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贷大扩张 透支之后你还有未来吗?
2020/7/13 11:52:48

前言

最近有两个新闻结合起来看非常有意思,一方面是央行公布了2月份的M2数据,从数据上看,M2又扩张了不少,同比增加了11%。虽然在这里面没有公布M2数据细节的构成,但是按照今年的经济环境,虽然有很多政策性保护性的信用是给到了企业端特别是中小企业端,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个人端的信贷增长幅度,理应是不会少于M2的增长速度的。那么个人端最近会的信用扩张速度一定是非常快的,个人端的信用扩张会拿去干嘛,无非是两大类的功能,消费或投资。

对于投资而言,一般而言无非是两种,要么股市要么房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股市跑步入场的人这么多,很大程度上也是大家手里的钱多了呀(虽然估计同步负债也多了很多),但是即使是这样,和个人信贷这么大体量的增加额相比,违规把个人信贷投入股市的,仍然占比不会太大。另一端大额投资就是房子了,但是从最近的情况来看,各地对于房产的打压政策始终是持续的,而且数据上房产的成交数据也没有和M2的增加速度保持同步,那么可以推测出其实大部分的个人信贷也并没有进入房市。那么这么大的个人信贷数据去哪了,就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个人信贷都有些什么产品

要看看个人信贷去哪了,首先就要看一下到底有哪些个人信贷的产品。总的来说,大致有这么几类:银行类、持牌非银类和不持牌隐性信贷类:

银行类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银行的产品。银行对个人端的产品,相信大家都还是非常熟悉的,大致也可以细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几乎每个人熟悉的信用卡产品。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对于绝大多数适龄人员来说,至少总有一张信用卡的,毕竟信用卡的营销还是做得非常好的。

信用卡作为银行类个人信贷的基本品种,在免息期之外还有很多有息产品(虽然人家名字叫做手续费,但是本质上和利息是一回事)。一种就是信用卡消费分期产品,是消费金融的最基础产品,另一种是现金分期产品,不管是现金取现还是信用额度变现都属于这一种。无论是这两种产品的哪一种,都是属于消费金融的范围,理论上,变现后的现金,只可以用于消费而不能用于投资。

除信用卡以外,银行还有专门的现金贷产品。这类产品通常和信用卡的现金分期有所区分,区分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额度。现金贷产品的额度通常比信用卡的现金分期额度要大。而很多银行不管是五大行还是股份制银行,近些年都纷纷打出了零售银行的概念,也越来越重视对个人端的现金贷产品。就连一些不为大家熟知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也通过互联网公司,将自己的现金贷产品做的如火如荼的。

第三类就是有担保类的个人信贷。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房贷和车贷了。就像前面说的,由于目前房产成交数据其实还不理想,所以房贷的数量理应是非常有限的。车贷其实也面临着一样的问题,车市虽然有所回暖,但是和信贷数据的扩张相比也是不匹配的。所以可见这一波的个人信用扩张其实主要使用的品种和流向,并不是房贷和车贷。

持牌非银类

持牌机构可以做个人贷款的,其实也是有细分的,也就是那么几块牌照和产品,可以给大家数一下。主要就是保险公司的保单质押贷款、信托公司的个人信托产品、小贷公司的贷款产品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贷款产品。

这几种类型的产品当中,除了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贷款产品会强调消费的属性外,其他的产品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可以不强调消费属性的。但是即使不强调消费属性,这几类的信贷产品理论上来说都是无法用于买房和投资股市的,至少从规定上是这么写的,只是要是真的挪用这笔资金用于投资,或者将原来所有自有资金用于投资,然后再贷款生活,其实本质上也是无法查到的。

但是从资金端来看,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还好一些,很多资金是自有资金或者是直接从资金端可以获取的资金,绝大多数的小贷公司以及消费金融公司,很多资金也是来源于银行,无论是直接通过银行信贷方式融资还是通过产品由银行或者理财产品投资端购买的方式,资金本质最终归属还是银行,也就相当于是银行资金的二道贩子。

既然作为银行的二道贩子,那么注定这部分非银持牌机构的成本是高于银行的,所以对应的,这部分资金的流向的个人端的资金利率通常也会比银行要高一些。要想满足这个资金利率的要求,这部分客群也相对于银行的客群来说更加的低质一些。

不持牌隐性信贷

除去一些可以持牌直接放贷款的以外,由于个人端的信贷业务实在太赚钱了,具体的后面会给大家算一下,所以仍然很多的机构以及个人都盯上了这块的业务。这里包括各种各样虽然不是信贷,但是可以做和信贷非常像的收息业务的执照以及纯粹就是走个人民间借贷的职业放贷人(这部分人群目前在法律上已经存在一定障碍了,但是还是有不少人铤而走险在走这条路)。

个人信用贷大扩张,可能透支一代人未来收入导致无法翻身

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本质上要承担的风险其实是比银行类以及非银持牌类的机构要大很多的,所以对于这部分的资金方而言,要取得的收益也是需要大很多。因为有了银行类和非银持牌类机构的存在,资质比较好的个人信贷都已经被包揽了,那就意味着这部分客群都是资质比较低下的客群,那对应的就需要非常高的收益才可以覆盖掉风险。这里所谓的非常高的收益,很多都会走到法定支持的24%收益率的上限,有些甚至会卡着36%收益率甚至更高。

