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数字货币”的新闻报道和讨论特别活跃。美国的马斯克一会儿鼓吹比特币,一会儿炒作狗狗币,带着节奏让各种“动物币”轮番暴涨暴跌;中美洲的小国家萨尔瓦多日前通过立法将比特币作为国家的法定货币;中国三大金融行业协会发布公告提示比特币等交易风险,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交易价格应声下跌;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要求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我国央行部署十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纷纷鼓励民众参与抢数字红包;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数字化浪潮中数字货币相关的种种现象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数字金融变革大潮已来,其中真真假假的“数字货币”究竟为何物?数字人民币在全球央行数字货币中处于何种地位?对于“数字货币”的讨论如果上升为学术话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概念加以辨析和细分,严格说来,比特币等虚拟币不是货币,而是基于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加密数字代币”,与以国家信用背书的“央行数字货币”,既有一定联系又有重大区别,本文试图以我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试点有关内容为中心,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由来及未来走势略作简单研判和初步探讨。
一、全球各国政府不得不高度重视加密数字代币的冲击
当前全球众多国家一边围堵打压比特币等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数字代币,一边加快研究以国家信用为支撑的央行数字货币,从短期来看其主要动力源于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的高流通性已经构成对于法币的挑战,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造成世界货币体系变迁的可能性已经产生;其次是马斯克等世界级大V人物鼓吹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导致加密数字代表交易市场的涉众性迅速扩大,参与投资的人数巨大;再次,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的交易价格暴涨暴跌,对于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舆情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必然引起各国央行高度警惕和适当回应。
面对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的挑战,各国政府被迫不得不予以回应。推出央行数字货币(或“法定数字货币”)就成为主权国家回应加密数字代币的方式。中国人民银行在这一方面布局较早,比特币问世之初,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注意到其可能对货币金融产生的影响,2014年央行正式设立课题予以研究,2017年成立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主持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而且2019年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进入内测和试点阶段,继深圳、苏州、成都、雄安等地试点之后,长沙、上海、青岛等城市踊跃加入,形成10+1的试点格局。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也引起全球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在数字货币研发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甚至也有人认为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将挑战美元霸权。
中国人民银行之所以能够敏捷回应和快速推进,与我国的数字中国战略以及全球变革有着莫大关系:第一,当前中国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因为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数字中国特别是数字经济的建设,需要相应的数字货币和数字金融作支持。第二,加密数字代币潮流冲击,尤其是脸书公司计划发行天秤币的白皮书发布之后,我国明显加快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试点的速度。第三,当前全球各国都在争取推出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形成世界竞争的格局,中国作为走在世界数字化前列的国家,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也势在必行。
二、加密数字代币的“货币野心”及其新型货币实验
加密数字代币在核心理念上与传统法定货币有着迥然不同的追求,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代币的研发者宣扬“去国家化、去中心化”的理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帮自称为“密码朋克”的技术极客,抱着无政府主义、希望借助技术实现隐私保护的想法,加密数字代币就是试图把这种理念运用到货币金融领域的产物。在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下,2008年10月,一个化名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人物向metzdowd.com的“密码朋克”邮件列表中发布了一篇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被认为是比特币的天才创意宣言书。2009年的1月3日,中本聪发布了开源的第一版比特币客户端,并通过“挖矿”得到了50枚比特币,他在创世区块写道:“当时正是英国财政大臣第二次出手纾解银行危机之时。”
比特币“不需要信用中介的电子支付系统”的主张,与国家化、中心化的法币运行机制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比特币的研发者试图运用技术来约束货币的超发,解决主权国家普遍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因此,比特币的运行不是靠国家信用背书,也不在乎是否有法律保障。作为一种所谓的新型货币实验,比特币就是靠代码来实现其信用机制,技术极客甚至提出所谓“代码即法律”的憧憬。比特币的本质是一种加密数字代币,但是它打着“新型货币实验”的旗号出现,一度唤起了人民对于用于数字加密技术解决通货膨胀极大的信心和希望,也激发了更多模仿者加入到加密数字代币研发行业来。
经过技术极客们十余年的实验和推广,加密数字代币逐渐渗透到了众多领域,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生态圈包括所谓的币圈、链圈、矿圈等等圈层,圈层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影响日益扩大。因为加密数字代币技术上去中心化、分布式的结构具有很强的韧性,不容易被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打击取缔而消失,其全球性的流动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尽管全球主要国家货币当局都不愿意承认比特币等为货币或数字货币,但是不可否定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的冲击越来越大,甚至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金融体系都感到了危机。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站在主权国家的共同立场抵制和否认比特币的价值。
比特币就像货币金融领域的一个“幽灵”,一个巨大的幽灵已经从魔瓶中释放出来了,不仅与央行争夺货币铸币权,还在瓦解传统金融体系的技术基础和核心理念。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各国货币当局希望继续保有自己对货币主权等特权,这是各国央行推出数字货币的根本动力,通过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与之对抗,同时减少加密数字代币的影响力,消解它带来的冲击力,变成迫在眉睫的任务了。
