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点不一样的:个人商用码如何落地?影响几何?
十字财经移动支付网2021/11/29 10:27:33

上周五,一则“支付宝、微信支付个人收款码将于明年3月1日起被禁止商用”的新闻蹿上了热搜,随之拉卡拉、移卡两大支付概念股迎来罕见大涨。拉卡拉甚至主动发文称迎来重大利好。

然而,事情远非看上去那么简单。

首先,从目前来看,259号内容仅仅是一个方向性的文件,十字财经从支付宝、微信支付内部人士处了解到,牵涉落地执行的诸多细节目前仍未确定,正在与监管积极沟通过程中。

事实上,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当下定论“重大利好”为时尚早。人民银行也有有关人士解读称,收款服务机构有义务免费为商户提供商用收款码,商户只需要提供必要的身份核实信息。现行收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特约商户为自然人的,收单机构应当审核其有效身份证件”的表述。以自然人身份入网的合法性是完全成立的,对小店经济而言,未来要切换的二维码仍将以自然人形式申请,而拉卡拉等支付机构服务的是商户入网的聚合支付生态,并非同一品类。

事实上,这份文件对行业的真正影响要视乎细则的进一步明朗。到底以什么方式确定白名单标准、是否按照《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来进行经营性的个人收款码的管理等等,这些细节的明确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行业的发展方向。

落地仍有大量细节尚待明确

先来简单回顾前情提要:

热搜的源头是10月13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以下简称259号文),其中,对条码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

一是对具有明显经营特征的个人收款条码用户参照特约商户管理,要求为此类个人用户提供商户收款条码,提升对个人经营者的收单服务质量。

二是要求个人静态收款条码原则上禁止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确有必要的实行白名单管理。

三是对通过截屏、下载等方式保存的个人动态收款条码参照执行个人静态收款条码有关要求,以防止不法分子借助个人动态收款条码规避政策要求。

四是要求审慎确定个人静态收款条码白名单准入条件与规模、个人静态收款条码的有效期、使用次数和交易限额,防范白名单滥用风险。

文件同时给出了时间窗口,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目前来看,世面上的收款码主要分为两种,个人静态收款码和商户聚合收款码两种,前者以自然人形式申请,后者以商户形式入网。

而根据259号文的要求,政策落地之后,使用“码牌”或者打印封装的二维码的商户,需要向微信、支付宝等收款服务机构申请转为商用收款码,届时市面上就会出现三种码:非经营性质的个人纯转账码、按照央行要求识别了经营场景的商用个人收款码和走银联网联转接的商户聚合码。

此前,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对于经营性质的个人码有一定的识别,但并没有就此做重点区分。微信支付的做法是对于有经营场景的个人商户,会引导其提交工商营业执照信息,将这部分个人码变成了所谓的商业收款码,而支付宝没有引导提交执照信息的动作,但是商户可以选择开通花呗和信用卡支付可以选择开通,一般而言,开通了这类收款功能的多为经营目的。但总体来看,个人商业收款码的标准是微信支付、支付宝各自的内部界定,并无官方定义的明确分类。

而259号文落地之后,按照央行要求识别了经营场景的商用个人收款码将成为市场此前从未出现过的新类型。

而首先最需要确定的是,未来,用于经营场景下的个人收款码是不是要按《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来进行管理。

在此之前,商户入网的聚合码是按照收单管理办法走的,需要银联网联转接,有规范的市场定价、统一的结算成本,能够对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等多种二维码的识别,也支持所有的信用卡、储蓄卡等,已经有很成熟规范的操作路径。而个人静态收款码的性质是转账码,是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的单用途码,不需要银联网联转接,是否提供执照根据发码机构要求,只支持余额扣款和储蓄卡扣款。

如果未来商用个人码参照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管理,实操过程中将牵涉大量的细节改造,比如资金的结算路径是否要求回到银行卡、交易信息是否需要上送支付协会以及配合反诈反洗钱等风险防范工作。

而后,白名单的标准如何界定目前同样处于模糊地带。此前,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发码机构根据各自的风控体系,通过数据特征对用户进行信用分类,但这是每家机构自己定义的标准,并非官方核定的白名单标准。此前,风控规则虽然能够起到一个白名单的作用,但在监管已经明确提出“白名单管理”的要求之后,官方对白名单标准的界定将成为更重要的执行准则。

影响几何

需要反复强调明确的是,央行发文的主旨是合规和规范,而非封杀和否定。事实上,央行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解读这一政策时对其在移动支付发展历史中的积极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称“个人收款条码得到广泛运用,有效满足了社会公众的个性化、多样化支付需求,提高了小微经济、地摊经济的资金收付效率”。

在支持普惠金融的政策框架下,从来没有一个收单工具像个人静态收款码那样容易传播又易于使用,汗马功劳不容否认,但是随着移动支付普及率渗透的完成,监管发展也在向着更高层级的目标迁移。整体来看,人民银行的发文动因可能是出于反诈、反洗钱、税收合规、国家监控经济数据的综合目标。

首先,很大程度是为了制止不法行为。

目前市场共识是“码牌”或者打印封装的二维码等“个人静态收款条码”收款安全性较低,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这确是事实。

在小店的支付生态中,转账码最大的好处是0手续费,唯一涉及的成本是提现需要千分之一的手续费,但是无论是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的余额都能够满足日常消费、采购等付款需求,因此对很多小店主而言,并没有提现的必要。而这也意味着资金无需回流到银行,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余额体系中流转,其流转路径不透明,为国家监控交易数据带来一定难度。

在一些黑产链条里,有专门收购静态二维码的码贩,将其用于电信诈骗收款、赌博“跑分”(以高额收益为饵吸引大量人员使用个人静态收款条码与赌客“点对点”线上远程转移赌资,将赌资分拆隐藏于众多正常交易场景)等非法场景,也有人通过多个码拆分大额交易,混淆了交易性质和资金用途,实现洗钱目的。

与此同时,个人静态码向商用个人码的升级也更能适配税务管理升级的需求。

个人静态收款码的收款模式下,资金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体系中内循环,金融监管都无法准确洞悉资金的流转路径,税务系统就更加无法穿透个人收入数据。同时,由于个人静态收款码的获取十分简单,用多个码分拆收款就能将大额收入化整为零。税收也因此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而如果真的参照收单管理办法来管理个人商用码的话,意味着将回到四方模式,个人转账码占有的市场额度也会得到释放,对商业支付市场有直接促进作用。有行业人士告知十字财经,据其掌握的数据来看,个人码日交易笔数为11亿左右,间连商业支付为3.5到4亿笔,转化空间很大,客观上将为银联商务、拉卡拉等头部三方支付公司和收钱吧、利楚扫呗等头部聚合支付机构带来进一步的市场机会。

此外,对于许多媒体提及的数字化货币,虽然一些相关概念股因此迎来了不错的表现,但前景却未必如此乐观,从当下数字货币的落地情况来看,要渗透到小微乃至小小微的支付场景中仍旧需要建设更好的受理环境,而个人收款码的升级与数字货币的渗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事实上,政策落地从来都不是一刀切的过程,尤其涉及大量小微、小小微的场景,缓冲周期是必然存在的。259号文对此给出的时间表是明年3月1日,时间已经不多。能否成功落地,需要取决于细则具体何时明确。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