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支付行业最为关注的技术创新,便是“人脸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的推动下,支付市场的注意力迅速被新兴的支付方式所吸引。此外银联也在10月17日正式启动“刷脸付”线下体验活动。目前人脸支付市场仍然处于早期,诸多技术、市场、监管问题待解,为引导产业积极发展,移动支付网将在11月5日举办的2019中国移动金融安全大会上发布《2019中国人脸支付产业发展报告》,全景展现当下人脸支付市场,一起来看报告有何亮点。
了解人脸支付的前世今生
最早的人脸支付是怎样的?
2013年7月,芬兰公司Uniqul推出史上首款“人脸”支付系统,并进行试点。
在加油站这一手机支付存在风险争议的场景,Uniqul尝试使用人脸支付解决场景痛点,提升支付的便捷度。此外,在商超、服装店、机场等场景,Uniqul都畅想着人脸支付的未来形态。
自2014年,支付宝就开始研究人脸支付,2015年,马云在德国首次展示人脸支付,轰动全球,然而当时仍然没有大规模商用案例,人脸支付难以走出Demo阶段。
2018年8月15日,在蚂蚁金服开放日广州站上,支付宝宣布在经过经验积累和技术升级之后,刷脸支付已经具备了商业化的能力,在未来一年内将向各种商业场景普及自助收银+刷脸支付的解决方案,这昭示着人脸支付正式大规模商用。
不久之后,支付宝推出“蜻蜓”,2019年3月,微信支付推出“青蛙”,以两大互联网巨头为主,人脸支付大战也拉开序幕。
除了两大巨头,包括银联、京东、美团、工行、中行等企业,也纷纷尝试人脸支付。
《2019中国人脸支付产业发展报告》将回顾人脸支付发展历史,继而展望未来,看产品及商业发展趋势。
全面了解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政策要点
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人脸支付大战逐渐呈现白热化。
2019年4月,在发布“蜻蜓”二代人脸支付终端时,支付宝宣布激励投入30亿。而在2019年9月,支付宝再次加码,补贴不再设置上限。
在具体政策上,此前微信支付商户端累计最高奖励1000元,摄像头活跃奖励540元,也就是一台人脸支付终端最高可以获得1540元补贴。反超支付宝在此之前的最高1200元补贴,而在2019年9月,支付宝将每台终端补贴提高到1600元,这使得双方的竞争进入白热化。
此外,在开放策略上,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态度也在不断改变。此前,微信支付在人脸支付上,都认为是比较开放的,在设备、SDK权限、数据等方面均基于服务商较高的权益,此外,还单独设立硬件服务商,吸引人脸支付终端厂商的入局。而支付宝,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在2019年9月,支付宝也在蜻蜓的能力和硬件两个方面,全面向硬件厂商、软件开发者、服务商开放生态。两大巨头的开放政策,使得市场机遇更多,同时也面临更多挑战。
《2019中国人脸支付产业发展报告》将深度解析巨头双方政策以及产业布局,为产业参与者提供商业参考。
全面解析人脸支付监管政策
自人脸支付大规模应用于市场以来,监管层都积极规范此市场。
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对于人脸支付的相关言论。其核心观点包括,“人脸识别+支付口令”是兼顾安全与便捷的实现方式、建立多维度立体式监管体系、不宜将人脸作为唯一交易验证因素、人脸支付线上线下差别监管。
而在近期,央行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对人脸支付也有要求:
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借助密码识别、隐私计算、数据标签、模式识别等技术,利用专用口令、“无感”活体检测等实现交易验证,突破1:N人脸辨识支付应用性能瓶颈,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实现支付工具安全与便捷的统一。
央行肯定人脸识别的线下支付应用时,也在积极规划市场。那么当下人脸支付有哪些详细的监管细则呢?又有哪些更加详细的标准主张呢?《2019中国人脸支付产业发展报告》也将为产业展现。
展望人脸支付未来趋势
人脸支付在2019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其发展速度也异常快速,并且出现诸多发展趋势。
首先人脸支付终端逐渐向轻量级及分体式发展。
2017年9月1日,支付宝在肯德基的KPro餐厅上线人脸支付,其设备是不可移动的自助点餐机。
2018年12月13日,支付宝推出轻量级人脸支付产品——“蜻蜓”,人脸支付接入成本降低80%。此时的人脸支付终端已经从不可移动的自助机,变成了比普通POS稍大的有线柜台收银设备,终端体积大幅减小。此后,微信支付发布的“青蛙”以及“青蛙PRO”,支付宝的“蜻蜓”二代,都逐渐向轻量化发展,逐渐降低人脸支付接入成本。
人脸支付的核心终端部件是摄像头,屏幕的大小与消费者的交互体验相关,但与人脸支付本身并无太大关系。未来,在保留摄像头部件的情况下,人脸支付终端体积会逐渐减少。此外,用户与人脸支付终端的交互体验存在较大变革空间。目前,人脸支付终端大多数需要在屏幕上输入手机号,或者点击确认键。
未来,交易的确认方式或转移到其他方式,比如具备联网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人脸支付交易发起之后,用户在拥有强身份认证属性的智能手表上确认支付。所以,在用户侧,交易的发起与确认方式有较大的想象空间,特别是5G时代即将到来,更多的交互形式将突破网络限制。
更多趋势将在11月5日举办的《2019第四届中国移动金融安全大会》上发布解析,更多精彩敬请期待。本次大会探讨人脸支付安全相关主题如下:
刷脸支付如何实现安全与便捷并重
——加减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前沿技术主管杨波
刷脸支付安全机制及隐私保护
——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汤丽斌
人脸识别技术检测要点分析
——银行卡检测中心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李博文
《2019中国人脸支付发展报告》发布
——移动支付网主编、行业分析师慕楚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2/4/13 19:45:52
- 羊城晚报 | 2022/2/24 9:59:43
- cnBeta.COM | 2022/1/29 16:48:53
- 移动支付网 | 2021/10/27 18:52:04
- 移动支付网 | 2021/8/10 19:28:05
- 共同社 | 2021/8/4 9:47:39
- 移动支付网 | 2021/6/25 19:40:42
- 浙江融媒体 | 2021/5/18 14:35:50
- 舟山日报 | 2021/4/26 15:20:00
- 移动支付网 | 2021/3/4 17:51:29
- 联合早报 | 2022/8/24 17:58:51
- 移动支付网 | 2022/8/15 16:08:25
- 移动支付网 | 2022/8/8 11:22:30
- 移动支付网 | 2022/8/3 16:29:32
- 移动支付网 | 2022/8/3 9: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