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互联互通大趋势下 支付巨头当积极拥抱
鄂西一农夫移动支付网2020/1/6 15:38:06

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大趋势下,支付巨头如何减小可能受到的不利影响,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值得细细考量。

行业趋势

近日,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更进一步。有消息称:中国银联与财付通(微信支付)公司近日就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达成合作,双方正共同研究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方案,建立全面互扫互认的条码支付服务网络。

其实早在去年8月,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就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从这时起,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就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银联、网联等一众市场主要参与者投入大量力量,探索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之路。像这样热闹的行业探索与变革,怕是要追溯到十几年前的银行卡联网通用才能与之匹敌了。

探索之路

目前关于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已经有两种较为成熟的方案:一是银联方案;二是聚合支付方案。

从2016年起,银联发布了一系列的条码支付相关规范,意图为条码支付建立一套统一的体系,从而实现互联互通之目的。银联方案得到了绝大部分成员机构的支持,在这个统一体系下,确实实现了不同APP和商户条码互认互扫。

然而遗憾的是,两大支付巨头都没有加入到这个体系中来。从市场的角度看,两巨头才是条码支付市场绝对的占有者,没有两巨头的参与,银联方案象征意义大于实质。

相较于银联方案,聚合支付方案更受到市场的青睐。但必须指出的是,聚合支付存在相当多的局限性,顶多只能算作条件尚不成熟时期的过渡方案。

一方面,聚合支付方案要求商户分别向两巨头入网,成为两巨头的(直连或间连)入网商户,而后才能提供聚合支付服务。如果商户想要支持更多的支付工具,如京东支付,则必须成为京东支付的商户。也就是说,聚合支付只是解决了支付过程中的互联互通,但没有解决支付之前商户入网的互联互通。

另一方面,聚合支付只能支持不同的APP扫同一个商户条码(聚合码),但不能支持同一个APP扫不同收单机构的商户条码。因此,聚合支付只是单向的互联互通。

除了这两种较为成熟的方案以外,网联也在积极准备自己的方案。不过网联方案实例太少,传出来的消息也少,这里就不展开介绍了。

触摸生意

如果非得从已有的两种较为成熟的方案中择优选择其一作为最终的方案,显然只有银联方案能担重任。然而银联方案暗藏一个重大矛盾,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在去年的一遍文章中曾指出:在市场环境上,条码支付与银行卡收单有着根本的不同。条码支付突显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一手要抓商户(抓B端),一手还要抓APP(抓C端),任何一端掉链子反过来也会影响到另一端,形成相互的制约,这个平衡是很难掌握的。可以说,发展条码支付业务难度本就很大。

两巨头占据先发优势,已经获取了大量的商户(B端),也拥有大量消费者(C端),B、C之间形成相互拱卫之势,在网络集聚效应下,两巨头牢牢的控制着几乎整个条码支付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其他竞争者要在两巨头的夹缝中发展条码支付业务,简直就是难上加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条码支付的市场集中度远远高于银行卡收单。

图一:银联方案

银联方案打破了双边市场格局,将条码支付市场分化成条码收单和APP应用两个细分市场。如果银联方案得以实施,两巨头B、C之间相互拱卫之势瞬间就会被瓦解,两巨头多年来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优势地位就会频频遭到挑战。其他竞争者会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集中所有优势力量对准同一个城墙口冲锋,慢慢分化、蚕食两巨头的市场,哪怕每次只有分毫的获得就是阶段性的胜利。

银联方案要成功,必然需要两巨头的支持。可是银联方案没有认真考虑两巨头已经获得的优势地位,没有保障两巨头的既得利益。两巨头参与其中非但不能各方共赢,反而还要牺牲自身利益,这就是这么多年来两巨头迟迟不愿参与到银联体系中来的原因。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银联方案缺少对人性和生意的思考。

积极拥抱

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符合广大商户与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产业环境优化升级,是众望所归,是人心所向。两巨头的消极态度并不能对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等到被迫接受那天,必然要付出沉重代价。

当前,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处在探索之中,并没有最终敲定。这个时期,两巨头更应当采取积极态度主动拥抱未来,凭借过硬的实力提出更有利于自己的方案,并引导行业按自己定下的路线前行,只有这样才能在行业变革中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的利益。

我就以微信支付为例,抛砖引玉谈点个人愚见:

一、微信APP扫任意收单机构的商户条码

商户向任意收单机构(简称“A机构”)入网,并获得A机构商户条码(不限于动态码或静态码)。商户条码符合互联互通规范,其中包含调起A机构APP的方法及相关参数。消费者使用微信APP扫商户条码,微信APP从商户条码中获得调起A机构APP的方法及相关参数。微信APP调起A机构APP,消费者使用A机构APP付款。

图二:微信APP扫任意收单机构的商户条码

这个设计既实现了互认互扫的目的,又保留了双边市场的特征,杜绝了A机构趁机弯道超车的可能。尽管微信APP能够受理A机构商户条码,但最后还是转换为A机构的“本代本”交易,消费者安装并注册A机构APP就成了必要的前提。相比于银联方案,本方案能够有效的防止A机构借力打力以微信APP抢夺微信商户。

微信还可以凭借强势市场地位,要求A机构APP事先向微信登记注册以后方能支持从微信APP向A机构APP的跳转,从而巩固微信对条码支付市场的掌控力度。

二、任意应用服务机构的APP扫微信商户条码

商户向微信支付入网,并获得微信商户条码(不限于动态码或静态码)。微信商户条码符合互联互通规范,其中包含调起微信APP的方法及相关参数。消费者使用任意应用服务机构(简称“B机构”)的APP扫微信商户条码,B机构APP从微信商户条码中获得调起微信APP的方法及相关参数。B机构APP调起微信APP,消费者使用微信APP付款。

图三:任意应用服务机构的APP扫微信商户条码

这个设计与上一个设计的思路是一致的,只是角色发生了互换。本方案把交易转换为微信支付的“本代本”交易,是为了防止微信APP与消费者解耦,防止B机构APP逐步将微信APP边缘化。

同样的方式,微信也可以要求B机构APP事先向微信登记注册以后方能支持从B机构APP向微信APP的跳转。

结束语

以上两个例子都只是在主扫模式下可以最大化争取的利益。在被扫模式下应当如何去做,还有待市场检验和进一步研究。当然,这并不是说两巨头就一定会按照我预想的方式去做,也许两巨头已经有了更好的方案也说不定。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呼吁两巨头拿出更积极的态度,让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这一天可以早日到来。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