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意安
数字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最大的能量场。
近日,国际知名调研机构Gartner2019年全球数据库魔力象限评选结果,阿里云成功进入“挑战者”象限,连续两年成为唯一入选这一权威评选的中国企业。此外,Gartner公布统计数据显示,阿里云已经位居全球云数据库市场份额第三位以及中国市场第一位,年增长率达到116%。在核心的数据库软件市场上,表现也非常不俗。
十字财经了解到,在阿里广泛的数据库产品组合中,自主研发的OceanBase和POLARDB数据库正成为两大拳头产品通过阿里云对外输出,服务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领域的金融机构,客户名单不乏网商银行、兴业银行、天津银行、众安保险、天弘基金等知名企业。
以往,在金融领域“IOE”几乎是金融机构的标配,但是随着云数据库的兴起,以及金融IT国产化的加速,云数据库厂商正在撕裂传统数据库固若金汤的防线,开创一片新天地。
1、去“IOE”的挑战
金融机构对于“IOE”再熟悉不过。所谓“IOE”,指的是以IBM为代表的小型机、以ORACLE为代表的关系型数据库以及以EMC为代表的高端存储设备。
过去几十年,IBM、ORACLE、EMC、思科等国际技术巨头在中国众多信息领域,尤其金融领域占据主导地位。2013年“棱镜门”的爆发,让政府越来越重视数据安全和技术的自主可控,而金融系统作为国计民生的底层支持,其信息系统去“IOE”也成为监管力挺的建设方向。
《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就曾明确指出,积极开展云计算架构规划,主动和稳步实施架构迁移,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
去“IOE”的概念提出多年前就已提出,证券、银行等金融行业曾经也试图推进金融IT基础设施的国产化,但这项工程的落地却并不容易。
关键障碍是,作为核心系统的数据库是企业IT系统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长期以来为甲骨文、IBM等少数厂商所垄断。虽然这些数据库产品,一方面系统及售后维护成本高昂,另一方面规则刻板、扩展性差、规划周期漫长,但是金融机构苦于没有成熟的数据库替代方案,只能全盘接受。
但是,变化在最近几年开始发生。
近几年,传统Oracle数据库与国内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发展脱节的情况已经愈发明显,“容量瓶颈”的局限愈发明显,系统的扩展能力受限,扩容成本高居不下。
为确保快速、灵活、弹性、创新的敏捷作战能力,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长期IT建设成本,“去IOE”早已不仅是出于对政府号召的响应,更是金融机构们出于自身商业利益长远考量的刚需。
云原生数据库技术的成熟让金融机构们“去IOE”的计划变得没那么难了。
据十字财经了解,在很多银行等机构的互联网金融等业务中,阿里自研数据库产品OceanBase广受欢迎,包括南京银行、浙商银行、人保健康险、常熟农商行、苏州银行、广东农信、网商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都在使用这一产品。
2、阿里云的机遇
阿里的云数据库能够获得如此多的金融机构采用,底气来自于其成功“去IOE”的经验。
在中国,最早遭遇“数据库”瓶颈的是阿里巴巴。十年前,阿里巴巴曾是甲骨文在亚洲最大的客户,然而,由于交易量激增,传统数据库带来的高额成本以及运维问题,2009年阿里率先喊出“去IOE”。
在这一大背景下,阿里先后自研了金融级数据库OceanBase以及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并且在2013年完成了对Oracle的全面替代。
(Gartner公布2019年全球数据库魔力象限评选结果,
阿里云成功进入“挑战者”象限)
阿里巴巴自身复杂的业务本身就是POLARDB和OceanBase最重要的实践场。尤其每年的双11期间,这些数据库产品更是经受了顶级数据洪流的淬炼。
今年双11期间,阿里自研数据库产品OceanBase、POLARDB以及其他多款数据库产品的共同支持下,保证了双11开始前15分钟整个系统没有任何抖动,数亿用户顺畅购物。
一个业界流传的段子称,阿里云的销售去宣讲产品,只要提到支撑了“双11”的海量洪峰,一般都能拿下客户的单子。双11等全球绝无仅有的场景确实证明了阿里数据库产品的成熟度,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发现,迈入全面云计算时代的今天,传统商业数据库已经很难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要。
事实上,云数据库也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趋势。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到2021年,云数据库在整个数据库市场中的占比将首次达到50%。而到2023年,75%的数据库要跑在云平台之上。
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事业部负责人李飞飞曾公开表示,“数据库正从马车时代向汽车时代转变,云原生数据库在成本、灵活度、安全、技术进化层面都优于传统数据库,传统数据库会像马车一样被更为先进的汽车即云原生数据库淘汰。
云数据库的大潮来了,站在浪潮之巅的一定是那些已经准备好的厂商。
3、金融IT国产化机遇
如果说云数据库是一股产业大潮的话,在中国这个市场上,云数据库厂商迎来的另外一个重大利好,应该说就是金融IT国产化的机遇。这是行业政策层面的巨大红利。
今年2月,最高层提出要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这种指导性的信号,打开了国产IT技术的巨大替代空间。
当前,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开展云计算架构规划,联合建立行业云平台,主动实施架构转型。“上云”的大趋势造就了巨大的市场蛋糕,云数据库也一定会受益于这种自上而下的国产化运动。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科技处人士透露,OceanBase这样的国产数据库产品在很多新的基于互联网的业务场景中确实表现出色,这一点在业内也是有目共睹,但是碍于监管规则,传统的核心账户系统中,银行还不敢尝试使用云数据库。“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监管、企业和技术提供方等共同推动的事情。”
作为软件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国家曾设立“核高基”项目,专门攻坚数据库领域,而核心的目的,则是解决“卡脖子”问题,在关键信息系统中,能够实现自主可控。
今天,数据库被看作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相当于金融科技的“引擎”。面对国外商业数据库巨头几十年积累的产品优势,国内厂商只有从云数据库这样的赛道上努力,才可能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对于阿里云这样的国内数据库厂商而言,未来能否成为金融IT的新基础设施,这波国产化的浪潮,无疑将是一次最为重要也必须抓住的市场机遇。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2/6/30 14:34:15
- 移动支付网 | 2021/6/10 16:45:06
- 移动支付网 | 2020/6/23 11:43:23
- 移动支付网 | 2020/5/30 11:47:45
- 移动支付网 | 2020/5/9 23:25:28
- 移动支付网 | 2022/6/27 10:48:10
- 移动支付网 | 2022/3/3 11:07:19
- 移动支付网 | 2021/9/28 14:43:45
- 移动支付网 | 2021/8/17 18:58:32
- 《财经》 | 2021/8/3 9:45:41
- 移动支付网 | 2020/12/9 18:44:44
- 中国金融 | 2020/11/13 14:31:56
- 移动支付网 | 2020/11/10 15:15:46
- 金融电子化 | 2020/10/14 14:55:09
- 财经 | 2020/8/6 9: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