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开放银行计划的影响
2020/11/13 14:36:46

英国开放银行计划顺应了数字化时代下银行发展理念的转变,对整个金融业都可能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开放银行的大潮不仅将惠及消费者,更有望催生出一个全新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

开放银行计划的起源

开放银行(open banking)的本质是以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作为技术手段,实现银行数据与第三方的共享,从而为金融生态中的客户、第三方开发者、金融科技企业以及其他合作伙伴提供服务,并最终为消费者创造出新的价值。英国开放银行计划起源于欧盟委员会2013年7月提交的一份关于支付服务指令的修正案。随着欧洲经济数字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新支付方式和支付场景的出现,2007年通过的支付服务指令(Payment Services Directive,PSD)存在的不足逐渐显现。其中最重要的缺陷是新型支付服务机构未纳入监管范围,监管空白一方面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支付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考虑到PSD存在的不足,同时也为了加强消费者保护和促进创新,确保所有市场参与者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欧盟委员会于2013年7月向欧洲议会提交了支付服务指令修正版(Revised Payment Services Directive,PSD2)提案。经过两年半的立法程序后,PSD2于2016年1月开始生效,欧盟成员国需在2018年1月之前转换为国内法。PSD2相对第一版支付服务指令的重大修改在于:一是将第三方服务商纳入监管范围;二是要求银行向第三方服务商开放以前被银行垄断的数据,包括账户信息数据和账户交易数据。PSD2通过数据开放推动欧洲传统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更深层次地协作和竞争,最终追求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欧盟的立法机构认为,在数据分享的同时还必须强调数据保护。几乎在PSD2生效的同时,欧洲议会于2016年4月通过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两年过渡期后,该条例于2018年5月25日正式生效。新条例旨在统一各欧盟成员国的数据保护立法,加大数据保护力度,以顺应大数据时代下对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随着GDPR正式实施,欧盟成员国的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将更具一致性,欧盟数字单一市场建设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立法层面,欧盟从PSD2的数据分享到GDPR的数据保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从PSD2到英国的开放银行

英国是服务业出口大国,金融业更是英国经济的重要支柱。特别是英国公投脱欧之后,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面临极大威胁。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ompetition Market Authority,CMA)2013年6月面向个人和中小企业的银行服务情况市场调查显示,零售银行业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零售银行市场竞争不充分。小型银行发展举步维艰,用户更换银行的比例极低,银行在某些金融产品如透支上收取的费用远超合理值,消费者无法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金融行业创新滞后。英国五大银行(巴克莱、汇丰、劳埃德、苏格兰皇家银行以及桑坦德银行)占据零售银行市场80%以上的份额,由于创新型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银行数据,第三方服务商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微乎其微,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产品难以涌现。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英国财政部在2014年12月的芬格尔顿报告(Fingleton Report)中首次提出银行应通过标准化的API向第三方开放数据,推动新兴科技企业在金融服务业上的创新。英国开放银行计划中的数据分享比欧盟的PSD2更进一步,不仅要求银行开放数据,还需通过标准化的API分享数据;同时扩展了接入数据的机构,除受监管的第三方服务商外,还通过白名单方式要求银行向已授权的机构分享数据。2016年2月,英国财政部发布了开放银行计划的初步指引,给出了如何对银行数据进行分享和使用的基本框架。随后,CMA提出一揽子改革措施,确保用户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好处和初创型企业拥有公平竞争环境。2016年8月,英国9家银行在CMA要求下成立开放银行计划实施机构,主要任务是制定银行信息开放的标准和指引,推动开放银行的落地实施,并强制要求上述9家银行在2018年1月前为数据开放做好准备。

开放银行对金融业的影响

开放银行顺应了数字化时代下银行发展理念的转变,对整个金融业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未来,银行将通过数据开放与共享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差异化、特色化创新产品将是银行应对新竞争环境的关键。

传统银行将深化与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根据普华永道2017年的全球金融科技报告,82%的金融科技公司预计银行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增加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推出新的应用和服务。例如,汇丰银行子公司First Direct与伦敦的金融科技公司Bud建立了合作关系,后者提供API可合并多家银行和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数据,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资产。第三方机构也利用开放银行给消费者更大的金融产品选择范围。例如,Moneyhub平台就能实时查看自己的所有银行账户、金融投资产品、储蓄甚至是养老金账户,消费者可以比较和无缝切换金融服务提供商。平台也能利用获取的金融数据为消费者量身定制财务规划和金融产品。