不同产品对应了不同的利率水平

实际上按照上面的分期,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有没有持牌以及不同类型的牌照价值,对应的客户群体是完全不同的,而不同的客户群体对应的收益率也是完全不同的。其实这些收益率会非常好算,比如说银行类的产品,大家打电话问一下银行就知道了,而信用卡类的产品在信用卡的客服电话里都会解释的非常清楚。至于非银持牌类的产品也是一样的,找对应的机构咨询一下,对方会以为要来业务了,然后会把利率和还款方式都给你解释的清清楚楚的。

这里虽然由于牌照价值和机构实力不同,利率水平有所不同,但是大致上就是分为那么几档,按照年化来算,房贷车贷自然是最低的,但是由于这部分的贷款不是我们这篇文章讨论的范畴,所以就不列示了。我们如果只考虑信用类贷款的产品的话,利率水平基本上年化都是在11%-24%之间,根据不同类别的机构和牌照以及贷款人的信用程度有所差别。当然民间的还会有更多的更高利率的产品存在,但那部分就是另外一个维度的问题了。

很多人不太清楚11%-24%的概念,因为大部分人没有金融的背景也没有财务的背景,对于财务成本其实是不敏感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量的机构都要进军个人的零售类信贷的重要原因。由于个人端的借贷总额相对较少,并且大家对于利率水平的计算能力(比如等额本金、等额本息、先息后本这些还款方式对应的实际利率其实是不同的)非常有限,进而使得个人端对于利率其实并不太敏感。另一个就是由于个人端如果有了资金需求,通常多少含有一定的冲动型的成分,缺少整体的规划,既然是冲动型,就不会对利率计算的如此精确。这两点让这些资金方有了很多机会偷偷的占一些便宜。

个人端的利率水平居高不下,迟早全面侵蚀掉个人的现金流能力

如果只是看数字,很多人可能都会高估自己的还款能力。我随意举个例子。比如如果有人月到手工资是一万元整,这时候有一笔冲动消费需要一万元的资金。这时候如果是需要一万元的现金,可能手头会有点紧,但是如果有一个消费金融的机会,告诉他现在有个产品可以给他一万元,一年后只要还一万一千元二百元就可以了,每个月多还一百元。有很大的概念,他会明显觉得这点利息不会对他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就不需要用现金,可以留着备用,然后就开始了消费金融之路。

那么问题来了,一旦开始按照月收入的标准背上了这笔利息,其实意味着每个月的支出其实是多了1%。要想继续维持原有的生活质量,其实是需要多增加这百分之一的收入。而且消费金融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个无底洞,为了保持现有的生活质量,会不断透支未来的收入,而且这部分透支的收入,实际上并不是用于自己的身上,而是被各路的机构给赚走了。第一次的冲动消费是1%,那么如果广告足够诱人的话,有这样的十次冲动消费就变得非常正常。那就意味着每个月都会被蚕食掉10%的收入。

但上去这个10%不是很多,考虑到未来的收入能力的透支,其实意味着,需要每个月都增加10%的收入,才可以维持住现有的生活水准。而实际上大家的收入水平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按照上海统计的标准举个例子,上海的2019年平均收入水平相比于2018年相比,增长幅度在10%,增长水平都追不上信用贷的最低利率条线。要知道,很多人的收入增长幅度根本跟不上平均利率的增长幅度,只是被高收入人群平衡掉了拉高了收入水平而已。

而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说,他们要是开始参与消费金融,利率水平也是非常难达到11%这条基准线的,更多的是在14%以上。那就意味着,如果持续的受到信用扩张的照顾和冲动消费的广告的诱导,要想持续的保持同等收入水平的生活质量,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以贷养贷,持续的通过新的信用贷来维持原有信用贷所透支的未来收入。

本质上信用贷额度和循环滚动,并且由于市场上存在这么多大量的机构同时做这笔业务所带来的很多次多头贷款的机会。在信用贷的群体中,以贷养贷的情况并不少见。大家可以自己算算自己每个月的钱有多少是需要还信用卡的,有多少钱是需要拿来还利息的,刨去这部分的收入,还剩下多少是可以自有支配保证当月生活质量的。或者另一个角度算算,假如从今天开始,把所有的信用类产品全部停掉,还能不能维持现有的生活质量。这样就知道目前这篇文章写的内容是不是现在很多人的消费现状了。

所有信用贷产品都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就是个人未来收入刨除生活必需支出以外,全部透支完毕的时候,就是个人信用的极限。但是不幸的是,目前的各个信用贷产品都是比对着这个极限设计的,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单个产品的理论值,就已经可以掏空一个人的未来收入。除非未来收入可以持续增长,不然不通过利滚利以及借新还旧的方式,根本无法满足信用贷利息以及生活质量的平衡。但是从目前经济的发展来看,可以做到未来收入持续增长的人是非常少非常少的,不失业和降薪就已经不错了,所以也就注定了,个人的未来现金流能力,迟早是会被信用贷产品掏空的。

总结

这一波的信用扩张,由于对公类的信用扩张受限于大环境的不良影响,所以很多信用扩张都体现在了个人端。但是个人端的支出没有数据显示在投资领域有很大的增加,也就是说,个人端的信用扩张,很大概率都通过银行、非银持牌机构和非持牌隐性贷款的方式,进入了个人的消费类贷款领域。但是目前的个人类消费贷款领域的利率水平已经明显偏高,甚至已经高于了绝大多数人的个人收入增长幅度。由于消费类贷款会透支掉个人的未来收入,如果收入不保持增长,或者涨幅无法高于消费类信贷的利率水平的话,那么要想保持同等生活质量,就必须采用以贷养贷的模式,导致利息金额的雪球持续扩大,并且总有一天利息水平会扩大到个人未来收入能力的上限,从而将这整代人的未来现金流全部都透支掉。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