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业处罚水平已达高点,《条例》罚则更清晰
卢华秋移动支付网2023/12/29 17:19:17

近些年来,对支付行业的监管总体趋严,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民银行针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行政处罚力度在加强——罚单数量整体逐年增加,罚款金额屡创新高。但归根结底,监管的本质是行业的行稳致远,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行政处罚力度不会一直加强。

随着监管机构对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机构的巨额处罚,以及对众多与银行卡收单机构有关“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罚单的落地,再加上《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施行前较密集的一波“收网式”罚单,整体上可以说,监管对非银行支付行业近两年来的处罚,已达到一个高点。

另一方面,《条例》的出台将监管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为行政法规,除了继续强调防范化解风险外,也进一步夯实了法治基础,有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稳定各方预期。以此为契机,未来监管针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行政处罚大概率会进入一个更常态且平稳的阶段。

根据《条例》,人民银行依法对非银行支付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其分支机构则将根据授权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监督管理职责自然包括行政处罚,如警告、责令停业整顿、罚款、吊销支付业务许可证等。《条例》还明确可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违法违规的具体情形,对负有直接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处罚。

《条例》的第五章为法律责任,条条款款,详细列明了哪些违法行为会遭到处罚,相比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条例》删除了不少“基于审慎监管、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原则规定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条款,使得法律责任认定更为清晰、准确。而相比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的罚则部分,《条例》的法律责任内容则更丰富,也更贴合目前的行业发展状况。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