传统银行客户关系或受冲击。开放银行下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平台能使得消费者在一个应用程序中管理金融资产、选择不同的金融服务提供商。对传统银行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更重要的是银行可能失去与客户的联系,成为金融产品和服务批发商,甚至可能出现彻底的金融脱媒。同时,开放数据环境下,许多产品和服务都依赖于长期以来累积的客户信任关系,传统银行短期内不太会丧失竞争优势,但它们必须有适应市场的能力应对来自新兴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

普惠金融迎来新机遇。如何利用科技推动普惠金融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要课题。开放银行通过汇集不同系统中少量的个人金融数据,为普惠金融客户“画像”,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信息更全面、更完整、更真实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机构就可实现更精确的风险评分和信贷审批,进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开放银行面临的挑战

开放银行正式实施已近两年,虽然各方期望很高,但市场并未出现预期的颠覆性创新产品以及创新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目前,开放银行计划还面临如下的挑战。

消费者认知度低。开放银行项目除在发布日当天BBC做过相关报道外,项目本身并未引起相关媒体的持续跟踪。开放银行计划实施一周年时,Splendid Unlimited的一份问卷显示,英国成年人中仅22%的人听说过开放银行项目,听说过开放银行的人群中仅20%的人知道开放银行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计划整体认知度低于5%。第三方机构近期的问卷也表明,消费者介入开放银行计划的比例仍未明显增加。市场急需颠覆性的产品迅速提升消费者认知度,并建立起基于开放银行的业务生态。

实施过程中的潜在监管冲突。由Ipsos Mori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个人数据发生泄露,55%的消费者会将其归咎于第三方机构,但仅22%的人会向第三方机构寻求帮助。公众对于开放银行中的利益相关方如何接受监管并不了解。截至目前,开放银行面临CMA、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支付系统监管局(PSR)以及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ICO)四个监管主体。业界也反复呼吁建立“一站式”的监管平台来应对开放银行监管实践中的复杂性。此外,开放银行价值链中各行业主体的边界如何确定、不同的机构在监管分工中如何协调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消费者对开放银行计划中的数据分享信任不足。市场预测2022年之前英国将会有2200万人使用开放银行催生的金融服务,但目前第三方机构还难以获取民众的信任,实现市场预期并不容易。据Fintech Future所做的问卷调查,77%的金融业受访者认为消费者对开放银行的数据分享缺乏信任,更为严重的是计划实施一年多以来这种不信任并未改善。出于对隐私的保护以及数据安全性的担忧,消费者对于毫无知名度的第三方机构心存疑虑,不愿意向其分享数据。特别是2018年3月脸书大规模用户数据泄露之后,公众对科技企业的不信任进一步加剧。除非开放银行能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并通过长期市场良性互动让消费者了解开放银行在数据保护上的具体措施,否则难以出现爆发式增长。

传统银行缺乏足够的激励在开放银行项目上投入资源。与中国“自下而上”崛起的第三方支付不同,英国的开放银行项目则是“自上而下”推动的变革。从推动创新的角度看,新兴的金融科技企业是数据分享的主要受益方。传统银行虽然认识到开放银行计划对金融服务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有格局下缺乏足够的激励在开放银行项目上投入资源。在2018年1月第一阶段截止日期前,CMA指定的9家银行中仅4家完全做好了准备,其他5家银行中有4家需要延期6周,桑坦德银行甚至需要延期1年。2019年3月,CMA开始评估9家银行数据开放的阶段性进展,又出现部分银行无法在限期内完成相关任务。

特定人群的数字鸿沟或进一步恶化。即使是像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仍有约25%的人口没有智能手机,互联网宽带服务也未全境覆盖。据统计,全英国约有960万人数字能力不足,开放银行的实施可能会加深本已存在的数字鸿沟。第三方金融产品提供商也会利用消费者的交易数据挑选利润最高的客户,并将其他客户排除在外。因此,在实践中那些最应该受益于开放银行项目的人群反而难以获得开放银行带来的服务。

毋庸置疑,英国开放银行对行业竞争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从消费者角度看,市场还在等待颠覆性的创新性产品。对银行、金融科技企业以及开放银行生态中的其他参与者而言,金融市场对于创新性产品的态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开放。特别是对传统商业银行而言,是否具备精准的战略定位,能否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以及是否具备快速的反应和行动能力将决定传统银行能否在新环境中胜出。

(本文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