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大趋势下,银行APP还能有哪些机会?
2020/4/29 9:20:11

最近,支付市场格外热闹。

随着工行、建行、招行和平安纷纷与支付宝和财付通联手开展条码“互联互通”试点,支付市场大一统的趋势越发凸显。

早在去年九月,央行公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同时,近日网联宣布完成人民银行标准条码互联互通“付款扫码”多机构的生产交叉验证。可以说,2020年是支付行业互联互通的加速年。

两大支付霸主地位能否被挑战?

长期以来,支付宝和微信在支付市场上占有绝对份额,处于完全垄断地位。据艾瑞统计,2019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和微信两大机构共占据市场份额93.8%,在C端占据绝对优势。银行业在支付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那些中小支付机构更是纷纷傍大款,艰难存活,漩涡之下,再好的支付产品都没有机会。

从整个行业来看,条码互联互通能够降低行业成本,提高效率,方便用户,促进支付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为银行与中小支付机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形成新的支付市场格局。

对于银行来说,条码互联互通能为银行手机APP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增加用户的使用频率,提高银行APP的活跃度进而巩固和吸引更多的用户。

而对于中小支付机构来说,则能告别之前为支付巨头“打工”的日子,能获得更多线下支付市场的机会和份额,有机会和市场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条码互联互通虽然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但很难影响支付“巨头”长期形成的线下支付格局。

一方面,大众对移动支付的品牌认知,行为习惯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移动支付的竞争力不仅仅来自于场景,更来自于支付工具本身以及其所附着的平台的市场能力,产品设计能力,服务运营能力。

另一方面,支付宝、微信在科技实力积累、新兴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对市场的敏锐度和引导性更强;此外,对于B端商户来说,支付宝、微信在收单价格上具备明显优势。

银行APP如何抓住新的市场机遇

银行业观察人士“金腰子”认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实现,对于银行APP的主要影响是对APP支付功能的定位或将发生变化。支付二维码互联互通为银行APP发展常规支付功能提供了技术基础,通过银行APP进行支付的场景与互联网几乎无差别,但市场中消费者被扫模式是主流的支付体验方式,打开二维码的主要动因来自于APP的活跃粘性和行为习惯,因此培养银行APP内支付习惯将是主要竞争应对措施。进一步丰富高频场景,提升手机活跃度,将是银行APP后期发力的着重点。

同时,银行APP可能需要在深度服务好本行客户市场和做全量市场之间聚焦于其中一个方向。前者驱动的核心在于权益的设计,与存量客户成长运营体系进行关联;后者更重要的在于实施支付行为功能的APP的市场定位设计,找到全量用户市场可以接受的,并且与竞争对手有明显区别或优势的定位。

当前的支付市场不再是将用户支付环节和商户收到环节进行割接的管理,而是应该围绕支付场景做体系化的设计,从银行APP定位设计,市场品牌设计,线上内容运营,线下场景合作,商户综合权益,用户权益活动与客户成长体系关联多个方面进行设计优化。

在移动支付已成主流的情况下,互联互通对支付行业影响意义重大,通过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能够看到监管部门打通服务壁垒,实现条码标识互联互通的坚定决心,银行业应积极加入和推动条码互联互通的发展,并在用户端的受理场景上拉齐与两大巨头的差距,或许,这次会是银行业在支付市场上逆风上扬的契机呢!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