心系统依赖日本本地网关,有些可望不可及。
支付宝一直在给补贴。
银联怎么办?
就像BCG分析报告中总结的中国互联网特色-大而独特,发展快速,活跃多变。中国的支付行业又何尝不是呢?再加上相对宽松的行业监管机制,给予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足够的施展空间,天马行空的产品问世。如果中国也像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把支付归到金融系统中,把个人信息看得严严实实,那会有今天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2/8/25 17:21:59
- 移动支付网 | 2022/8/25 9:19:30
- 移动支付网 | 2022/8/19 10:18:54
- 移动支付网 | 2022/8/18 14:39:02
- 移动支付网 | 2022/8/16 15:07:44
- 移动支付网 | 2022/8/3 19:19:30
- 移动支付网 | 2022/8/3 11:39:36
- 移动支付网 | 2022/8/2 18:26:50
- 移动支付网 | 2022/8/1 20:40:55
- 移动支付网 | 2022/8/1 18:12:35
- 移动支付网 | 2022/9/2 16:58:15
- 移动支付网 | 2022/8/31 18:06:51
- 移动支付网 | 2022/8/31 18:04:08
- 移动支付网 | 2022/8/22 18:20:30
- 移动支付网 | 2022/8/15 16: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