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由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移动支付网联合主办的《金融科技大讲堂》第四期准时开播,腾讯金融云银行行业首席顾问王军从业务与技术两个维度,分享了中小银行数字化创新与架构转型的行业洞察与方案导入实践。
王军介绍了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需求、转型框架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撑,同时,分享了在数字化转型框架的关键举措中,中小银行有什么较好的实践方向。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有4个关键需求:获客与客户运营、数字化业务创新、数字化运营、敏捷的交付能力。
要实现这4个需求,银行需要搭建数字化转型框架。
数字化本质是将业务与技术相结合,引入新技术对业务模式、产品服务及客户体验的数字化重塑,即围绕客户增长变革客户交互体验、产品及服务流程,并以此重构业务与运营模式。
数字化转型策略与举措
在这一部分,王军分享了数字化客户、数字化产品与服务、数字化渠道、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运营与风控的相关内容。
数字化客户有3个关键:批量获取客户、存量客户转化为活跃客户、客户差异化维护以拉升贡献。其中,获客是基础,运营是客户贡献的核心。
在获客方面,王军提到,银行有两个主要的获客路径及模式,分别是“银行—企业—员工—员工朋友圈”和“银行—商户—客户—客户朋友圈”,银行可以在客户整体关系度评估的基础上,在单个客户、客户关系管理之外,识别客户间的风险传递、营销路径等,完成裂变式运维营销,实现获客。
对数字化客户来说,场景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大零售客群:实现自场景构建和第三方场景聚合,可以有效拉升客户拓展和活跃;同时,数据化分析也颇为重要,这不仅仅指客户画像,更强调对前端以客户行为为模式的数据整体归集,以及更加精准、即时的运营投放安排。
另外,王军提到,银行需要实现整体用户体系的重构,优化客户转化旅程。而整合重构来自于不同渠道的客户,必然涉及到整合不同的渠道。
数字化渠道方面,除了线下网点转型、线下设备轻量及智能化转型、优化线上渠道、线上线下渠道码化结合之外,也需要整合不同渠道,实现全渠道运营。
王军表示,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在数字化渠道建设上,有两个较适合的落地性方向:打造“1+N”的渠道建设、完成生态化及场景化聚合。其中,“1+N”指的是以手机银行为中心,带动N个自有服务触点、渠道的整合。这两个方向分别对标线上化通道的两个集群:“1+N”聚合型服务体系(自有)和小程序服务组件、API承载的开放银行生态。
中小银行渠道建设中面临一些问题:原有渠道整合困难、新渠道创新诉求大,王军介绍了【渠道融合与创新】解决方案:构建场景化金融服务与创新型平台,搭建小程序为承载的联合创新机制,在“1+N”渠道建设框架下,推进层级化的渠道建设与融合。
该方案打造围绕手机银行的一系列以公众号、小程序为承载的轻量型应用,满足不同的自主化创新诉求;同时,开放化业务与科技、科技与外部生态的联合创新服务机制,完善自有场景覆盖、创新不足的问题。
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解决的是触达客户后,银行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客户转化和金融服务价值变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产品的数字化重构(产品线上化迁移、产品数字化组合、细分客群的定制化解决方案);(2)场景化和生态化服务创新,实现金融+场景的服务模式;(3)精细化产品运营(依托于评价体系的产品精细化管理、产品差异化定价)。
中小银行在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方面,面临一些困难,包括自有场景、产品具有局限性,产品打造、运营能力不足。
就此,王军认为,中小银行可以采取【场景化服务聚合】和【生态场景金融】的方式完成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
【场景化服务聚合】服务细分客群,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客户服务旅程为主线,聚合并重构对客服务与产品。银行需要构建场景运营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服务和产品输出。
【生态场景金融】则引入或共建垂直细分行业服务场景方案,实现场景生态下的服务创新。
数字化营销指打造线上线下协同的数字化营销活动策划与管理机制,执行实时化、精准化、以客户为中心跨产品与服务线的一体化营销策略。
数字化营销包括展业营销、内容与活动营销。展业营销搭建轻量级展业小程序/App,自有与外部协同、线下与线上协同,支持客户与展业伙伴的维护与管理;内容与活动营销强调构建数据化的智能营销投放助手,实现内容与活动的更精准投放,以提升活跃与转化率。
数字化风控与运营需要以数据平台为支撑,从客户运营数据化、管理经营可视化打造数据化银行。
数字化运营包括两层运行能力,一是交易、受理端运营能力数字化,二是经营能力数据化。交易、受理端运营能力数字化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经营能力数据化包括客户运营数据化(客户洞察、营销、风控监测)和管理可视化(分层化经营数据可追踪)。
数字化风控要构建多维的限额和统一授信体系、基于大数据优化个人信用评级、引入第三方征信数据、完善贷后风险预警、利用技术实现智能化识别及监控。
关键技术支撑能力
在数字化转型中,银行需要的技术支撑能力包括引入应用新技术、建设开放性架构平台、数据获取与变现、融合创新与敏捷交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建设的模式转向共享平台化,科技合作模式转向敏捷化的生态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特点之一是松耦合、可被逐步建设、可以与现有系统融合。
其它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直播回看: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2/8/24 11:56:00
- 九卦金融圈 | 2022/8/10 9:52:40
- 移动支付网 | 2022/8/8 11:59:17
- 移动支付网 | 2022/7/29 12:11:22
- 移动支付网 | 2022/6/30 14:47:30
- 移动支付网 | 2022/6/24 11:56:57
- 《中国银行业》杂志2022年第4期 | 2022/6/6 10:32:49
- 新金融城 | 2022/2/10 11:04:56
- 新金融城 | 2022/1/27 14:48:14
- 移动支付网 | 2022/1/20 9:42:31
- 移动支付网 | 2021/8/18 10:36:43
- 中国银行业杂志 | 2021/8/16 16:59:54
- 金融电子化 | 2021/7/28 11:18:03
- 移动支付网 | 2021/6/7 16:24:16
- 心弦歌者 | 2021/6/4 17: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