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旗下农银金科发布“兴农商城”业务社招,乡村振兴受大行关注
薛小易移动支付网2021/9/26 9:14:58

近期,中国农业银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农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农银金科”)发布针对兴农商城业务的社招信息,招募15人,主要从事兴农商城业务管理、数据分析、运营管理、视觉设计、产品设计等工作。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兴农商城(原“中国农业银行扶贫商城”)是农银金科面向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通过平台服务为各级入驻商户提供公益、开放、全流程、可定制、综合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及商城金融服务。未来,兴农商城将以乡村振兴为核心,创新金融产品,利用新技术构建新场景,通过精准营销、分享裂变、带动新客,发挥金融力量,助力发展农银集团乡村振兴事业。

本次招聘是农银金科首次针对具体业务发布的招聘信息。

农银金科成立于2020年7月底,自成立以来,已经开展了多次校招、社招。此前,农银金科的人才招募主要集中于技术管理、软件研发、市场运营等岗位,没有明确的业务方向。此次社招,农银金科明确了招募人才的业务方向为兴农商城业务。

这或许与农银金科成立已一年多,具体业务已经明确,人员缺口方向也相对明晰具有一定关系。同时,中国农业银行今年以来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业务的开展,数字乡村工程是其“十大工程”之一,农银金科在兴农商城业务上加大人才布局,或许也是与母行的联动。

根据中国农业银行2021半年报的信息披露,上半年,中国农业银行从多个方面加大对乡村振兴服务的布局。

从业务、渠道、机构、人才加大乡村振兴服务

在业务方面,中国农业银行在“i襄阳”平台上线乡村振兴特色专区,研发上线县域智慧政务平台,在河北涿州、白沟和江苏响水三县同步试点,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截至6月末,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源、资产)管理平台签约县906个,较上年末增加373个;已上线平台县684个,较上年末增加240个。

同时,加大对乡村客群的服务能力。大力发行乡村振兴借记卡,精准化、差异化匹配乡村客户需求;对于乡村振兴重点客群,启动实施农民工客群营销服务活动,加快推进掌银示范村建设,与农担公司合作支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营销服务。

产品方面,加强三农金融产品创新。至今年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乡村振兴专属信贷产品达245项,其中全行性产品28项,分行特色产品217项。

线上渠道上,中国农业银行推出面向县域客户的掌银“乡村版”,增加惠农理财、惠农e贷、惠农通服务点等专属服务频道。

在线下渠道,中国农业银行保持网点总量稳定,优化网点布局,向城市新区、城郊结合部、重点乡镇等区域迁建网点,为服务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提供渠道支撑。

机构方面,中国农业银行在山东、浙江、新疆等分行增设5个三农产品创新基地;同时,依托三农金融事业部,在总分支行均设置乡村振兴金融部,优化基层支行经营机构布局。

人才方面,中国农业银行开展助力乡村振兴零售业务综合服务营销活动,成立1.75万个包村服务团队开展深度服务,依托深耕乡村外拓业务平台,为乡村客户提供乡村振兴卡、惠农e贷、惠农理财产品等金融服务。

同时,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紧扣“三农”县域、绿色金融、数字经营战略,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设立“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培训基地”,上半年举办35期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培训2893人次。

不仅仅是中国农业银行,今年上半年,大行均加大对乡村振兴的布局。

乡村振兴为大行的普遍选择

中国工商银行推出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工银农e贷”等线上信用融资产品和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型线上抵押融资产品。

中国银行在乡村地区增设网点机构和智能设备,中银大学开展“乡村振兴学堂”,中银理财推出“乡村振兴”特色理财产品。

中国建设银行已经搭建了“建行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为员工推出“跋履乡村振兴有我”学习项目。

交通银行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新设乡村振兴金融部,牵头全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涉农产品体系建设、客群经营以及定点帮扶等工作,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邮储银行加快乡村振兴相关服务线上化,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村信用户信息采集,打通行内客户数据资源,引入政务、企业等外部数据,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研发线上信用户贷款产品。

从银行经营的角度看,不难理解大行加码乡村振兴的原因。

乡村振兴的主要客群为传统金融服务中的长尾客群,在数字化的过程中,这部分用户仍具有较大开拓空间。

尤其是用户养成固定的支付、生活习惯后,改变习惯的难度较大。对于银行来说,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以为数字化程度较低的三农客群等提供服务,可以培养其数字化习惯,并将其转化为银行更多服务的用户,同时,数字化乡村不仅仅局限于C端,背后覆盖多个方面的金融需求,可以在B端、G端等方面为银行带来更多的服务场景。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