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五大行——中农工建交在区块链领域的应用探索一览
2018/5/10 10:52:45

进入5月份以来,全球对区块链的讨论逐渐趋于理性。特别是在上个月,国内五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陆续公开2017年经营和业绩报告,让大众得以窥见过去一年来代表我国主要银行业动向的国有企业在区块链领域的落地情况。

总体来看,目前中农工建交均已开始了区块链项目的研发工作,个别项目皆已上线运营,且主要应用到扶贫、金融欺诈、贸易金融、数字票据和雄安新区租房应用等场景中。下面,雷锋网将从五大行出发盘点下国内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或合作落地的项目应用。

中国银行

相较而言,中行对区块链的拥抱更为积极和全面,上至区块链技术、专利,中至BAT巨头合作,下至各项行业应用,均有涉及。据中行2017年年报显示,过去一年,该行一直积极开展区块链在贸易融资、生物认证科技、扶贫、租房等领域的应用。

早在去年1月,中行曾上线区块链电子钱包(BOCwallet)的iOS版本,该钱包地址由32位的数字+英文字母组成,用户可绑定个人在该行的银行卡号。

同年6月,中行与腾讯合作,测试区块链技术,并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同年8月,中行与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组织和全球银行一起加入SWIFT gpi区块链概念验证,以促进金融在SWIFT gpi项目中的应用。

同年9月,中行首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项关于区块链扩容的专利,专利内容显示该技术提供了一种区块链数据压缩方法与系统。

随着雄安新区大力发力区块链,也让中行注意到这块「肥地」。今年4月,中行雄安分行与蚂蚁金服雄安数字技术公司在雄安新区签署合作,双方将基于区块链技术在雄安住房租赁相关领域开展合作。

同时,中行还与汇丰银行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一种系统,可用于共享有关抵押贷款估值的信息。据称该系统自去年11月推出以来,已处理超过2500个物业估价案例。

据中行相关人员介绍,中行在区块链的布局和研究的蓝图、IT架构都很完整,已由过去的集中式过渡到目前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形式,同时也引入区块链的科技元素。

同时,中行高管在中行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还表示,后续中国银行将继续深化在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量子通信等四大方向的新兴技术研究。目前,(区块链)相关技术在跨境支付、公益中行、雄安新区服务场景等方面都得到了具体应用。

中国农业银行

农行的机构特性,决定了其在应用新兴技术时会重点专注于三农服务,在区块链即是如此。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查阅资料了解到,早在2015年,农行曾推出金融数字积分系统——“嗨豆”,该系统主要面向用户提供回馈服务。随着区块链技术风潮的兴起,农行目前正在借助区块链技术打造积分体系,以提升客户活跃度。

去年8月,农行与趣链科技合作,前者基于后者的底层区块链平台,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系统——“e链贷”。该产品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势可向电商供应链的法人客户提供完整电商融资服务,包括订单采购、批量授信、灵活定价、自动审批、受托支付、自助还款等各环节,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涉农信贷业务的信息不对称、管理成本高、授信等难题。该系统于去年8月1日完成首笔线上订单支付贷款。据称这是国内银行业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商供应链金融领域。

与中行相比,农行在区块链的布局相对保守,但也更为专注,或有可能在三农领域实现应用的深度落地。

工商银行

在五大行中,一直对创新技术和应用颇为积极的工行,自然不会缺席对区块链的布局和关注。

据工商银行2017年年报显示,过去一年里该行在区块链领域大力加大资本和人才的投入,并2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公益扶贫、金融产品交易、见证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创新。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初,工行参与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的研究工作。

同年3月,该行完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产品交易平台原型的系统建设,在其平台上为客户提供点对点的金融资产转移和交易服务。

也在同一时期,工行组建了包括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与生物识别等在内的七大创新实验室。据工行副行长王敬东近日透露,目前该实验室已投入300人的新技术研究团队,且七大领域已初步实现科技价值到业务价值的转化。

除技术研究工作外,工行也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扶贫相关探索。去年5月,工行的区块链与生物识别实验室正式启动与贵州省的脱贫攻坚基金区块链管理平台,并下放157万元扶贫基金。

而在技术专利方面,今年5月,工行发布首个区块链专利。据称该专利利用区块链系统来提升证明处理颁发效率,以避免用户将统一文档重复提交到多个实体。

就目前情况来看,“七大创新实验室”极有可能推动工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转型,其创造的业务价值或有可能在工行2018年年报中有所体现。

中国建设银行

相较上述三家银行,建行在区块链的探索虽然不那么打眼,但实际发力颇深。据建行2017年年报内容显示,过去一年该行在“区块链+贸易金融”技术方面多有探索,并在雄安新区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租赁住房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9月,建行与IBM合作,在香港开发和推出一个“区块链银行保险平台”,为其零售和商业银行业务提供服务。同一时期,建行宣布将在第三季度开始使用自定义的区块链平台进行银行保险,这一过程将推动银行将第三方保险产品销售到一个分布式账簿上。

同年11月,建行完成首笔区块链福费廷交易,金额近一亿元,成为国内首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国际保理业务的银行。

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该行在信用证和福费廷的基础上,后续会逐渐将保理、保函、供应链融资等纳入区块链系统,从而推进跨行贸易金融业务的进展。

与中行一致,建行也不想错过在雄安新区的机会。今年该行率先成立雄安新区服务建设小组,并在当地建立中国建设银行河北雄安分行。今年2月上线的雄安区块链租房应用,建行就是其中参与者之一。

交通银行

在中农工建交五大行中,交行对区块链的态度最为谨慎。此前,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曾表示,区块链技术还不太成熟,可应用场景比较有限,更应警惕资本市场炒作概念。

即便如此,交行还是悄悄开启了区块链的部署之路。2016年8月成立的银行间市场技术标准工作组区块链技术研究组,交行就在首批成员单位之列。

如雷锋网·AI金融评论此前报道,去年1月,交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中心副总裁范海鹰透露,该行正在探索区块链数字票据系统。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用了数字货币区块链合约关键要点,并涵盖生命周期整个流程。

遗憾的是,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目前交行并未向外披露过多关于其在区块链领域的探索动向,因此也不便做过多解读。

结语

在雷锋网·AI金融评论看来,现阶段国内五大行对区块链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供应链金融、扶贫、保险、钱包、数字票据、租赁等几个方面。其中,由于行业特性,供应链金融、保险和扶贫这三个领域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做应用创新,优势或更为凸显。

依据强大的资本和人才实力,这些传统金融企业可与互联网巨头强强联合,利用区块链技术积极探索更为核心或更为宽泛的行业应用,以期对国内银行业的基础设施、体系结构和行业规则带来颠覆性突破。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