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支付便利性”无疑是眼下行业的头等大事。
顶层设计的推动下,从发起讨论到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不过半个月的时间。
《意见》下发至今,一周时间内,从支付宝、微信支付到银联、网联再到银行和一线服务商,整条产业链的能动性都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银联、网联分工卡、码
监管的要求是能给外国人顺畅支付就行,实现方式可以是走支付宝、财付通(以下简称“AT”)的二维码支付,也可以POS刷卡或NFC非接。
二维码支付的部分主要是网联的局。境内支付宝、财付通的交易量在两联中的占比还维持着“断直联”之际的格局,网联承接着80%,银联承接20%。因此,“码”基业务的部分网联的任务显然更紧迫一些。
在境内下载支付宝和使用微信支付的外国人,绑卡之后走的清算链路是“商户-服务商-A/T-国内收单行-卡组织-境外发卡行”。在这个清算链路里,A/T扮演商户角色。清算部分在两联依旧沿袭二八的比例。
在此之外,则是“外卡内用”和“外包内用”的部分。外卡可以直接走外卡组织在境内布放的POS,“外包”则分为“码”基钱包和“卡”基钱包两种模式。
“码”基钱包多见于亚太市场,比如泰国本地钱包TrueMoney,印度的Paytm,韩国的Kakaopay,马来西亚Touch'n Go eWallet等等。“外包内用”的逻辑是“外卡-境外钱包(码基)-网联/银联-A/T-服务商-商户”。网联要做的是集中对接海外的“码”基钱包,帮助它们在境内无论是扫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的二维码都能实现支付。
举个例子,从技术上来说,蚂蚁集团在海外开发的钱包在国内扫支付宝的码实现支付是很容易的,但是扫微信的码会有问题。网联对接之后,在境内,就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但海外的钱包除了“码”基的还有“卡”基的,以Apple Pay为典型的“卡”基钱包,采用的是技术并非二维码扫码,而是NFC非接支付。
外国人并不是一个单一画像的客群,来自不同市场的不同用户有着截然不同的使用习惯和隐私偏好。从实际情况来看,码基钱包集中在亚太市场,而欧美老外,更适应以Apple Pay为代表的NFC支付,Apple Pay全球5-6亿用户,在海外,这个拥趸规模应该超过任何一个码基产品了。
但Apple Pay采用的是Token标准,仍是一套卡基的技术标准,因此,这块钱包业务短期内网联做不了,银联却可以从技术上完美对接。银联显然也回过味了,这或许是战略突围不可多得的良机。
虽然目前,中国大陆地区Apple Pay暂仅支持银联卡,但从银联前一阵的官方表态来看,已经将“加快银联与国际卡组织的网络双向开放,并与其他清算机构在规则、标准等方面做好协同”和“推动支付宝、微信的条码支付加快互联互通”提上了日程。
卡组织和清算组织的身份是好牌,好牌不要捏手里,好牌要打出去。其实这个事情并不难,银联和美国运通已经合作这么久了,可以先通过“商户-服务商-收单机构/银行-银联-运通-境外发卡行”的链条,把运通的卡在云闪付受理起来,也形成相应的合作规则和协议框架。一旦有了成功的合作模版,就可以一家家外卡组织去谈了。虽然Visa这样的犟种不一定能拿下来(不了解银联与Visa历史恩怨的同学请自行百度),但大多数卡组织来中国还是为了做生意,既然是图财,多一个渠道当然是好事。
总而言之,两大清算组织所扮演的角色,在卡码两端完美弥合了外国人支付便利性的问题。当然,事情的走向能否如此理想,还要看具体落地的情况。毕竟,现实情况远远比通稿要复杂。
支付机构“攻坚战”
聊完了国家队的行止,再来聊聊市场机构。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真正能否成功落地还要看一线的推进情况。
AT其实没有太多可说的。“200以下免手续费,200以上收取3%手续费”的解决方案其实已经是AT的诚意了,但这个手续费主要补贴在了用户端,产业链上的成本则更多需要服务商来承担。
这几天,作为一线市场直面商户的服务商,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反馈称,已经在相关部门认领了攻坚“支付便利性”的任务。
“每家任务量不一样,还是根据每家支付机构自己本身的商户情况去挑选一些重点场景。比如在上海、广州是外国人去得比较多的城市,上海分公司、广州分公司现在投入的力度就明显大很多。”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告诉十字财经。
但事实上,对服务商而言,完成这项任务的动力本身是不足的。如五星级酒店等确定性比较强的重点场景,外卡收单的POS机具覆盖已经比较完整,而普通的场景中外国人的交易占比本身就不高,投入产出比是服务商的重要考量。
服务商要投入的刚性成本分为三个部分:前端的机具成本、商户教育成本和后端的通道成本。
“这几天我们都在梳理场景和布放新机,新机成本300一台。即便有些机具不用动的,也要换刷卡标识,换台卡。”上述人士表示,除此以外,从落地的层面来看,还有一些难以被量化的隐形成本,比如商户教育成本,制作操作手册,给商户培训操作规范,这些都需要投入人力和时间。
而在商户和用户感知不到的层面,后端通道同样意味着成本。
“有些支付机构本身有外卡收单的资质,也直接接了Visa、万事达、JCB、运通这些外卡组织,但此前也并非所有POS都可以给外卡收单,眼下也要加紧终端改造,该换新机换新机,该升级升级。还有些机构本身没有和外卡组织直接合作,就通过银行去合作,但无论是哪种模式,都有新的成本。比如POS需要符合卡组要求,有的卡组要求POS必须经过I3认证,这些也会涉及原有机具改造。而且卡组织也要向成员机构收取费用,这一块是刚性成本,如果没有直接接上卡组织,和银行合作的话,银行端也涉及费用。”
该人士坦言,从机构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其实并不赚钱。“在支付这么卷的生态里,要赚钱市场早被瓜分干净了。但是现在,监管压任务下来,赚不赚钱都得干。但就算愿意干,有些场景也有很大的突破难度,比如打车,这是外国人较多使用的场景,但外国人不愿意下载微信支付宝,专门安装POS机对服务商而言而是对司机而言,不仅是成本高,操作规范普及也很不容易,推动难度很大。”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4/3/14 10:03:32
- 移动支付网 | 2024/3/12 12:22:18
- 移动支付网 | 2024/3/12 9:52:05
- 移动支付网 | 2024/3/8 15:13:16
- 移动支付网 | 2024/3/8 11:07:39
- 移动支付网 | 2024/3/8 9:45:15
- 移动支付网 | 2024/3/8 9:43:26
- 移动支付网 | 2024/3/8 9:26:53
- 移动支付网 | 2024/3/8 9:13:26
- 移动支付网 | 2024/3/4 9:18:57
- 移动支付网 | 2024/3/13 9:16:42
- 移动支付网 | 2024/3/12 18:51:41
- 移动支付网 | 2024/3/11 18:04:41
- 移动支付网 | 2024/3/6 11:08:59
- 移动支付网 | 2024/3/4 10: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