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能为乡村振兴带来什么?
佘云峰移动支付网2023/5/16 9:31:41

乡村振兴是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近年来,中央和各部委陆续发行了若干政策性文件,从提振农村消费、建设县域商业体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等多个方面为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重要指导。

数字乡村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是落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行动。数字人民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其数字化形式和诸多特性将为乡村振兴的数字化带来助力。

乡村振兴被写入多个数字人民币试点方案

4月底,浙江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办公室印发《2023年浙江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明确了多项重点任务,在重点支持数字乡村建设方面,要求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农产品供应链等乡村产业应用,力争到2023年底,建成500个数字人民币重点应用乡村、50个重点应用乡镇。

同月,福州发布2023年数字人民币试点行动计划,强调推动数字人民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开展数字人民币发放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涉农贷款等,拓展更多“三农”领域特色生活场景、生产场景、政务场景,提升数字人民币的渗透率。鼓励将数字人民币融入特色小镇、特色乡村、产业园区等领域,打造数字人民币示范海岛、示范村、示范小镇。

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江苏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也特别指出加快打造特色示范应用。鼓励将数字人民币融入特色小镇、特色乡村、产业园区、智慧养老等领域,率先实现特定区域应用全覆盖。

此后,徐州、南通、宿迁等市在其发布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中均指出,在乡村振兴领域,积极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受理数字人民币,有序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向农村地区延伸。围绕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及“三农”建设,鼓励各县区从智慧养老、智慧社区、智慧乡村、特色产业等多角度布局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特色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点。

2月14日,据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2023年第1次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地立足重庆“大城市、大农村”特色,同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农村地区试点应用,组织开通农村地区惠农服务点数字人民币受理功能,推动所有基层邮政网点接受数字人民币支付,不断完善农村支付环境;在黔江濯水古镇、长寿慢城等乡村旅游场景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助力乡村振兴;围绕万州烤鱼等特色产业不断向上溯源、向下开拓,助力乡村养殖产业链发展,深化数字人民币助农惠农作用。

4月17日,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在2023年温州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会议上表示,启动数字人民币赋能乡村振兴行动,打造南麂岛“海岛旅游+渔业养殖+乡镇消费”数字人民币模式助力当地渔业发展,泰顺县101家农村金融服务站嵌入数字人民币应用推进乡村共富。

农业银行在2022年年报中也强调,做优数字人民币“三农”特色。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于涉农场景,惠农通服务点智能设备增加数字人民币受理功能,打造国内首个“数字人民币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

数字人民币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广泛可得性

数字人民币在我国的试点过程,充分验证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有效性。作为新型零售支付基础设施的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始终将“安全普惠”作为首要原则。

2021年4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共同发布《关于组织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通知》。为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以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打造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农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助力乡村振兴。在普惠领域和农村地区,打造移动支付的多元化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项目,为小企业客户和“三农”客户提供低成本、高可得性和高效率的支付结算、零售信贷等综合金融服务。

一方面,数字人民币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其账户松耦合设计可使偏远地区的居民无需持有传统银行账户,也能开立和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另外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法偿性等特点,还支持离线交易,能够在无电无网的情况下完成支付,可进一步扩大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数字鸿沟”导致的使用障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特征,央行提出了“控源头、建体系、可扩展、有温度”的包容性设计理念,并对软硬件产品都进行了适应性改造。例如,数字人民币多种硬件钱包以智能手表、手环、老年拐杖等可穿戴设备为载体,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定群体提供支付服务,不仅拓宽了数字支付手段的应用范围,也体现了数字技术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

如今,数字人民币已经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一大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数字人民币服务如今已经下沉到了县域农村地区,并基于农产品销售、惠农补贴发放等特色场景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助力“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

数字人民币为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赋能

除了提高金融服务的广泛可得性之外,数字人民币的诸多特性也将为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赋能。

数字人民币不仅拥有“双离线”支付等属性优势,能探索在山区、海岛、偏远农村等弱信号环境下的应用,同时其依法可追溯、可编程等特色能力,还可实现“三农”痛点问题精准帮扶,解决乡村企业融资难、民生领域欠账多、惠农补贴被挪用等问题。

随着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扩展,广大农户能够享受到交易无手续费、资金实时到账的便捷金融服务;依托低成本、高效率、可指向性的优势,数字人民币还可以成为政府资金发放的直达工具,在提高政策便利性和精准度的同时,极大降低了定向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成本。

2021年12月26日,苏州冯梦龙村村委会签署智能合约开立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707户村民收到股金,为全国首笔以数字人民币发放的农民股金。据悉,建行还为冯梦龙村研发了全国首个“数字消费助力乡村振兴”硬钱包。该村所在的相城区还探索将尊老金发放至中行数字人民币尊老卡,提升老年人使用的便利性。

2022年2月,成都市崇州6位村民收到华川集团发放的一笔加载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为全国首笔带有智能合约的乡村振兴“数字人民币农户专项资金”。据悉,工行成都分行根据华川集团提供的合约规则,为崇州市青桥村农户发放种植服务报酬。当村集体收到该笔专项资金,只能按照服务合同约定和数字人民币合约规则,发放指定的金额给指定农户。该项目实现专项资金各环节的穿透式监管,解决传统发放环节工作量大、审计复杂、难以追溯等问题。

2022年12月,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东桥毛家堂家庭农场通过苏州农村产权交易系统竞得黄埭镇西桥村11.92亩农田承包经营权后,通过“相城生活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以数字人民币形式成功缴纳9536元租金,利用智能合约具有透明可信、自动执行、强制支付等特点,通过同“三资链”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了集体租金数字人民币结算的可视化展示,进一步强化了对集体租金收缴的监管力度,打造了租户-农交中心-银行-村集体-区块链系统为主的全流程监管体系。

收钱和用钱是农村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通过智能合约数字人民币可实现资金的穿透式监管,让用户安心收钱。同时,数字人民币还能结合供应链金融为乡村用户、农户以及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相较于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支付,数字人民币贯通供应链上下游支付流程,不仅可以实现资金到账实时快捷,提高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率,而且数字人民币发放的资金,具有可追溯特性,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此外,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具有公开透明、不可篡改、自动执行等特点,不但能够满足不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场景需求,还能让各参与主体在合规前提下灵活商定规则和条件,确保金融活水能够沿着供应链关系精准灌溉到实体经济末端。

结语

数字人民币作为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探索方向,同时也是数字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数字人民币与金融普惠相得益彰,账户松耦合、低成本、高安全性、法偿性、离线支付等诸多特征使其能够在普惠金融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更好地探索和拓展在农村等地区的试点使用。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