三、加密数字代币滋生的违法犯罪形势严峻
或许,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的研发者理想很丰满,但是其实际应用的现实很骨感。一些国际组织和研究者已经监测到比特币被大量用于洗钱,规模非常巨大。除了用于洗钱之外,还有用于暗网交易、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如前段时间美国一家石油公司被黑客勒索要求支付比特币事件,这就是比特币用于犯罪交易支付典型应用。
在比特币的示范效应下,很多跟风的山寨币和空气币,在中国主要演变成了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的道具。据公安部门分析,最近几年此类非法集资已经从传统线下集资逐渐转向线上;传统集资是以人民币货币形态进行集资,现在变成了以比特币等各种加密数字代币作为载体进行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现在对于加密数字代币的整治,还主要关注在洗钱、诈骗,延伸的一些相关联的帮助犯罪也值得我们加强关注和研究。
当前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不仅实现了支付等一些“货币”的功能;也实现了作为资产投资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变成了一种用以投资的资本,如在ICO活动中就是用比特币等去投资别的新加密数字代币。因为ICO容易演变成为非法集资,我国2017年在ICO疯狂之际及时进行叫停和整治。后来市场上以STO等各种形式变相以加密数字代币进行投资的行为,通过穿透式监管可以看出,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变现成各国法币,实质还是非法集资,所以要警惕比特币现在是缺乏监管下的金融功能逐渐扩大和膨胀,以至于扰乱金融市场。
加密数字代币可以绕过各国货币当局的监管,现在很多国家在进行监管,貌似形成了围堵,但是全球各国并不是铁板一块,并没有协同联动,容易让加密数字代币领域产生法律规避现象。即使十个国家有九个国家在打击比特币,只有一个国家没有采取打击行动,那个国家就可能成为比特币的“避难所”。加密数字代币的参与者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法律规避的现象,是各国采取行动时特别值得考虑的因素。
四、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的技术支持与制度保障
我国央行对于数字人民币的技术研发比较早,因为主要是应对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的挑战,在技术布局和贮备方面其实是考虑过包括区块链作为技术支撑的可能性,也高度重视研究央行数字货币与加密数字代币的差别化制度安排。
目前因为数字人民币主要是对现金M0的替代,采用央行、商业银行的双层投放结构,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主要技术还是用中心化的设计,暂时还没有应用分布式的区块链运行机制。在目前条件下,数字人民币可以暂时不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技术,但是专利申请来看,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是研发了有关的区块链技术,并且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区块链技术在票据交易方面已经有所应用,将来完全可以移植到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中去。未来如果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带一路国家使用数字人民币,可能就要考虑应用区块链技术做一些联盟链的改造。
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技术构架叫DCEP,除了重点关注数字货币DC之外,还高度重视电子支付EP。在支付方面,还要对于现有的银行支付体系进行改造,同时也要重构第三方非银行支付体系中,未来数字人民币投入使用还需要整个金融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支持。因此,数字人民币可以说是中国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发动机和助推器,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的加持,以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将在央行数字货币的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数字人民币或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要依靠国家制定法律来保障其法定性和法偿性,这是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本质要求,也是央行数字货币与加密数字代币的一个根本差别。因此,在稳妥数字人民币的研发的同时,我国也正在积极推进《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2020年10月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规定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为发行数字货币提供法律依据;为防范加密数字代币风险,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制作和发售数字代币。此外,还需要有关民事、刑事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建立起与数字人民币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
五、简短总结:央行数字货币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面对比特币等加密数字代币的冲击,尤其是去国家化、去中介化理念的影响,全球各主要国家的货币金融当局感到了危机,甚至国家治理也会面临非常大的考验。全球各国央行纷纷拟推出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高速车头,如同铁道交通发展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高速列车就在这十多年崛起。现在人类已经创造了金融领域的“高速列车”——数字货币,下一步要让数字货币跑起来并驱动整个数字社会的发展,相应配套的金融基础设施要全面升级改造。
我国现在的金融基础设施还不适应央行数字货币运行,为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我国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下一步整个金融体系要适用央行数字货币的流动、支付、使用,甚至经济社会的每一个机体都要适应央行数字货币及其运行机制的要求,将会进一步助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崛起。因此,数字货币是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动机和数字社会的助推器。基于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试点,我们目前主要在探讨央行数字货币本身,以及数字人民币在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的领先地位。但是,止于央行数字货币本身的认识还远远不够。长远来看,我们应该看到央行数字货币将推动整个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转型,及其更为深远的经济社会影响。一切才刚刚开始!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
展开全文
- 中国经济评论 | 2021/8/18 11:03:14
- 数字经济法治高端智库 | 2020/12/25 15:22:58
- 移动支付网 | 2022/9/1 17:55:44
- 移动支付网 | 2022/9/1 15:34:52
- 移动支付网 | 2022/9/1 15:33:39
- 移动支付网 | 2022/9/1 15:32:18
- 移动支付网 | 2022/9/1 15:30:57
- 移动支付网 | 2022/9/1 15:29:38
- 移动支付网 | 2022/9/1 14:18:48
- 移动支付网 | 2022/9/1 14:16:39
- 移动支付网 | 2022/9/1 12:58:12
- 移动支付网 | 2022/9/1 10:13:37
- 移动支付网 | 2022/9/1 10:00:12
- 移动支付网 | 2022/8/31 17:46:22
- 移动支付网 | 2022/8/31 17: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