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行长杨书剑:已成立数字化战略委员会,从5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
移动支付网 2022/4/18 11:03:58

4月17日,在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北京银行行长杨书剑出席并进行发言,分享了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和一些思考。

杨书剑强调,数字化转型是发挥科技和数据价值赋能的过程,更是重构价值创造模式的过程。北京银行结合自身战略,开展了一系列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

从5个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已成立数字化战略委员会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方向路径。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规划先行、体系推进。2019年,北京银行制定《数字化转型三年规划》。2021年,编制“十四五”总体规划和系列专题规划,明确每年科技基础投入占营收比重达到3.5%以上,科技人员占比达到6%以上;以数字化转型统领“发展模式、业务结构、客户结构、营运能力和管理方式”五大转型。2022年,总行党委成立数字化战略委员会,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编制数字化转型规划和各领域行动方案,绘就企业级数字化转型的蓝图,明确各领域工作的方向路径。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提升转型质效。

在科技治理层面,打造信息技术条线、数字金融部、数据管理部、电子银行部加金融科技公司的协同科技治理格局,推动企业级业技融合。

在创新研发层面,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圳设立金融创新实验室,完善敏捷创新机制,打造数字化转型的“试验田”。

在组织推动层面,开展数字化转型测评分析,对照行内战略目标、行外标杆实践,对全行数字化转型的进度进行客观分析,识别并解决推进中的问题。

三是实施“211”工程,实现企业级架构升级。

2021年以来,北京银行以“211工程”统筹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顶层设计、架构引领,打造敏捷前台、聚能中台、强健后台,持续打造具有北京银行特色、支撑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级基础架构体系,全面提升流程管控质效、数据共享水平和客户服务体验。目前,已开展支付、存款、信贷、贸易融资、客户管理和营销管理等领域业务建模,打破部门视角,推动流程再造。在推动架构升级的同时,着眼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打造重点平台,夯实技术底座。自主研发“顺天”技术平台,为业务系统提供云计算、分布式微服务、人工智能等基础技术能力,实现技术架构一体化,以技术敏捷服务业务敏捷。推出“京管家”普惠金融专属App,打造“京惠云”普惠拓客平台,实现批量渠道对接、大数据筛选、名单客户推送。

四是强化数据治理,夯实数据基础。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和基础。北京银行成立数据治理委员会,设立数据管理部,扎实推进综合数据治理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北京银行发布了1300项企业级数据标准,搭建了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提升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质效。开展企业级数据湖建设,打通全行300余个系统数据,实现海量数据秒级查询,推动全行数据资源互通共享。统筹搭建企业级客户标签体系,为精准营销、精细管理、智能决策等多领域提供赋能。

五是打造场景生态,构建开放银行。

2021年以来,北京银行以开放银行技术平台为基础,重点围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数字政务、数字文创等领域,开放API接口,输出科技能力,打造具有北京银行特色的场景生态体系。

中小银行需要从5个方面加强探索

杨书剑指出,当前,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小银行需要进一步从战略、数据、生态、人才、风控五个方面加强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转型道路。

一是以战略为先导,完善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

战略格局决定数字化转型的终局。对于中小银行而言,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绝非单纯的业务线上化,而是一次认知与思维的革命、一场业务前中后台的全面重塑,必须制定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以“企业级”方法论推进转型工作,设立统筹推进机构,建立跨部门敏捷组织,配套考核激励机制和创新容错机制,实现数字化与业务的深层次融合。另一方面,中小银行也需要认识到自身“资源紧平衡”的现实条件,在充分研究区域特点、客群特征、自身禀赋基础上突出转型重点,将有限的资源投向最关键、最亟需、最具有乘数效应的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

二是以数据为驱动,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潜能。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万物互联的媒介和桥梁。首先,要从源头上加强数据治理体系建设,通过监管数据报送质量、企业级数据字典和数据资源目录建设等重点任务,解决好数据质量问题。其次,强化外部政府公共数据、三方平台数据与行内各类数据的整合应用,提升数字营销、数字风控、数字运营、数字管理水平,解决好数据价值实现问题。最后,要建立健全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和防护措施,建立历史数据安全清理机制,解决好数据安全问题。

三是以生态为抓手,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数字化经营新模式。

要更加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坚持“业务生态”视角,打造对内聚合产品与服务、对外连接合作机构与用户的数字化综合服务能力。探索与同业、客户、技术供应商、金融科技公司等生态各方的数据互联共享,以及产品的即插即用,实现金融服务的无缝嵌入,满足不同场景客户全渠道、全天候、智能化服务需求,构建基于产业链/个人生活场景的生态平台。同时,以“技术生态”视角推动技术研发,坚持核心能力不外包基础上,打造更为紧密的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的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技术联盟,充分借助外部力量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效能。

四是以人才为保障,为数字化转型注入持久动力。

数字化转型同时具有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双重特征,人才队伍是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保障。中小银行需要坚持自我培养为主、外部引入为辅,选拔培养一支“既懂科技,又懂业务;既懂数据代码,又懂业务逻辑”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五是以风控为底线,推动数字化转型行稳致远。

数字化转型改变了银行的形态,但不会改变金融的本质,风险防控仍然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中小银行在加强数字风控能力建设同时,也需要强化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模型算法风险、系统中断风险、数据泄露风险、科技伦理风险等新型风险的防控,警惕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信用、市场、操作、声誉等风险变化,把握好技术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平衡。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